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2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129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92篇
地质学   552篇
海洋学   54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54篇
自然地理   4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471.
藏东怒江板块结合带郭庆复式花岗岩体特征及其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作者在“三江”地区进行1∶20万洛隆幅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中收集的资料,对产出于怒江板块结合带东侧的郭庆复式花岗岩体进行了解体,将岩体划分为燕山早期的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燕山晚期的黑云母石英正长岩、黑云母花岗闪长岩三种岩石类型。通过对它们的地质学、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表明,这三种侵入岩分属陆壳改造S型花岗岩和壳幔同熔Ⅰ型中酸性岩。燕山早期花岗岩形成于同碰撞造山期,燕山晚期黑云母石英正长岩形成于板块碰撞后的抬升阶段,燕山晚期黑云母花岗闪长岩形成于造山晚期构造环境,是区内板块构造不同演化阶段的产物。郭庆复式岩体的形成与三江地区板块构造演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72.
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板块缝合带与石炭二叠纪冈瓦纳北界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1982—1983年间,作者在改则幅和日土幅1:100万区域地质调查中,发现在黑头山—冈玛错—角木日—双湖一带,存在严重解体的蛇绿岩带。后经进一步工作,获悉该带明显地控制了冈瓦纳相和特提斯相石炭、二叠系的分布,并有高压变质带的岩石出露。因此,该带为一条北西西—南东东向的板块缝合带,它应是目前国内外地质界都在寻找的冈瓦纳大陆的北界。  相似文献   
473.
从多岛弧盆系研究实践看板块构造登陆的魅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板块构造学说是高度成功的地球科学理论.大洋岩石圈与大陆岩石圈之间的多岛弧盆系构造域是板块构造登陆的入门向导.青藏高原大地构造研究实践表明,青藏高原是板块构造登陆的研究基地.众多蛇绿岩带、混杂岩带和火山岩浆弧带等的识别,支持洋陆转换多岛弧盆系构造模式,可用来解释特提斯和亚洲大陆的形成和演化.  相似文献   
474.
江西省地质构造格架及地壳演化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杨明桂  王昆 《江西地质》1994,8(4):239-251
江西省从绍兴—萍乡—钦州古缝合线为界,分属扬子古板块与华南古板块。历经中元古代早期、新元古代早期等裂谷时用、四堡、加里东、印支、燕山等构造运动。包括5个地壳演化阶段,即早寒武纪原始陆壳形成阶段,中元古代扬子、华夏等古地体活动阶段,新元古代至早古生代扬子、华南古板块与华南陆间裂谷带活动阶段,晚古生代至中三叠世华南大陆形成阶段以及中、新生代欧亚板块活动与华南大陆“活化”阶段,形成了以“南北分野”的古构造基础,以中新生代“向洋分带”为主导的复合构造格局。  相似文献   
475.
新疆库米什北超基性岩发现及大地构造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库米什北超基性岩的发现,为中天山南缘长阿吾子-古洛沟-吾瓦门蛇绿混杂岩带东延提供了重要地质依据。该超基性岩主要为变质橄榄岩,呈构造岩块出露于韧性剪切带中。原岩以蚀变单辉橄榄岩、二辉橄榄岩、辉橄岩为主,属钙碱性岩系。岩石普遍蛇纹石化、片理化,与围岩呈构造接触关系。M/F比值平均15.1,大于7,MgO/(MgO+FeO)平均比值0.85,TiO2含量为0.03%~0.14%,小于0.22%。轻重稀土元素分异明显,具Eu正异常特征。表明出露于中天山南缘最北部古洛沟-吾瓦门-拱拜子蛇绿混杂岩带与库米什以南地区榆树沟-铜华山-硫磺山蛇绿混杂岩带并非同一条蛇绿岩带。  相似文献   
476.
地质历史中板块构造启动时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质历史中板块构造是何时开始启动的长期存在着激烈的争论,最极端的一是认为板块构造在新元古代的800 Ma前开始,二是在冥古宙4.3 Ga就已启动,多数学者认为在太古宙末开始启动。确定板块构造启动时间主要依据以下几方面:(1)地球动力学特点,如地幔的热状态以及粘塑性地幔对流模拟表明,板块构造可能是在地球热和冷停滞状态之间演化的一个相。在太古宙较热的地球中,板片强度低,板片的频繁断离阻止了形成类似现代样式的长期俯冲体系,太古宙的板块构造是短期的、阵发性的;(2)代表俯冲的标志的蛇绿岩、蓝片岩和超高压(UHP)变质地体;(3)具有弧特征的岩石组合,如拉斑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及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TTG)岩套;(4)增生楔中混杂岩和大洋板块地层、前陆盆地、大陆裂谷、双变质带、造山带;(5)与俯冲带关系密切的造山型Au矿、斑岩Cu矿和浅成热液矿床、火山岩型块状硫化物矿床(VHMS),它们最早出现的年龄一致在3.5~3.1 Ga,指示了板块构造的开始;(6)世界不同地区大陆的Ni/Co、Cr/Zn比值随沉积年龄变年轻而降低,陆壳从3.0 Ga前的镁铁质转变为2.5 Ga时的长英质,表明全球板块构造的启动应在3.0 Ga的古中太古代;(7)冥古宙锆石、太古宙金刚石中矿物包裹体及Hf、O、C、N同位素组成研究表明,冥古宙地球表面存在类似板块汇聚边缘,太古宙含有大陆沉积物的海洋岩石圈俯冲进入地幔。  相似文献   
477.
论述了中国东南地区沉积盆地的构造演化。提出本区的沉积盆地受地壳构造的运动体制所控制,其演化经历了三个大的旋回,分别形成三种性质不同的沉积盆地,前加里东—加里东旋回形成“地槽型”沉积盆地;华力西—早印支旋回形成“坳陷型”沉积盆地;晚印支以来形成“断陷型”沉积盆地。  相似文献   
478.
聚敛型板块边缘岩浆作用及其相关沉积盆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括性地介绍了聚敛型板块边缘大地构造环境中的岩浆活动及其所形成的火成岩岩石构造组合类型,并以此为线索,将板块构造、岩石圈运动与沉积盆地的形成有机地结合起来,简要地分析和介绍了聚敛型板块边缘的主要沉积盆地类型及其沉降机理。指出盆地形成是板块构造、岩石圈运动在地壳浅部的一种表现形式,岩石圈板块运动直接受深部作用过程的制约,火山喷发或侵入是上地幔、深部地壳对流在地表或浅部地壳的表现。因此,对火成岩岩石组合或系列的研究,将为沉积盆地的形成与演化提出重要的深部动力学约束。  相似文献   
479.
480.
黑龙江省那丹哈达地体构造初探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7  
从对那丹哈达岭地区的调查研究表明,那丹哈达地区为—由侏罗纪滑动沉积杂岩所组成的中生代地体。<1>本区出露有石炭、二叠纪石灰岩、三叠纪层状硅质岩和枕状基性熔岩及堆积杂岩(主要为单辉岩、辉长岩等)以及侏罗纪的硅质岩、硅质页岩等,其岩石组合基本表现了洋壳特征,可能为远洋沉积;<2>.其中的石炭、二叠纪石灰岩明显地呈透镜状产出于三叠纪和二叠纪硅质岩之中;<3>.从本区出露的硅质岩中分别采到三叠纪晚期(T_3)和侏罗纪中期的放射虫化石;<4>本区与其西侧的双鸭山地体及南侧的延吉地体的岩石组合有明显的不同,尤其是侏罗纪时,那丹哈达地体表现为海相,而其近邻则为陆相或海陆交互相,并含有很好的煤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