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1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质学   22篇
综合类   22篇
自然地理   4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湖南地质》2011,(1):84-85
高塘村,在两年前只是株洲市天元区马家河镇的一个普通小村落,全村面积约6.5平方公里,总人口1953人,村民主要以传统农作物种养殖和外出务工为主。自2008年天元区成为全省"两型"社会建设示范区(天易示范区)以来,这个小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借助先行先试"村组整体征收、整体拆迁;  相似文献   
22.
杨徽 《湖南地质》2010,(5):74-75
株洲市国土资源局荷塘分局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中广泛宣传,精心组织,加快进度,确保质量,农村调查部分115平方公里一次性通过省土地调查办的预检。城镇部分完成地形图修、补测37.1平方公里,完成权属调查11000余宗,也一次性通过省土地调查办的预检。农村外业调查、城镇地籍外业调查、基本农田上图三项工作在省二调办的预检中排名全市几县区第一,农村土地外业调查按成果预检质量排名在城市四区第一。  相似文献   
23.
市州     
《湖南地质》2010,(11):12-13
株洲市国土资源局刊登《公告》,将对株洲丹石精细化工有限公司位于35区栗雨办事处面积1.7721公顷的闲置土地依法予以收回。预示着株洲市今年闲置土地清理专项行动已经见有成效。  相似文献   
24.
日前.株洲市士地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授牌仪式在市国土资源局举行.市委书记肖雅瑜为公司授牌。这是我省第一家市州级土地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25.
正地质灾害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据统计,株洲市查明的720处地质灾害隐患点,潜在威胁人口2.2万余人、房屋2万余间、田土9600余亩。如何有效地预防、最大限度地消除地灾隐患,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近年来,株洲市国土资源局坚持民生为重、民生为先,建网络、强预警、重防治,充分履行"组织、协调、指导、督促"的职能,开展了一系列实打实的工作,在"预防、应急、治理"3个环节奏响地质灾害防治"三部曲"。  相似文献   
26.
正地势高陡的山坡通过逐级放坡,坡度已经大幅削减,并修建了排水沟,三层高新楼后面的六七米处,一道高大结实的挡土墙将山坡挡在背后。这就是株洲市芦淞区五里墩乡新庄村村民易英明的新居写照。"虽然建房的时间延长了一些,前期的投入也增加了,但想到以后能够住得安全,心里就觉得很踏实、很值得。"当记者问及对村民建房地质灾害危险性简易评估的看法,这是家住株洲市芦淞区五里墩乡新庄村的易英明说的第一句话。  相似文献   
27.
近年来,湖南省株洲市国土资源局在实施“双保工程”中,着眼经济发展大局,主动热情服务,严格规范管理,勇于改革创新,突出发展方式转变,注重耕地保护质量,实现了保障发展和保护资源的“双赢”,被国土资源部通报表扬为“双保工程”2012年行动成效显著单位。  相似文献   
28.
《国土资源通讯》2012,(15):46-48
湖南省株洲市国土资源局是“九省(区)国土资源系统窗口单位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暨部省联创齐争”活动成员单位。前不久,国土资源部深人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办公室和部办公厅、信息中心(政务大厅)、中国国土资源报社、中国矿业报社组成联合调研组,对株洲市国土资源局窗口单位“为民服务创先争优”工作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调研。无论在市、县、乡镇的考察所见,还是与服务对象的交流所闻,使调研组成员耳目一新,感触颇深。  相似文献   
29.
陈佳  杨徽 《国土资源通讯》2005,(14):i003-i003
近年来,湖南省株洲市国土资源局在局党组的带领下,团结务实,在困境中求发展,在压力下图进取,在矛盾中抢机遇,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使全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土地,规范市场显效益2001年以前,由于土地交易的多头无序,株洲市每年的土地纯收益一般只有数百万、上千万元。2001年3月,株洲市国土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易敏林上任后,带领有关人员到先进省、市进行调研和学习,并在决策层形成了“国有土地资产管理必须坚持垄断、规范、公开、升值”的共识。构筑了全市土地资产管理的基本框架。2001年,株洲市全面开展土地市场秩序治理整顿工作,10宗、面积21.3公顷的闲置土地被依法收回,达1000余万元的土地收益进了政府的“笼子”。2003年,全市又重点清理各类园区,原有的10个规划面积45.77平方公里的开发园区,经清理只保留了5个,特重新审批2个,核减面积14.23平方公里,并收回了下放给两个开发区的供地权、定价权,实现对全市开发园区建设用地的统一管理。同时,全市依法处置闲置土地16宗、面积11.53公顷,收回历年欠缴的土地收益4000余万元。株洲市于2002年1月8日第一个在湖南省建立起规范的土地市场。2003年10月,建立了株洲市土地矿产市场,实行“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实行跟踪问责和行政效能监察制度。2001年,株洲市土地有偿使用总收益选5.49亿元,上缴财政土地净收益1.33亿元。比上年增长273%,其中市本级1.03亿元。是上年的3倍多,实现了历史性跨越。2002年-2004年全市土地有偿使用总收益分别为12亿元、15.8亿元、20亿元,上缴财政土地净收益分别为2亿元、2.78亿元、3.4亿元,其中市本级分别为1.43亿元、2.25亿元、2.58亿元。  相似文献   
30.
近日,株洲市国土资源局处理了一起采矿权层层转包的案件.该案件中采矿权人龙溪村村委会将采矿权承包给本村村民刘自生、刘谭红等人,刘自生、刘谭红等人又将该矿198洞井西头斜井矿段转包给文鹏程等9个人,三个主体连环违法.该如何量刑?应依据各自适用的不同法律和条款,承担不同的违法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