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7篇
  免费   148篇
  国内免费   260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27篇
地质学   924篇
海洋学   27篇
综合类   69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2年   1篇
  194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锰矿是广西的优势矿产之一,查明的资源储量位列全国第一,且资源保障程度高、分布高度集中、开发潜力大.文章根据新一轮重要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成果,分析了广西锰矿资源禀赋特征和开发利用现状,对锰矿资源的需求及保障程度进行研究.为保障广西锰业的持续和健康发展,提出对锰矿资源实行统一规划,强化矿产资源管理,实行保护性开采,延长锰产业链;对氧化锰矿的开采进行宏观调控,开展资源富集区深部碳酸锰矿勘查,加强低品位碳酸锰矿的可选性试验研究;适当增加进口优质锰矿与国产锰矿搭配使用.  相似文献   
82.
83.
晋东北地区长城系高于庄组含锰建造为矿源层,其分布较广;中生代燕山期岩浆活动提供了成矿热液.构造发育提供了容矿场所,导矿通道.晋东北地区锰矿类型多,成因复杂,找矿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84.
龙头锰矿床是一个受泻湖相控制、与海底潜丘有关的沉积碳酸锰矿床.锰质来源于江南古陆含锰灰岩和湖盆中残留锰质及生物.矿床经历了沉积、成岩及生物作用三个主要阶段.  相似文献   
85.
86.
湘西南地区早震旦世湘锰期处于浅海沉积环境,锰矿层沉积于浅海陆棚盆地亚相,而盆地中心微相才是锰矿沉积的最有利环境.沉积相受古地理、古构造、古气候控制,它们三位一体联合控制了锰矿床的形成和空间展布.根据其成矿规律,预测新路河-熟坪-带和牛坡头地区为湘西南锰矿的2个成矿远景区.建立了陆源深源锰迁移至浅海陆棚盆地,经藻类生物和氨气的作用形成锰矿的沉积成矿模式.其反应式NH3+H2O→NH4O4H-;Mn(HCO3)-→MnCO3 +CO2↑+H2O.  相似文献   
87.
响涛源—祖塔锰成矿带位于湘中地区,地处桃江成锰盆地中心部位,带内已发现多个大中小型“桃江式”锰矿床。在汲取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采用岩相古地理的研究方法,对区内锰矿成矿规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区内锰矿床的形成受到区域构造、同沉积断裂、古地理以及岩相组合等因素的控制,集中分布在同沉积断裂的西侧。锰矿赋存于盆地沉积中心亚相和过渡亚相中,呈NNW向连续展布。成矿带往东的边深部及赋矿向斜的核部具有较大的找矿前景,为后续的找矿工作提供了参考方向。  相似文献   
88.
李素雅  陈建平  刘畅 《江苏地质》2023,47(2):166-174
应用地质、化探、物探、遥感等手段和资料进行多元信息成矿预测已成为找矿工作的重要方法。以贵州铜仁地区锰矿为研究对象,基于研究区与成矿相关的多元信息,建立区域找矿模型;运用GIS技术对多元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并提取有利成矿信息,形成找矿标志专题图层,构成找矿预测指标集;利用证据权重法建立锰矿综合预测模型,结合研究区成矿地质条件、已知锰矿床(点)等因素,确定找矿有利地区,并圈定7个远景区,为发现大规模锰矿产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9.
翟文建  张永  唐国胜  赵焕  翟文芳 《地质论评》2023,69(6):2023060024-2023060024
二郎坪群抱树坪组作为北秦岭早古生代重要的沉积记录,其研究程度较低。本文通过对抱树坪组内火山岩夹层和花岗斑岩脉进行岩石学、地球化学和锆石U- Pb测年研究,旨在进一步确定其沉积时代与构造环境。研究结果表明:豫西夏馆地区抱树坪组火山岩夹层已变质为(黑云)阳起钠长片岩,常与黑云石英片岩呈“互层状”产出;岩石原岩为安山质凝灰岩,具有相对低的SiO2(52. 56%~62. 04%)、较高的Al2O3(10. 70%~18. 55%)、低的MgO(4. 06%~6. 21%)和FeOT/MgO(1. 23~1. 81),富集轻稀土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U、K,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P、Ti,具镁安山质岩石的特点;结合地球化学特征及前人研究认为,抱树坪组可能形成于活动陆缘弧后盆地。获得黑云阳起钠长片岩原岩的结晶锆石U- Pb年龄为446. 0±1. 7 Ma,以及侵入其中花岗斑岩脉的成岩年龄为430. 0±3. 0 Ma,首次将抱树坪组的形成时代准确地限定为晚奥陶世至早志留世。综合区域研究成果认为,小寨组和抱树坪组在地层层序和地层时代上符合广义二郎坪群的划分方案,但大庙组、火神庙组及由小寨组和抱树坪组构成的整体三者在形成时代上表现为近于同时性,在空间上主体呈现近平行关系,可能主体属时代大体相当的不同沉积环境的产物;在大地构造属性方面,认为二郎坪群是在约470 Ma之前由于商丹洋向北俯冲而形成的火山岛弧,在470~436 Ma转化为弧后盆地,至约430 Ma之前最终完成消减闭合。  相似文献   
90.
《四川地质学报》2022,(2):214-217
纳米比亚奥乔宗蒂约巴地区铁锰矿,位于晚元古宙达马拉造山带内陆支带的东部中央南带。铁锰矿体呈层状或似层状产出于达马拉系第二岩性段石英岩地层中,矿石多呈黑色、灰黑色,中—细粒变晶结构,块状、条带状构造。矿石矿物主要有硬锰矿、针铁矿、磁铁矿、少量赤铁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斜长石、石膏和少量石榴子石、黑云母、锆石等。对比研究表明纳米比亚奥乔宗蒂约巴地区铁锰矿与奥乔松杜地区锰矿床的成因模式及成矿作用方式相似,铁、锰的沉积作用与海进-海退旋回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