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31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168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01.
哈山构造带经历多期构造运动的叠加改造,造成地层的重复、缺失或倒转,地质结构复杂,油气成藏规律认识不清,制约了研究区的高效勘探。以已发现的油气藏和探井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单元解剖、地质与地化分析相结合的思路方法,运用有机地球化学手段追踪油气运移路径,明确了不同构造单元的油气输导配置样式,建立了4种油气运聚模式。研究结果认为:玛湖凹陷和哈山地区发育的风城组烃源岩在水体盐度、氧化-还原性等沉积环境指标方面存在差异。原油(油砂)生物标志化合物、含氮化合物等多参数运移路径示踪表明,浅层斜坡带与中深层推覆-冲断带的原油具有不同的油气来源,两者分属于不同的油气输导系统:斜坡带的原油来源于玛湖凹陷的风城组烃源岩,其生成的油气通过“断-毯”高效输导路径运聚成藏,具有远源供烃、横向输导的特点;推覆-冲断带的原油主要来源于哈山地区的风城组烃源岩,整体表现为烃源岩近源供烃、断层垂向输导的成藏特征,可进一步细分为3种运聚模式:推覆叠置区断裂、溶蚀孔缝发育,为“断-缝”复杂网络输导,冲断叠加区为“断层-砂体”阶梯状输导,褶皱变形区为断层优势输导-砂体辅助输导。上述研究成果对哈山构造带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2.
九嶷山-姑婆山地区铅锌矿成矿环境分析及找矿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九嶷山-姑婆山地区铅锌矿床成矿环境分析,认为加里东运动形成的EW向构造及NE,NW向基底断裂控制着该区的沉积相变化。地层中铅锌物质主要来源于古隆起的蚀源区,中泥盆统棋子桥组为该区铅锌矿最重要的矿源层,加里东期岩体呈面状侵入,印支期岩体呈岩株状侵入,而燕山期岩体一般呈岩株或岩脉状沿NNE向断裂带或构造交汇部位产出,在岩体接触带或距岩体1-2km处形成岩浆热液型铅锌矿,在远离岩体的有利地层(岩性)部位形成沉积改造型铅锌矿。总结了两类铅锌矿的找矿标志,提出了“三带一点”的找矿远景区,强调运用综合方法找矿。  相似文献   
203.
2004年秋季(9~11月,下同),青海省总的气候特点是:降水北多南少,气温大部分地区偏高。9月上旬本省东部地区降水偏多,部分地区出现连阴雨天气,造成农作物倒伏、发芽霉烂,也给农业区浅、脑山地区尚在收割、打碾和晾晒的农事活动造成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04.
哈山地区位于准噶尔盆地北缘、什托洛盖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结合部,乌夏断阶带和哈山构造上,该地区表层岩性变化快,深层逆冲推覆构造发育.地震勘探难点表现为表层结构复杂,激发、接收条件差,深层资料信噪比低,成像困难.针对这些问题,在哈山地区采用小面元、高覆盖的观测系统,同时针对浅层进行加密炮排,提高浅层覆盖次数.通过一些技术的应用,新采集的资料品质较老资料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最后根据实际资料分析,提出该地区下一步的采集建议.  相似文献   
205.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radioactive geophysical features, uranium metallogenetic geological setting and metallogenetic conditions at Haizishan area, the ground total gamma survey and geology-gamma spectrometric profile survey were conducted. The radioactive background of Haizishan area was preliminarily cognized through the ground total gamma survey and the radioactive features were identified. The anomaly properties of Late Yanshan granites were roughly confirmed through geology - gamma spectrometric profile survey, and the detailed 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done for radionuclide contents of each major lithostratigraphy. The results show that Late Yanshan granites in this area have higher total gamma background value,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total gamma anomaly is almost consistent with Late Yanshan granites. The uranium background value of the granites is higher, showing the uranium sources are favorable in this area. There is Chaqingka hot-spring anomaly in the western periphery of Haizishan area, which is in connection with the northwest fault. The sinter on the ground has very high total gamma measurement value, and the uranium - thorium anomaly occurrence is shown through gamma spectrometric survey. According to the geological and radiometric properties of Chaqingka hot-spring anomaly, combined with the uranium metallogenetic geological setting and metallogenetic conditions in the area, the authors identified that the potential source of uranium is bearing fluids containing uranium or the uranium is likely to be abundant in deep Late Yanshan granites. The uranium is migrated to deposit and enrich at the surface, which provides a prospecting target for further uranium exploration.  相似文献   
206.
