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4篇
  免费   460篇
  国内免费   659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105篇
地球物理   266篇
地质学   1897篇
海洋学   584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146篇
自然地理   105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86篇
  2022年   108篇
  2021年   126篇
  2020年   100篇
  2019年   97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91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176篇
  2013年   123篇
  2012年   177篇
  2011年   172篇
  2010年   162篇
  2009年   202篇
  2008年   151篇
  2007年   150篇
  2006年   118篇
  2005年   108篇
  2004年   105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2篇
  1958年   2篇
  1949年   1篇
  1948年   7篇
  1943年   2篇
  1936年   1篇
  1927年   1篇
  192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3 毫秒
31.
李定龙 《地学前缘》2000,7(2):353-365
依据安徽北部刘桥二矿奥陶系碳酸盐岩隐伏剖面 (下奥陶统顶部 ) 17个碳酸盐岩样品的稀土元素 (15个项目 )的测试资料 ,针对不同岩性 ,分类阐述了它们的REE总量和配分模式、LREE和HREE、δEu和δCe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剖面变化特点。在此基础上 ,详细讨论了碳酸盐岩稀土地球化学特征成因机理与古岩溶发育环境的关系 ,为在岩溶岩地球化学特征与其形成环境及溶蚀程度间建立定量识别标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2.
桑吉盛 《铀矿地质》1997,13(5):264-269
松辽盆地是在兴蒙-吉黑海西褶皱带上发育起来的中、新生代大型陆相沉积盆地,基底主要为古生界浅变质岩,盖层主要是白垩系杂砂岩-有机页岩建造和新生界疏松碎屑堆积。笔者通过对前人资料分析研究后认为:松辽盆地具有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和找矿前景;第三系是寻找可地浸砂岩型铀矿的主要目的层之一,层间氧化带型铀矿是主要寻找类型;盆地的西部和西南部是寻找可地浸砂岩型铀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33.
我国东部岩金矿床深部找矿潜力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全国7个岩金生产基地(胶东、小秦岭、燕辽-大青山、辽吉东部、清黔桂三角区、鄂皖赣三角区、新疆北部)有已采矿山400多座,其中有一半以上面临资源危机,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有30多个矿山已开展深部找矿工作,大多数是“八五”、“九五”期间由中国科学院研究人员主持进行的,其中既有重大突破,也有值得吸取的经验教训。我们从中挑选4个典型矿山作为实例介绍如下,希望能够从中得到启发。  相似文献   
34.
综合物探方法在松辽盆地北部基底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综合地球物理方法,查明松辽盆地北部基底的断裂26条,其中岩石圈断裂6条,壳断裂5条,基底断裂15条;盆地基底岩性由五种类型所组成一前寒武系变质岩、糜棱岩、下古生界变质岩、二叠系浅变质岩及花岗岩。为盆地演化及含油气性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35.
吴磊伯  李铭德 《地质论评》1948,13(Z1):153-155
浙江北部,杭州,余杭,临安,富阳,诸暨,萧山,绍兴,东阳,?岛等县,中生代流纹岩分布广阔,大体呈带状之分布,据前人调查,其延展之方向,约为北五十余度东,然若细察流纹岩与围岩之接触面及其构造上之特  相似文献   
36.
在新疆北部,结合地面地质调查和验证,应用遥感图象解译进行找矿、预测、获得了成效。对含油气地洼盆地的构造研究中,发现了经地球物理成果证实对油气运移、聚集起控制作用的断裂构造;对地穹隆起区,依成矿理论指导解译选定的找矿有利地段,经实地验证发现一批新的侵入岩体和成矿构造、并找到一批内生金属矿产,本文例举实例以此说明:在自然景观改造不多,植被覆盖甚少,基本保持各种地质体面貌的地区,开展遥感图象的成矿解译分析,能够迅速、有效地捕捉找矿标,结合地质、物化探资料的综合分析和地面实地验证,可以达到快速找矿的目的。  相似文献   
37.
