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8篇
  免费   448篇
  国内免费   355篇
测绘学   22篇
大气科学   188篇
地球物理   135篇
地质学   1358篇
海洋学   377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79篇
自然地理   124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101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4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大别山造山带中生代逆冲推覆构造系统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郭华  吴正文  柴育成  冯明 《现代地质》2002,16(2):121-129
大别山造山带为一条中生代陆内造山带 ,其构造系统是由逆冲推覆构造组成的构造楔形体 ,尖端指向南。构成逆冲系统的 4条主干逆掩断层 ,由南向北呈后展式 (上叠式 )依次扩展 ,并使基底岩系和沉积盖层同时卷入构造变形 ,形成了大型薄皮构造 ,造成地壳缩短量达 46 8%。大别山造山带的逆冲推覆构造系统形成于早侏罗世晚期—早白垩世 (J3 1—K1)。  相似文献   
182.
北疆棉区棉花膜下滴灌蒸散规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膜下灌溉技术下蒸散观测数据的分析,初步确定了棉花在整个生育期的蒸散量为500-600mm。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膜下灌溉技术对棉花产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3.
新疆棉花的比较优势:基于粮棉单产比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1992~ 1998年新疆、山东、安徽及全国的粮棉单产比分别为 3.75、7.2 4、6 .35、和 5 .0 7,新疆比山东和安徽分别低 3.5和 2 .6。回归分析表明 ,粮棉单产比每下降 1,来年棉产上升 7.8%。综合考虑农民人均收入、棉花运输成本及WTO等因素 ,在皮棉产量达到 175× 10 4 t之前 ,新疆棉花的比较优势不大可能出现大的逆转  相似文献   
184.
洞庭湖的冲淤变化和空间分布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5  
高俊峰  张琛  姜加虎  黄群 《地理学报》2001,56(3):269-277
在实测的1974,1988,1998年1:2.5万地形图的基础上,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处理和空间分析方法,分析洞庭湖24年来的冲淤规律,得到了2个时期(1974-1988,1988-1998)洞庭湖冲淤量和冲淤区域的空间分布位置,研究表明,洞庭湖近24个来总的趋势冲淤厚度没有明显的变化,为0.017m/a。以两期冲淤变化的趋势预测了2010年三峡工程全部完工时洞庭湖的冲淤变化状况,结果表明,1998-2010年间洞庭湖将平均淤高0.33m。最后以3年数字地形模型为基础,分析了洞庭湖24年来的不同水位下湖盆容积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5.
冲淤变动型沟谷泥石流防治结构及计算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以平川沟泥石流为例 ,基于对冲淤变动型沟谷泥石流基本特性的分析 ,遵循“以泄为主、导排结合”的防治原则 ,提出了有效治理此类泥石流的汇流 #速流结构 ;运用地基梁计算理论对速流槽进行了力学分析计算 ,比较详细地进行了汇流槽侧墙、锚固桩的内力计算。  相似文献   
186.
320矿区当冲组"硅化带"的特征及成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研究了320矿区当冲组“硅化带”的形态、成分、结构、构造特征,应用构造地球化学原理,阐述了“硅化带”及其铀化矿的形成的过程。并表现出岩控、层控、构控、时控及“沉积-构造热液再造”等特点。当冲组富铀岩层不仅成为矿提供了物质基础,而且是矿床产生的直接围岩。  相似文献   
187.
三峡工程动工以来葛洲坝水库河床演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葛洲坝水库固定断面资料,分析了三峡工程动工前葛洲坝水库河道演变情况和水库冲淤特性,重点分析了三峡工程动工以来葛洲坝水库河床演变情况.认为,三峡工程动工以来葛洲坝水库冲淤特性保持不变;三峡工程施工对河道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两坝之间一是大量的弃渣加大了某些年份两坝间河道的泥沙淤积,二是粗化了床沙的组成,其中以一期工程施工期影响最大,大江截流以后情况好转.三峡工程动工以来,水库累计冲刷量为3 616×104m3,主要集中在常年回水区河段,其中两坝间累计冲刷量为2 321.1×104m3.1998年特大洪水是水库冲刷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8.
燕山式板内造山作用在北京西山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尽管在造山模式、成因机制方面存在分歧,但板内造山作用及其表现特征在现阶段业已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并进行了深入研究。受到燕山式板内造山带研究思路和成果的启示,经对比研究认为,北京西山地区在大地构造位置、大地构造属性及大地构造演化等方面具有板内造山的特征;逆冲推覆构造、变质核杂岩及独特的区域构造组合样式等构成了该区燕山式板内造山的基本地质构造要素;基于北京西山的地质实践,提出了对用板内造山的观点在该区深入研究若干新方向。  相似文献   
189.
大青山逆冲推覆体系含义及地质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大青山逆冲推覆体系是三叠纪中后期至白垩纪漫长的脉动式的造山过程形成的一套完整的逆冲推覆体系,是由一系列由南向北逆冲推覆构造岩片相互叠置构成。它涉及了前寒武纪变质杂岩,古生代沉积地层和中生代陆相沉积地层,并伴随有印支期岩浆活动。在变形旋回上表现为多期和多阶段的脉动式,印支期表现为南向北逆冲推覆和强烈的岩浆活动,燕山期表现为南南东向北北西推覆,形成了褶皱系统和劈理系统。  相似文献   
190.
本文利用长江口南槽1989年12个月的实测地形图和大通站相应的水沙资料,采用GIS技术和数理统计技术分析了南槽的地形变化及其与河注来水来沙的关系。结果表明:南槽水深与大通站各月平均流量,输沙率和含沙量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说明河口冲淤对流域水沙变化有敏感响应,河槽的响应具有1-1.5月的滞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