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9篇
  免费   159篇
  国内免费   181篇
测绘学   347篇
大气科学   36篇
地球物理   72篇
地质学   456篇
海洋学   127篇
综合类   237篇
自然地理   1714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44篇
  2022年   163篇
  2021年   211篇
  2020年   155篇
  2019年   170篇
  2018年   125篇
  2017年   136篇
  2016年   131篇
  2015年   140篇
  2014年   201篇
  2013年   141篇
  2012年   135篇
  2011年   150篇
  2010年   129篇
  2009年   130篇
  2008年   106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01.
The altitudinal pattern of vegetation is usually identified by field surveys,however,these can only provide discrete data on a local mountain.Few studies identifying and analyzing the altitudinal vegetation pattern on a regional scale are available.This study selected central Inner Mongolia as the study area,presented a method for extracting vegetation patterns in altitudinal and horizontal directions.The data included a vegetation map at a 1∶1 000 000 scale and a digital elevation model at a 1∶250 000 scale.The three-dimensional vegetation pattern indicated the distribution probability for each vegetation type and the transition zones between different vegetation landscapes.From low to high elevations,there were five vegetation types in the southern mountain flanks,including the montane steppe,broad-leaved forest,coniferous mixed forest,montane dwarf-scrub and sub-alpine shrub-meadow.Correspondingly,only four vegetation types were found in the northern flanks,except for the montane steppe.This study could provide a general model for understanding the complexity and diversity of mountain environment and landscape.  相似文献   
902.
正近期,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报告指出,一个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40个城市的"超级经济区"已经浮现,有望带动中国区域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报告建议政府修改长三角的规划,以可持续的方式提升城市群竞争力。据悉广受关注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也将于近期出台。城市群建设升温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近年来,我国城市群规划、  相似文献   
903.
关于加强和改进低丘绥坡垦造耕地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德市大力推进土地开发、垦造耕地工作,近十余年来垦造耕地3.12万亩,既保障了建德市建设项目占用耕地的需求。同时又为大杭州的建设发展做出了贡献。但由于建德市山多地少,可开垦耕地后备资源主要为低丘缓坡,其特定的地理地貌格局以及复杂的地质条件,以及随着国家“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政策的推行.建德市利用低丘缓坡垦造耕地工作难度加大,必须因时因地。改变粗放的垦造方式和只注重数量的垦造目标,走出一条数质并举、生态造地的垦造之路。  相似文献   
904.
利用1990年和2010年两期Landsat TM数据,基于RS和GIS技术及通用土壤侵蚀方程(RUSLE),完成黑龙江省宾县两个时期的土壤侵蚀动态变化分析,以期揭示该区域土壤侵蚀空间分布格局与时空动态演变规律。结果表明:两个时期土壤侵蚀总体格局基本一致,都是以微度和轻度侵蚀为主,面积比例分别为80.68%和74.71%;微度和极强度侵蚀的变化率呈缩小趋势,轻度、中度和重度侵蚀呈增加趋势,土壤侵蚀有加剧的趋势;轻度和强度侵蚀的主要流向为中度侵蚀,中度和极强度侵蚀的主要流向为强度侵蚀。  相似文献   
905.
基于GIS的丘陵区耕地景观格局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为例,运用景观格局原理与GIS空间分析方法,分析1996--2009年期间耕地景观时空格局及其演变机理(驱动力)。结果表明:13年间,研究区耕地面积呈急剧减少的趋势,变化率明显高于省内丘陵区平均水平;耕地景观空间格局稳定性逐步降低,格局时空变化的地形分异特征显著;变化趋势受坡度、新增建设用地、人口密度、高程、城镇化水平、GDP、起伏度等负向驱动力与灌溉条件、等级公路水平、土地整理程度等正向驱动力因子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906.
海岛型城市森林景观格局效应及其生态系统服务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海岛型城市厦门市为研究区,利用1987—2007年5个时期的TM/ETM+遥感数据,综合运用景观要素遥感解译、景观指数法、生态服务价值量法及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定量评价了景观格局效应对厦门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厦门岛城市森林面积自1987年以来一直趋于减少,在2002年达到最低值;其生态服务价值同样在2002年达到最低水平,为12.81亿元/a;2007年有所上升,为13.63亿元/a,其中,占城市森林总生态服务价值比重最大的是涵养水源功能,其次为固碳释氧功能;②厦门岛城市森林生态服务价值与斑块密度、斑块数和香农多样性指数具有较高的关联度;与建成区面积的关联度较低,表明厦门岛建设用地以侵占城市森林以外的其他景观为主,岛内城市森林得到了较好的保护。  相似文献   
907.
不透水地表作为城市土地覆盖类型的重要组分,其分布格局与密度大小对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会产生相反且决定性的作用,其中对地表的增温效应是城市热岛问题关注的核心内容。本研究通过线性光谱混合分解模型提取城市不透水地表,基于Landsat TM6热红外波段数据的单窗算法反演地表温度,并进行两者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城市不透水地表与地温空间分布格局呈现高度相似性,其数值都随距城市中心距离增加而逐渐减小,定量分析表明两者具有明显的指数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08.
根据能量平衡原理,采用MODIS图像数据反演石羊河流域的地表蒸散发(Evapotranspiration,ET),对石羊河流域1月、4月、7月和10月的日均ET进行了估算(1月的日ET为0.15~7.21 mm,4月的日ET为0.89~7.86 mm,7月的日ET为0.12 ~9.08 mm,10月的日ET为0.54~...  相似文献   
909.
城市的空间格局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息息相关,若利用GIS卓越的技术能力,探索城市空间格局的结构性特征、要素关联,挖掘其中的空间关系或其他有意义的结构模式,将为城市经济发展、资源分配、交通规划等社会问题提供知识支撑。此外若将城市空间格局与GIS空间分析相融合,将有助于架起图形与文本之间的桥梁与纽带,提升GIS空间数据挖掘水平。本文总结了城市空间格局的要素体系,并利用RCC8模型和区间代数使之与GIS中的空间关系建立对应关联,实现了由城市规划文本生成城市空间格局意向图。丰富了城市空间格局的规律性、本质性知识,弥补了多种空间关系集成研究的不足,为图形和文本的关联性知识挖掘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10.
武汉市作为武汉城市圈的核心城市,其土地利用/覆被和景观格局变化备受关注。本文基于1991年和2009年Landsat TM影像数据,采用RS、GIS和景观生态学方法,运用土地利用变化模型、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和景观格局分析软件Fragstats3.3,对武汉市近19a的土地利用/覆盖及景观格局变化特征进行了动态研究,结果表明此成果能够为武汉市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