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2419篇 |
免费 | 7035篇 |
国内免费 | 10207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643篇 |
大气科学 | 6884篇 |
地球物理 | 3961篇 |
地质学 | 35767篇 |
海洋学 | 3683篇 |
天文学 | 306篇 |
综合类 | 3223篇 |
自然地理 | 319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34篇 |
2023年 | 1726篇 |
2022年 | 2200篇 |
2021年 | 2354篇 |
2020年 | 1839篇 |
2019年 | 2030篇 |
2018年 | 1485篇 |
2017年 | 1471篇 |
2016年 | 1693篇 |
2015年 | 1869篇 |
2014年 | 2744篇 |
2013年 | 2248篇 |
2012年 | 2471篇 |
2011年 | 2506篇 |
2010年 | 2308篇 |
2009年 | 2240篇 |
2008年 | 2215篇 |
2007年 | 1867篇 |
2006年 | 1797篇 |
2005年 | 1726篇 |
2004年 | 1502篇 |
2003年 | 1538篇 |
2002年 | 1491篇 |
2001年 | 1538篇 |
2000年 | 1483篇 |
1999年 | 1493篇 |
1998年 | 1409篇 |
1997年 | 1388篇 |
1996年 | 1379篇 |
1995年 | 1306篇 |
1994年 | 1230篇 |
1993年 | 1097篇 |
1992年 | 1060篇 |
1991年 | 692篇 |
1990年 | 645篇 |
1989年 | 515篇 |
1988年 | 161篇 |
1987年 | 85篇 |
1986年 | 63篇 |
1985年 | 51篇 |
1984年 | 29篇 |
1983年 | 27篇 |
1982年 | 39篇 |
1981年 | 17篇 |
1980年 | 19篇 |
1979年 | 9篇 |
1977年 | 6篇 |
1976年 | 11篇 |
1975年 | 8篇 |
1974年 | 8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962.
利用1961—2005年逐候资料对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初夏至盛夏变化与江淮出梅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多年平均7月初夏至盛夏急流中心由西太平洋地区西跳至青藏高原的同时我国东部地区急流北跳至37.5°N以北,比梅雨结束早1候;急流北跳使得我国东部高空强辐散中心北移至华北地区,江淮地区上空辐散显著减弱,上升运动减弱,从而使得江淮梅雨结束,雨带北移;而急流中心的西跳仅使得我国东部地区高空辐散中心减弱,降水减弱,有利于雨带北移。我国东部急流北跳与江淮地区梅雨结束时间显著正相关,在北跳偏早(晚)年份梅雨结束早(晚),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偏少(多),而急流中心西跳早晚对我国华北北部地区和淮河附近地区降水有较大影响。可见,我国东部急流北跳与梅雨结束关系密切,可作为梅雨结束的先期信号。 相似文献
963.
笔者在1986年研究辽宁清原大荒沟黄铁矿矿床中银、镉的赋存状态时,发现一种极少见的银与汞的互化物——汞银矿。本文就目前所获得的成果,介绍一下它的地质产状、伴生矿物及汞银矿的物理、化学特征。 相似文献
964.
根据辽东半岛滨海砂金调查资料,对辽东半岛黄海沿岸砂金的供源条件,成矿环境及成矿远景进行初步探讨。经与国外特大型滨海砂金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对比认为:辽东半岛黄海沿岸具有形成大型特大型滨海砂金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也具有兰德砾岩型金矿床的产出地质背景。根据兰德砂岩的成矿模式划分了陆上与水下滨海砂金成矿远景区。此外,辽东半岛具有从沟谷砂金、河床砂金、滨海砂金、浅海砂金的成矿系列。砂金潜在远景较大。 相似文献
965.
