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9篇
  免费   159篇
  国内免费   181篇
测绘学   347篇
大气科学   36篇
地球物理   72篇
地质学   456篇
海洋学   127篇
综合类   237篇
自然地理   1714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44篇
  2022年   163篇
  2021年   211篇
  2020年   155篇
  2019年   170篇
  2018年   125篇
  2017年   136篇
  2016年   131篇
  2015年   140篇
  2014年   201篇
  2013年   141篇
  2012年   135篇
  2011年   150篇
  2010年   129篇
  2009年   130篇
  2008年   106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71.
屈晓艳  杨明慧  罗晓华  丁超  周多  龚婷  杨光 《现代地质》2013,27(5):1023-1032
通过地震剖面解释,分析二连盆地赛汉塔拉凹陷的构造特征及其控藏作用。研究表明:赛汉塔拉凹陷断裂十分发育,不同级别的断裂构成了复杂的断裂系统。断裂可划分为4个级别,其中一级断层控制赛汉塔拉凹陷的构造格局,二级断层控制二级构造带,三级断层控制局部构造,四级断层强化局部构造的变形。断裂的活动期次可划分为5期:侏罗系断陷期、阿尔善组初始断陷期、腾一段强烈断陷期、腾二段断拗转换期和赛汉组断陷萎缩期。赛汉塔拉凹陷总体呈现“东西分带、南北分块”的构造格局,内部发育5个一级构造单元、4个二级构造带和多种多样的局部构造。断层控制生储盖的发育及其配置关系,并提供油气聚集空间。长期活动的断裂是赛汉塔拉凹陷主要的油源断层。受构造带控制,赛汉塔拉凹陷油气主要聚集在中央断裂带和东部洼槽带。  相似文献   
972.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那么,我们究竟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国土开发格局?报告给出了答案:控制开发强度,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相似文献   
973.
从DMSP-OLS数据提取城市区域的经验阈值法存在固有的缺陷,经验阈值对不同的空间区域不具备通用性,不适用的经验阈值,将导致城区面积提取具有较大误差,可采用统计数据对经验阈值进行修正以降低误差。本文在大时空尺度条件下以少量样本城市的统计数据对经验阈值方法进行了修正;另采用Elvidge二次多项式模型对DMSP-OLS时间序列数据进行了校正。在此基础上选取总斑块数量、景观总面积、平均斑块大小、最大斑块面积比、斑块密度、景观形状指数、总边界长度、平均边界密度和斑块平均回旋半径共9个景观生态学指标,采用FRAGSTATS 3.3软件计算分析了1992-2010年环渤海区域城市发展的空间格局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92-2010年间,环渤海区域城市化进程持续较快发展,城市建成区总面积增加了2.14倍,平均城市建成区面积增加了76%,提取到的城市斑块平均回旋半径增加了约26.5%,并且城市景观斑块的复杂度明显上升,可检测到的城镇总个数增加了82%。但是,每100km2内孤立的城市景观斑块数却降低了约76%;大城市持续扩张的相对速度慢于中小城市,城市区域边界密度和整体城市分布景观格局破碎度逐渐降低,核心城市与周围卫星城市的景观斑块的联通性逐步增加。  相似文献   
974.
六盘山景观格局及与主要气候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六盘山为研究区,根据野外植被调查资料、Landsat TM影像和气象数据,利用遥感影像分类方法、回归分析方法等,在研究区从南向北选取三条东西走向的等大、平行样区,系统研究景观格局与主要气候要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六盘山地区年平均气温为0.8℃-7.0℃,主要受高程控制,气温直减率为0.51℃/100 m;降水量为599-770 mm,在水平方向上东南多、西北少;在垂直方向上,先随着海拔高度上升而增加,至最大降水高度(2502 m)后呈下降趋势。六盘山地区主要植被类型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随着南至北降水量的逐步减少,植被类型有从森林经由灌丛草甸向草原过渡的趋势,北部草原成分逐渐增加。因此区域降水条件对西北干旱区的植被格局起到决定性作用。该结论有助于理解气候变化背景下生态系统的响应机理,可为区域生态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75.
温泉具有医疗保健作用,是一种重要的健康旅游资源。江西省拥有丰富的温泉资源,分布范围广泛,集中分布在西部和南部的山地丘陵地区。江西温泉资源进行现代旅游开发的历史较短,已进行旅游开发的温泉仅占少数,开发强度由赣北、赣中到赣南依次递减。依据江西省内各区域温泉资源特点、交通条件、经济状况及旅游业发展水平等因素,提出采用网络化模式发展温泉旅游,通过“点—轴”渐进式扩散,形成“点”、“轴”、“面”相结合的空间结构网络系统,形成“一心两核、二轴四区”的旅游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976.