对桂北苗儿山地区不产铀的香草坪岩体和产铀的豆乍山岩体中的绿泥石进行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研究,分析2个岩体中绿泥石的种类及形成环境,探讨制约铀成矿的因素。矿物学特征显示:香草坪岩体和豆乍山岩体中的绿泥石主要由黑云母蚀变而来,豆乍山花岗岩比香草坪花岗岩蚀变强烈。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相对于香草坪岩体,豆乍山岩体更富集Al3+和Fe2+等离子。香草坪岩体绿泥石为铁绿泥石和铁镁绿泥石,豆乍山岩体绿泥石为鳞绿泥石和铁绿泥石。相对于香草坪花岗岩,豆乍山花岗岩绿泥石蚀变较强、绿泥石Fe2+含量较高,说明豆乍山岩体比香草坪岩体具有更强的还原能力,从而更利于铀成矿,这可能是豆乍山岩体产铀矿而香草坪岩体不产铀矿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7.
本文采用数值反演分析方法,综合考虑发震断裂位移、地应力实测和区域GPS位移3种基本特征参数,获得了龙门山地区汶川地震前后地应力的突变特征与变化规律。研究表明,汶川地震前龙门山地区构造应力的平均量值为12.6~12.8MPa,最大主应力的方向为NW-NEE向。汶川地震导致龙门山地区的地应力发生复杂变化,具有突变效应、上下盘效应和距离效应。震后发震断层上盘的构造应力平均值为11.30MPa,下盘构造应力的平均值为6.50MPa,最大主应力的方向变化为NWW到NEE向。地震后以发震断裂为界的地应力有明显的突变特征,表现为应力不同程度的释放或局部增高,尤其是下盘地应力释放明显,而上盘既有地应力的释放区也有局部地应力增高区,随着距发震断裂距离的增大,地应力的突变效应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208.
小波勒山地区1颐5 万地球化学数据处理与异常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小波勒山地区1:5万水系沉积物数据为对象,利用相关分析和R型聚类分析确定研究区成矿元素组合为Pb-Ag-Zn-Cu-Bi(铅多金属成矿组合)和Mo-W-Sn(钼多金属成矿组合),以线性方法构置组合变量F1(Pb-Ag-Zn-Cu-Bi)、F2(Mo-W-Sn),组合变量中的各元素权重根据该元素对主成矿元素的相关性强度来确定;运用趋势面分析方法圈定研究区两个组合变量的异常图.结果显示,根据组合变量所圈定的综合异常与研究区已知矿化地段重合性很强.结合成矿地质条件对所圈定异常进行评价.确定出具Ⅰ级找矿潜力异常区3个,Ⅱ级、Ⅲ级找矿潜力异常区各2个,为研究区下一步找矿方向的确定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9.
在对比分析秦岭宁(陕)柞(水)北部商丹断裂带两侧成矿地质条件基础上,解译了1:5万TM图像,提取了构造和金银矿化蚀变信息,进行了遥感地质预测和找矿靶区优选研究,圈定出找矿远景区4个,找矿靶区10个.将1:5万TM遥感地质预测靶区与多种方法综合预测靶区对比分析认为,在该区进行1:5万TME感地质预测金银矿靶区是有效的,综合预测优选的靶区对该区找矿有重要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10.
龙门山地区早—中泥盆世碳酸盐岩和碎屑岩组成的混合沉积相富含大量海相遗迹化石,可识别居住迹、进食迹、觅食迹、爬行迹和停息迹5大类14属,包括居住迹:Skolithos;进食迹:Chondrites、Phycodes、Planolites、Rhizocorallium、Thalassinoides和Zoophycos;觅食迹:Cylindrichnus以及Palaeophycus;爬行迹:Cruziana和Monomorphichnus;停息迹:Asterichnus、Lockeia和Rusophycus等,这些遗迹化石分属于4个遗迹化石组合,反映了不同沉积环境,分别为:(1)Skolithos—Thalassinoides遗迹组合,沉积于高能砂质环境中,为水动力较强的无障壁滨岸前滨;(2)Rusophycus—Phycodes遗迹化石组合反映了水动力较弱的近滨环境;(3)Chondrites—Palaeophycus遗迹化石组合反映了贫氧、水动力条件较弱的近滨下部环境;(4)Zoophycos—Palaeophycus遗迹化石组合反映的环境为正常浪基面以下,风暴浪基面以上的风暴沉积环境,据此建立了龙门山地区早—中泥盆世混积相遗迹化石生活环境分布模式。龙门山地区早—中泥盆世发现的3种类型Zoophycos遗迹化石,与腕足介壳富集层、波痕、丘状和洼状交错层理等反映浅水环境的沉积特征共存,表明泥盆纪Zoophycos形成于浅水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