长江三角洲北翼地区缺少较长尺度的第四纪海陆变迁及环境演变的深入探讨,深达423m的海安县基岩标J9孔为此提供了较好的研究对象。通过观察该孔松散层岩心,总结其沉积特征,认为岩心可明显地划分为6个特征岩性段。同时,地层古地磁测试结果显示:0~200m为布容正极性世,200~334m为松山负极性世,334m以下为高斯正极性世。综合分析岩心沉积特征并参考古地磁测试结果对地层进行了初步划分,认为:0~39m为全新世地层,39~153m为晚更新世地层,153~200m为中更新世地层,200-334m为早更新世地层,之下为新近纪地层。地层中存在晚更新世晚期特征的硬粘土标志层,指示本地不是冰后期古河谷的发育地。 相似文献
966.
967.
采用电子探针显微分析(EMPA)和粉末X射线衍射(XRD)分析了采自乌拉山金矿床含金钾长石石英脉、石英脉以及其他类型岩石中的10 0多个钾长石样品的化学成分和结果状态,并采用R和Q模式聚类分析、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含金矿脉、岩浆热液脉和蚀变花岗岩中的钾长石为中等到最大微斜长石,其特征为K2 O含量高,但相对而言,Na2 O、CaO和BaO的含量低。其他岩石类型中的钾长石的化学成分和结果状态变化很大,可以从透长石、正长石到微斜长石,其特征为K2 O的含量相对较低,但Na2 O、CaO和BaO的含量相对较高。含金样品中的钾长石通常更富K2 O ,表明金的成矿作用与富钾的热液流体和碱质交代作用有关。乌拉山金矿床的成矿作用分为两个阶段,主要的含金钾长石石英脉中的钾长石富K2 O ,形成温度为30 7~379℃,平均为35 3℃;第二阶段含金石英脉中的钾长石含K2 O较低,形成温度为2 6 0~318℃,平均为2 81℃。这些结果表明成矿流体与岩浆热液作用有关,流体朝温度降低、K2 O含量降低的方向演化,K2 O含量高的热液流体和2 6 0~380℃的形成温度有利于金的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968.
苦竹岽锡矿位于密坑山杂岩体北西部边缘与侏罗系上统鸡笼嶂组火山岩接触部位,明显受近东西向、南北向断裂带和接触带三者控制,为岩浆期后高中温气化热液微细脉浸染型矿床。在矿山探(采)过程中,进一步分析研究了锡矿的控矿因素和矿体的变化规律,指导矿山探(采)工程的布置,收到良好的效果,对今后矿山的探(采)工作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69.
为揭示花岗岩- 伟晶岩型锂等稀有金属矿成矿系统的深部结构,对西昆仑造山带大红柳滩伟晶岩型锂矿集区开展了大地电磁测深法(MT)探测。通过MT三维反演电阻率模型,探测到两个0~20 km深度范围的高阻体,反映了出露于地表的大红柳滩复式花岗岩基和半隐伏的大红柳滩东花岗岩基;20~80 km深度范围内发现的大范围高导异常,则反映了深达上地幔的地壳重熔形成的大规模长英质岩浆储库。可见,成矿母岩大红柳滩花岗岩基是有根的,而且是规模巨大深达上地幔的岩浆储库,它们为超大型大红柳滩伟晶岩型锂矿的形成提供了物源和热源。与松潘- 甘孜甲基卡超大型伟晶岩型锂矿集区对比,尽管川西甲基卡地区地表出露的花岗岩有限,但MT三维反演电阻率模型显示,其也存在深达上地幔的大范围高导异常,同样反映了大规模长英质岩浆储库的存在,只是剥蚀深度浅,上侵的花岗岩未被剥蚀出来而已。从而,深剥蚀的大红柳滩地区表现为大面积花岗岩出露的“热隆”特征,而浅剥蚀的甲基卡地区则表现为花岗岩围岩“片麻岩穹隆”热变质构造特征。西昆仑- 松潘- 甘孜伟晶岩型锂等稀有金属巨型成矿带两端的晚三叠世超大型矿床是大规模地壳重熔长英质岩浆作用中心的产物,由于锂等稀有金属的喜水性,H2O的饱和度是造就伟晶岩型锂超常富集的关键,并在长英质岩浆储库、上侵花岗岩和伟晶岩不同分异演化阶段,锂的“预富集”为大规模伟晶岩型锂矿成矿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