王亚力  彭保发  熊建新  张慧 《地理研究》2013,32(10):1912-1922
中部积水的湖盆地形使环洞庭湖区社会经济的空间结构不同于一般的平原地区。利用第六次人口普查的县域统计资料,对环洞庭湖各县市区人口城镇化水平进行空间分析发现,湖区人口城镇化水平呈现出明显的同心带状结构。对环洞庭湖各县市区的人口城镇化水平与其社会经济发展、交通区位和资源环境等3大类12个指标进行全因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经济结构差异是人口城镇化空间结构特征形成的直接原因;农业现代化水平对湖区人口城镇化的空间分异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交通区位条件主要通过影响经济结构来影响人口城镇化水平;地形结构的差异则是湖区人口城镇化空间结构形成的自然基础。  相似文献   
977.
珠三角地区人口分布时空格局及其变化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游珍  王露  封志明  杨艳昭 《热带地理》2013,33(2):156-163
采用人口增减变化、人口商度以及人口集聚度等方法,对珠三角地区1982、1990、2000和2010年4期人口普查数据进行了分析,定量揭示了珠三角地区近30年来人口分布的时空格局及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从人口总量变化来看,1982―2010年珠三角地区人口数量增加了3 821.66万人,增长率达215.61%,远超全国平均水平;2)从人口流动状态看,1982―2010年珠三角地区以人口流入为主,其中珠三角的中部以及东部城市成为人口流入的主要地区,人口迁移流入是珠三角地区总人口增加、人口集聚程度增高的主要原因之一,但近10年珠三角地区的人口流入速率有所减缓;3)从人口集聚度上看,1982―2010年珠三角地区县市人口集聚程度普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并逐年增高,深圳、广州、东莞等市已成为区域人口集聚中心。  相似文献   
978.
库姆塔格沙漠地区景观格局与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景观分类与制图基础上分析了库姆塔格沙漠地区的景观格局与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景观动态。库姆塔格沙漠地区以干燥的石质山地、干旱的沙漠、戈壁和盐化荒漠为景观主体,人工和天然绿洲面积很小;分布有3种景观要素组合模式,即库姆塔格沙漠西部地区的山地-洪积扇-湖盆模式、西湖地区的湖盆-戈壁荒漠模式和敦煌洪积扇上的人工绿洲发育模式。近30多年来景观总体上变化不大,人工绿洲面积增加了1倍多,盐生草甸有比较明显的减少。沙漠表现出比较明显扩展趋势的区域,一是沙漠东南部边缘部分,有向东、向南扩展的迹象;二是沙漠南部边缘部分,在强烈的东北风作用下有向阿尔金山上扩展的迹象。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是库姆塔格沙漠地区景观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979.
谢丽 《地理学报》2013,68(2):232-244
本研究以现存民国和田地区洛浦垦区多种地图为基础,充分利用该区档案史料记载的历史地理信息,梳理复原民国时期洛浦垦区的行政区划沿革,以及该区垦荒地、撂荒地的时空变化序列,重建相应的空间格局示意图,为揭示该区民国时期耕地变化的人文因素与自然物理动因因果关联提供空间分析的基础.结果表明:民国洛浦垦区垦荒为外延式开发,垦荒地点主要分布于绿洲主垦区的西北、东北至东部的绿洲荒漠过渡带.垦荒与撂荒斑块叠加度高,证明撂荒地主要为新垦地,垦荒与撂荒强度具有较明显正相关关联.撂荒诱因是人类驱动与自然生物物理效应复合作用.  相似文献   
980.
Seasonal variations in zooplankton abundance,biomass,species diversity and community structure were investigated in the Sanmen Bay,China.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15 stations,on the seasonal basis,in April(spring),July(summer) and October 2005(autumn) and January 2006(winter),respectively.The results show that zooplankton species number,abundance and biomass varied widely and had distinct spatial heterogeneity in the Sanmen Bay.A total of 72 species of zooplankton belonging to 56 genera and 17 groups of pelagic larvae were identified.The zooplankton species richness was strongly related to salinity.Based on 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zooplankton in this study area were classified into three groups:coastal,neritic and pelagic groups,which corresponded to the upper,middle and lower portion of the Sanmen Bay,respectively.The coastal low-saline species were dominant in the study area.The zooplankton abundance and biomass reached a peak in summer,moderate in spring and autumn,and the lowest in winter.Zooplankton abundance decreased from the upper to lower portion of the bay in April,when the highest biomass occurred in the middle portion of the bay.There were the same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s for the biomass and abundance in July,with the maximum in the middle of the bay.However,zooplankton abundance was the highest in the middle of the bay in October,when maximum biomass occurred near the lower of the bay.Zooplankton abundance and biomass were evenly distributed in the Sanmen Bay in January.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s in zooplankton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environmental factors were also analyzed.The BIOENV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ombination of chlorophyll a(Chl-a),salinity,dissolved inorganic nitrogen(DIN),dissolved oxygen(DO) and silicate(SiO3) was responsible for the variations in zooplankton community structure in the Sanmen Bay.The environmental change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changes in the zooplankton community structure in the Sanmen Ba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