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01篇
  免费   5115篇
  国内免费   5208篇
测绘学   717篇
大气科学   771篇
地球物理   6669篇
地质学   20629篇
海洋学   1429篇
天文学   342篇
综合类   2480篇
自然地理   1487篇
  2024年   149篇
  2023年   588篇
  2022年   841篇
  2021年   862篇
  2020年   667篇
  2019年   837篇
  2018年   586篇
  2017年   650篇
  2016年   688篇
  2015年   833篇
  2014年   1660篇
  2013年   1264篇
  2012年   1420篇
  2011年   1361篇
  2010年   1222篇
  2009年   1380篇
  2008年   1407篇
  2007年   1143篇
  2006年   1169篇
  2005年   1095篇
  2004年   1073篇
  2003年   1159篇
  2002年   1149篇
  2001年   1233篇
  2000年   995篇
  1999年   992篇
  1998年   972篇
  1997年   918篇
  1996年   891篇
  1995年   863篇
  1994年   801篇
  1993年   671篇
  1992年   751篇
  1991年   649篇
  1990年   558篇
  1989年   478篇
  1988年   108篇
  1987年   99篇
  1986年   55篇
  1985年   43篇
  1984年   28篇
  1983年   26篇
  1982年   32篇
  1981年   23篇
  1980年   26篇
  1979年   27篇
  1977年   8篇
  1975年   7篇
  1954年   9篇
  1948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北天山东段康古尔塔格带是晚古生代塔里木板块和准噶尔板块碰撞的结果。它是一条复杂的、强烈的高应变带.并具有独特的变形机制、应变序列以及构造变形。本文运用构造-地层研究方法对该碰撞带的构造特征加以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42.
利用断层相关褶皱的构造几何分析方法,对准噶尔盆地南缘山前复杂构造带内基于地震剖面进行了构造解析,搭建了中、东段的构造轮廓和构造组合样式,认为东段阜康断裂带主要表现为至地表的推覆逆掩。由于位移量大部分转移至地表,阜康断裂带的前陆部分无喜山期构造带;西段造山带内的挤压往前陆方向传递过程中以前列式不断释放其位移量,造成在纵向上呈现三排主要的断层相关褶皱带。根据正演平衡地质剖面制作技术对山前复杂构造区地震剖面反射波的构造识别进行了模拟与探讨。  相似文献   
43.
近日,巩义国土资源局局长张治安带领该局全体班子成员及部分干部职工,来到驻军75654部队参观学习,同部队官兵开展双拥共创,进一步深化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44.
活动星系核(AGN)是宇宙中最奇特的天体之一。它是真正意义上的全波天体,其中X射线波段的发射功率占到全波段功率的50%左右。AGN的X射线辐射研究涉及天体物理中的最基本问题,例如能量产生、辐射机制和宇宙论等,而Chandra X射线卫星的高分辨率图像和光谱对这一研究有着重要作用。以Chandra卫星的部分观测结果为例,简要介绍了几类不同类型AGN的X射线辐射研究进展:(1)宽吸收线类星体APM08279+5255(z=3.91)的X射线谱分析,以及高红移类星体的观测概况;(2)Seyfert星系NGC 4151延展X射线发射问题的解决,及NGC 1068X射线辐射与光学波段的高激发态发射线([OⅢ]λ5007)有很强相关性的发现;(3)6个BLLac天体样本的X射线环境分析;(4)射电星系X射线喷流的观测等。  相似文献   
45.
马国锋 《福建地质》1991,10(4):281-296
长乐-南澳左行韧性剪切带位于东南沿海,是酉太平洋大陆边缘构造带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基于野外观察及室内分析,并借助透射电镜对变形石英的内部结构进行了观察,利用变形石英显微构造参数估算剪切带中的应力差值,由此探讨了形成构造岩的机制。  相似文献   
46.
位于华南褶皱带南缘的右江盆地,其发展可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它的轮廓和结构,与NW向及NE向同沉积断裂关系密切。盆地内的沉积物,分别由特征不同的非补偿性和补偿性沉积相组成两个双层结构。盆地内火山活动发育,也明显的分为两个阶段。海西期,古特提斯洋的发展使哀牢山洋盆开裂,导致了右江地区在拉张应力条件下出现若干NW向裂陷带,这时的盆地具有大陆边缘裂谷特点。东吴运动后开始的印支期,区域应力条件发生变化。滨大平洋构造的发生,使盆地轮廓和结构发生明显变化,与此同时开始的哀牢山洋盆向NE方向的俯冲消减作用,使盆地在新的挤压条件下再次发生张裂和拗陷。进入了弧后盆地发展阶段。印支期末,盆地封闭。  相似文献   
47.
本文首先简述了斜坡演化过程与构造运动的关系,然后阐明了滑坡的空间分布、活动周期及活动规模与构造因素的联系。在此基础上指出:构造因素是滑坡产生的基础,对滑坡分布具宏观控制作用,并与滑坡的活动周期和活动规模密切相关,是滑坡研究及其灾害预测、预防研究工作中值得重视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8.
49.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