松辽盆地白垩纪孢粉颜色指数与有机质成熟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传本 《地球化学》1981,(3):301-307
The relatiouship between posen colour and the degree of maturity of organic material is discussed with regard to petroleum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as typified by Daqing oil field in Cretaceous system, central Songliao basin, Northeast China. Colour variation of pollen is considered as a function of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and metamorphism. Pollen colour is divided into seven grades and the degree of metamorphism is studied in terms of this colour index. Results show that the pollen colonr index of the strata at depth of 1000-3000m (stratigraphieally from the first section of Liangjiang formation to the upper Quantou formation) ranges from 2.5 to 5, corresponding to an ancient temperature of 60--140℃. This is the most.optimum strata for oil-generation. Strata beneath the lower Quantou formation under 3000 m with colour index in excess of 5 and ancient temperature of over 140℃ should be favorable for gas accumulation. For strata at shallower depth than 100O m, stratigraphically above the second section of Liengjiang formation,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a colour index of 1--1.5 and a temperature of lower than 600℃, the maturity degree is lower than that necessary for oil-generation.  相似文献   
38.
作为世界第三极的青藏高原,是对全球天气气候影响最为显著的自然地貌之一.其巨大陆表深入对流层中部,热力效应直接作用于大气,不但形成了亚洲气候格局,甚至会导致北半球乃至全球气候变异.在青藏高原北部分布着北半球中纬度面积最大的沙漠群,与包括青藏高原在内的其他下垫面相比,沙漠具有地表反照率大、土壤热容量小、含水量低等特点,是地球系统中重要的感热源,同样对全球和区域能量平衡及气候变化和变异具有重要作用.青藏高原及其北部广阔沙漠区域——两种重要的陆地系统组成了全球独有的共生地理单元,它们之间的陆—气耦合必定通过某种过程相互关联.干旱是全球常见且危害极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中国是全球干旱发生最为频繁的国家之一,特别是在中国北方,在气候变化大背景下,干旱也呈多发、加重的趋势.干旱成因复杂,始终是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的难点和热点.那么,从高原—沙漠共生地理单元的陆—气耦合过程出发,通过何种机制作用于我国北方干旱的形成和演变?这是一个值得探究的前沿论题.梳理了近年来青藏高原大气科学研究和包括沙漠地区的干旱半干旱陆面过程研究的最新进展,从中凝练出青藏高原和北部沙漠之间的陆—气耦合过程对我国干旱影响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以期对开展相关探索的科技工作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9.
松辽盆地石炭系-二叠系油气勘探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区域地质背景分析,认为东北地区处于活动大陆边缘构造背景下,形成了石炭纪-二叠纪泛盆地,松辽盆地是在残留的石炭系-二叠系盆地之上形成和演化的,石炭系-二叠系分布面积达7.2×104km2.地球化学分析表明,二叠系以极低变质岩为主,泥岩的有机质成熟度和丰度较高,剩余生烃潜力普遍较低.盆地东部地区的二叠系泥岩厚度超过1000m,而成熟度低于北部和西部地区,处于过成熟阶段,至今仍具备生烃能力.上覆中生代地层沉积后,东部地区的二叠系泥岩有机质成熟度增幅较大,发生了二次生烃,生烃量巨大并得到有效保存,形成原生和次生油气藏,具有较好的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40.
松辽盆地南部第三系可地浸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松辽盆地第三系可地浸砂岩型铀矿成矿地质条件前人曾从区域上作过分析,从1998年起,该区投入了大量钻探工作,进行1:20万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区调。本文在钻孔编录及剖面编制、样品分析的基础上,从岩性、岩相,岩石化学、有机质、铀含量、岩石孔隙度、砂体分布、层间氧化带发育程度及水动力条件等方面,进一步分析了该区第三系铀成矿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