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483篇 |
免费 | 1321篇 |
国内免费 | 1481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403篇 |
大气科学 | 831篇 |
地球物理 | 772篇 |
地质学 | 3492篇 |
海洋学 | 1085篇 |
天文学 | 122篇 |
综合类 | 723篇 |
自然地理 | 85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3篇 |
2023年 | 297篇 |
2022年 | 368篇 |
2021年 | 426篇 |
2020年 | 353篇 |
2019年 | 410篇 |
2018年 | 253篇 |
2017年 | 289篇 |
2016年 | 287篇 |
2015年 | 303篇 |
2014年 | 464篇 |
2013年 | 367篇 |
2012年 | 469篇 |
2011年 | 438篇 |
2010年 | 390篇 |
2009年 | 361篇 |
2008年 | 339篇 |
2007年 | 355篇 |
2006年 | 310篇 |
2005年 | 292篇 |
2004年 | 273篇 |
2003年 | 217篇 |
2002年 | 188篇 |
2001年 | 211篇 |
2000年 | 217篇 |
1999年 | 146篇 |
1998年 | 140篇 |
1997年 | 140篇 |
1996年 | 116篇 |
1995年 | 124篇 |
1994年 | 159篇 |
1993年 | 99篇 |
1992年 | 95篇 |
1991年 | 87篇 |
1990年 | 68篇 |
1989年 | 47篇 |
1988年 | 23篇 |
1987年 | 12篇 |
1986年 | 17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7篇 |
1980年 | 5篇 |
1979年 | 3篇 |
1964年 | 3篇 |
1961年 | 6篇 |
1949年 | 3篇 |
1942年 | 4篇 |
193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2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解剖和测量了大银鱼Protosalanx hyalocranius Abbott太湖新银鱼Neosalanx taihuensis Chen的锶弓骨骼结构,第一锶长,鳃耙间距,口径,口宽。根据实测数据与银鱼的个体生长回归运算,分析了两种银鱼的口器生长特性。 相似文献
12.
在建设智慧城市的过程中,时空大数据平台搭建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事实上,在时空大数据平台搭建的过程,云服务是其中的重点内容.聚焦这一话题来详细展开,具体选取了平潭综合实验区自然资源与空间信息时空云项目来具体研究,在这过程中对云服务的设计与应用进行了全方面的探索,并且对其所实现的效果加以总结,通过细致的研究与科学的分析活动,... 相似文献
13.
14.
环肋圆柱壳是深海无人系统广泛采用的一种耐压结构形式,保障其结构安全是系统研制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针对环肋圆柱壳的结构特征推导了组合结构重量关系式和结构参数简化估算方法,并以一种超长型深海无人系统耐压结构为例,围绕大长径比环肋圆柱壳的结构形式、设计计算、仿真分析、模型验证等开展研究。研究表明提出的大长径比环肋圆柱壳结构设计参数简化估算方法具有较好的适应性。相关计算和分析结果可以为该型深海无人系统结构设计提供技术支撑,也可以为其他类似耐压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大尺度流域的水文地质参数的分布特征是一个困难的研究课题.提出一个新的直接反演法用于推算大流域的含水层参数值的分布.此模型的有效性在日本关东流域的应用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16.
针对标准粒子滤波算法中存在的计算量大和粒子的权值退化的缺陷,将均值漂移算法和PF算法进行融合,设计基于均值漂移搜索算法的粒子滤波新算法。该算法仍遵从粒子滤波算法的计算框架,基本原理是利用MS算法对粒子的聚类作用,将均值漂移思想融合到粒子滤波算法的重要性采样过程中,对粒子集进行确定性搜索,使每个粒子收敛于局部最优值,这样粒子的状态表示更接近真实的状态分布,因此只需较少的粒子数便可达到未嵌入MS的使用大量粒子数的粒子滤波状态估计的性能,从而在缓解粒子的权值退化的同时提高粒子滤波算法的实时性。大量的数值试验和对GPS/DR组合导航数据处理的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起伏地形为中国矿产资源的发现和勘查造成了极大困难,为了避免复杂的地形效应,在地面瞬变电磁勘探中尽量将发射源与接收点布置在地形平缓处,但源外起伏地形的影响仍然存在。目前,对地形影响的分析大多从测道曲线图或者视电阻率断面图进行定性判断,较少从整个观测时间段内量化评估地形影响的程度。基于有限元法实现了带地形条件下矩形回线源的瞬变电磁三维正演,在源外构造了山脊、山谷地形,将地形与发射源的距离、大地电导率、异常体电导率作为变化参数,给出了整个观测时间段内在不同接收点处地形造成的相对误差分布,从而分析了源外地形对电磁响应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源外地形对电磁响应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某个时间段内,随着与发射源距离增大,地形作用减弱,受影响区域也推移到较晚期时间段上;随着大地电导率增大,地形主要影响区域会推移到较晚期时间上,但受影响程度基本一致;相同几何尺寸的山谷地形比山脊地形对电磁响应的影响更大;地形、异常体对电磁响应的影响可以分离,如果异常体产生的二次场比较强,地形效应的影响相对较小,可以忽略地形影响。研究结果为地面瞬变电磁勘探中地形效应的识别与后期处理解释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19.
20.
研究末次间冰期气候变化有助于加深理解变暖情景下气候的变化规律及其对轨道参数变化的响应特征。本研究利用国际古气候模拟对比计划第四阶段的多模式结果, 分析了南半球副热带西风急流(200 hPa)与副极地西风急流(850 hPa)在末次间冰期的变化特征及机制。多模式集合平均结果表明, 末次间冰期夏季南半球副热带西风急流相较于工业革命前位置偏北(+2.5°), 强度偏弱(-5.3%); 南半球副极地西风急流也存在类似的变化特征(+1.1°/-7.4%)。在冬季, 末次间冰期南半球副热带西风急流相较于工业革命前南移增强(-0.8°/+5.6%), 而南半球副极地西风急流北移增强(+0.8°/+4.2%), 并且不同洋盆上空的急流具有不同的变化特征。副热带急流与副极地西风急流位置与强度的变化分别与对流层中高层与低层的斜压稳定性的变化相联系。此外, 热带非绝热加热与中纬度Rossby波传播的共同作用造成了南印度洋西侧与东侧、高层与低层西风急流反向变化的结果, 这种反向变化得到了降水重建的支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