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1篇
  免费   436篇
  国内免费   883篇
测绘学   889篇
大气科学   54篇
地球物理   229篇
地质学   2391篇
海洋学   224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55篇
自然地理   107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87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117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136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112篇
  2016年   98篇
  2015年   150篇
  2014年   191篇
  2013年   153篇
  2012年   208篇
  2011年   162篇
  2010年   167篇
  2009年   174篇
  2008年   184篇
  2007年   153篇
  2006年   175篇
  2005年   174篇
  2004年   161篇
  2003年   134篇
  2002年   116篇
  2001年   134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112篇
  1998年   114篇
  1997年   115篇
  1996年   69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1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112.
113.
王国林 《岩土力学》1997,18(A08):310-314
上海地铁2号线车站深大基坑施工采用地下连续墙围护,对邻近的重要地下构筑物保护采取优化内支撑和控制地表沉降的技术,在施工中进行监测和信息反馈。  相似文献   
114.
大口径组合牙轮钻头的应用及移轴式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佟功喜  杨引娥 《探矿工程》1997,(6):16-16,18
  相似文献   
115.
116.
沉降量约束下的黄骅裂谷形成的地球动力学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计算覆盖整个黄骅裂谷200口人工井沉降量的基础上,总结本区二种基本沉降曲线模式,统计出热沉降与初始沉降之比为0.6,依此为约束条件与大陆岩石圈伸展的地球动力学正演模式进行对比,与简单剪切模式预测的热沉降与初始沉降之比值及几何效应更接近,进一步证实黄骅裂谷以简单剪切机制形成的地球动力学模式更合理,这与著名的纯剪模式形成的北海伸展盆地不同。  相似文献   
117.
着重介绍深埋桩的预埋管超声波法的反射波法的质量检测方法原理效果,从江阴长江大桥桥桩的检测和验证结果分析,两种方法的检测效果显著,准确度高,是当前深埋桩质量检测中最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8.
在计算覆盖整个黄晔裂谷200口人工井(包括少部分探井)沉降量的基础上,总结本区二种基本沉降曲线模式。统计出热沉降(St)与初始沉降(Si)之比为0.6,依此为约束条件与大陆岩石圈伸展的地球动力学正演模式进行对比,与简单剪切模式预测的热沉降与初始沉降之比值及几何效应更接近。进一步证实黄骅裂谷以简单剪切机制形成的地球动力学模式更合理,这与著名的以纯剪模式形成的北海伸展盆地不同  相似文献   
119.
鹤岗盆地晚侏罗世石头河子组沉积环境及幕式聚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鹤岗盆地是一中-新生代内陆盆地,主要含煤地层上侏罗统石头河子组是一套非海相含煤地层,充填于盆地底部,自下而上可划分为三个岩性段,五个亚段和26个含煤旋回。底部第一亚段沉积期以冲积扇、辫状河环境为主;第二亚段以河流环境为主;第三亚段以河流-三角洲-湖泊环境为主;第四亚段演化为河流环境;第五亚段则以河流、冲积扇环境为主。垂向上五个亚段对应于盆地的填平补齐-扩张-稳定沉降-差异沉降-收缩五个演化阶段。富煤带位于同沉积中心的侧翼,一般含砂率60%~70%的区域含煤性最好。含煤旋回受控于盆地周期性地快-慢沉降,聚煤作用发育于每期幕式沉降的缓慢稳定沉降阶段。厚-特厚煤层都与湖泊三角洲冲积平原大面积沼泽化有关。  相似文献   
120.
《工程地质学报》2004,12(Z1):266-268
拟建崇明越江通道高填土路基为软土地基,地面标高低,地下水位高,工程地质条件差,需要对高填土路堤的稳定性进行评估.本文分别对5m、8m高的粉煤灰和灰土路堤进行路基抗滑稳定性分析和沉降验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