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11篇
  免费   913篇
  国内免费   1023篇
测绘学   49篇
大气科学   898篇
地球物理   308篇
地质学   3471篇
海洋学   397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220篇
自然地理   594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56篇
  2022年   196篇
  2021年   240篇
  2020年   190篇
  2019年   190篇
  2018年   146篇
  2017年   157篇
  2016年   174篇
  2015年   206篇
  2014年   254篇
  2013年   202篇
  2012年   266篇
  2011年   286篇
  2010年   212篇
  2009年   258篇
  2008年   231篇
  2007年   198篇
  2006年   214篇
  2005年   174篇
  2004年   152篇
  2003年   189篇
  2002年   173篇
  2001年   176篇
  2000年   161篇
  1999年   139篇
  1998年   118篇
  1997年   147篇
  1996年   95篇
  1995年   106篇
  1994年   78篇
  1993年   88篇
  1992年   85篇
  1991年   74篇
  1990年   70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4年   2篇
  1961年   2篇
  1948年   1篇
  1947年   1篇
  1946年   1篇
  1945年   1篇
  1944年   1篇
  193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黄河河口演变(Ⅰ) --(一)河口水文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利用20世纪后半个世纪的完整实测资料,研究了河口径流量与输沙量的变化,自50年代至90年代呈明显递减。对黄河口的水文特征:水情、沙情、断流、离子流量、滨海潮汐、潮流、余流、温、盐度分布、风暴潮、拦门沙与盐水楔等作出定性和定量的论述。对断流的危害、成因及缓解对策作出分析。河口淤积、延伸、改道对黄河下游的影响也作出时空上的定量分析。对1855年以来近代黄河三角洲海岸线变化,作出了定量研究。  相似文献   
22.
23.
柘汪镇位于赣榆最北端,西北与山东省临沂、日照接壤,全镇现有沿海村8个,2万余人。境内海岸线长11.8千米,滩涂面积4.2万亩,潮上带1.2万亩,潮间带3万亩,有渔船510条,总吨位13700吨,总功率达49600马力。全  相似文献   
24.
依据实测资料,分析了伶汀洋冬、夏季的水温分布特征及其变化。冬季湾内水温的分布和变化较单一,夏季由于河流入海流量增大,河流与海洋水体的相互作用加强,明显可见两个冷、暖水锋在河口湾中段相交,上段为高温的河流淡水控制区,下段为低温的陆架水控制区,两者显著的特点是其控制区内温度变化很小,而在锋面转折地带的河口湾中段,盐淡水混合强烈,其温度变化大,温度等值线呈倾斜分布。  相似文献   
25.
26.
北凯尔特海盆西北部3个NEE走向活化大断层系统向西北下降,制约着中生代3个半地堑的位置.断层的位置是根据下伏基底构造确定的.其年代为华力西期.该地区的华力西构造与局部构造相比较,显示出叠瓦状断层的一系列特征.这些中生代活化构造决定了该区半地堑盆地的位置和演化历史.  相似文献   
27.
大珠母贝人工养殖过程中,幼贝死亡是一个严重的问题。1993年11月至1995年5月,采用现场调查、实验室研究和数理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海南省临高县新盈珍珠贝养殖场自然海区吊养的A,B,C3批养殖贝和陵水新村珍珠贝养殖场养殖池吊养的D批养殖贝的发病和死亡情况进行了流行病学凋查.结果显示,大珠母贝幼贝群体的死亡是以暴发性方式发生,幼贝群体的大批量死亡高峰一般发生在4~6月龄期,8个月以后随着龄期的延长,死亡率显著降低.幼贝群体死亡率与贝体平均体长的关系是4cm以下的贝体死亡率较高,1~3cm阶段处于死亡高峰期内,5cm以上的贝体死亡率显著降低.大珠母贝幼贝群体的死亡率与类立克次体感染(即RLO平均感染严重度指数SI)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在RLO感染的高峰之后或当中部相应伴随贝群体死亡率的高峰,随着RLO感染的降低,贝群体的死亡率也明显降低。在4批养殖贝群体中,仅在A批养殖贝群体样本中发现有少量纤毛虫寄生(感染率为87.5%,感染强度为3.56个/10倍物镜).这几批幼贝群体的死亡与海水温度、盐度之间均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28.
日本对虾仔虾呼吸和排泄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水瓶法和径流装置研究了不同温度下摄食和饥饿的日本对虾(Penaeus japonicus)仔虾(P)的呼吸与排泄。结果表明,日本对虾仔虾体长与干体重呈指数函数关系,DW=0.006e^0.515L(r^2=0.999,n=16);耗氧和氨排泄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提高、随着仔虾体重的增长反而变小;耗氧和氨排泄率与体重呈幂函数关系,30和26℃下耗氧率(R)与体重的关系方程式分别是R=2.669DW^-1.041(r^2=0.953,n=8)和R=2.370DW^-0.708,(r^2=0.533,n=8),30和26℃下氨排泄率(E)与体重的关系方程式分别是E=36.81DW^-0.615(r^2=0.654,n=8) 和E=15.28DW^-0.795(r^2=0.652,n=8);饱食仔虾的耗氧率明显高于饥饿的仔虾,因摄食使仔虾(P15)额外消耗的能量为4%-20%,仔虾的特殊动力作用(SDA)大约在摄食5-7h后发生,并可持续作用10h左右。  相似文献   
29.
长江口区枯、丰水期后底栖动物分布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来,对长江口底栖生物曾进行多次调查研究:1980-1981年进行了“中美海洋沉积作用联合研究”( Boesch等,1986;孙道元、董永庭,1986; Rhoads et al.,1985;Sun and Dong,1985);1982-1983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进行了“长江河口南岸污染对底栖生物的影响”的研究(戴国樑,1989):1985-1986年中国科学院海研究所进行了“长江口底栖生物及三峡工程对其影响的预测”的研究(刘瑞玉等,本集)。通过这些调查研究,基本掌握了长江口及其邻近水域底栖生物的概貌。 1988年4月和10月,作者又对长江口枯、丰水期后底栖动物的分布特点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所用主要材料是在123°E以西,30°30′-32°00′N之间水域的35个取样站(图1)枯、丰水期后所获。海上取样每站以0.1㎡的表层采样器取样两次,通过0.5mm孔目的筛子冲洗后,样品在实验室内挑选、鉴定、称重和计数。  相似文献   
30.
晋江河口及泉州湾湿地生物分布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永源 《台湾海峡》2005,24(2):183-188
泉州湾受晋江河口径流影响很大,导致湿地生物的水平分布与盐度的分布紧密相关.大致分为湾外和外湾种、内湾低盐种、感潮河段咸淡水种.长腕和尚蟹、扁平蛛网海胆和文昌鱼仅分布在外湾或湾外的砂质海底.3种红树植物、互花米草、招潮蟹、弹涂鱼是内湾泥滩的优势种.咸水草是感潮河段咸淡水指标种.河蚬虽是淡水种,也分布在低盐河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