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68篇
  免费   4046篇
  国内免费   4075篇
测绘学   1682篇
大气科学   2219篇
地球物理   5990篇
地质学   8342篇
海洋学   2533篇
天文学   372篇
综合类   1268篇
自然地理   1983篇
  2024年   136篇
  2023年   633篇
  2022年   738篇
  2021年   779篇
  2020年   612篇
  2019年   873篇
  2018年   646篇
  2017年   618篇
  2016年   597篇
  2015年   702篇
  2014年   1118篇
  2013年   820篇
  2012年   1013篇
  2011年   988篇
  2010年   1028篇
  2009年   1010篇
  2008年   1018篇
  2007年   929篇
  2006年   941篇
  2005年   853篇
  2004年   775篇
  2003年   846篇
  2002年   849篇
  2001年   812篇
  2000年   617篇
  1999年   484篇
  1998年   555篇
  1997年   448篇
  1996年   439篇
  1995年   398篇
  1994年   371篇
  1993年   331篇
  1992年   341篇
  1991年   260篇
  1990年   230篇
  1989年   177篇
  1988年   60篇
  1987年   44篇
  1986年   45篇
  1985年   44篇
  1984年   27篇
  1983年   22篇
  1982年   23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20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10篇
  1977年   7篇
  1976年   7篇
  1954年   2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91.
配重不足时的动力试验模型与原型相似关系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7,他引:9  
本文分析了动力方程法和参数的量纲分析法的关系。指出采用量纲分析法时正确选择基本参数的重要性。文中用两种方法推导了不同配重条件下,模型与原型的动力相似关系,并且提出了在结构进入弹塑性阶段后,应如何根据得出的相似关系来分析原型的动力性能。为解决振动台试验时配重不足条件下,如何根据试验结果正确地推算原型结构的抗震性能提供了一种可靠的定量方法。文中以两个1/4比例八层砌体结构房屋模型的振动台试验结果和足尺模型的动力分析结果验证了本文给出的动力相似关系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92.
地电阻率预报地震新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薛顺章  温新民 《地震学报》1994,16(2):227-234
采用单一极距观测地电阻率预报地震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本文以地下浅部水平层状介质模型为基础, 建立多极距观测系统电阻率反演方法, 以探索提高地电阻率预报效能的新途径。多台的长期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采用多极距观测反演方法获得的地下浅部勘探底层电阻率的变化预报地震, 比地电阻率变化预报地震具有明显独特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993.
Javah.  A  张天中 《地震学报》1994,16(3):310-319
用有限差分法合成地震图时, 有限大小的地球模型必须分成许多小网格。如果和源信号的波长相比, 格子太大, 那么随着走时的增加, 波将产生频散。这一现象被称为网格频散, 也就是不同频率的波速度也不相同, 频率较高的信号比频率较低的信号速度慢。此时, 随着走时的增加, 信号将产生一个显着的尾区。这一现象将在如下情况发生:①网格间距太大: ②采样率太大: 或③震源波长和网格大小相比太短。换言之, 用有限差分法合成地震图的一个重要参数是, 每个震源信号波长上网格的点数。本文的工作表明:当P-SV波对经有限差分的弹性模型传播时, 源函数的频率对网格频散有很大的影响。文中所用的二维弹性模型包括:①正断层: ②半空间上单层模型。结果表明:用有限差分法合成地震图时, 如果对于介质的最低速度, 与震源信号的半功率频率相应的一个波长和格点间距之比超过10时, 网格频散将减小到满意的水平。   相似文献   
994.
斜坡抗滑结构的地质工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斜坡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如何以合理、有效的手段,获得对斜坡稳定性最为有效的改善,一直为人们所关注。本文将地质环境与处理工程结合起来,提出以显示拉格郎日差分方法对这一体系进行联合分析,从而探讨斜坡变形与抗滑结构之间的最佳运行状态,提出合理的整治处理措施。结合实例,本文采用这一方法和途径,对某斜坡的整治处理进行了具体的地质工程分析。  相似文献   
995.
稀有元素花岗岩液态分离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稀有元素花岗岩液态分离与实验研究王联魁,卢家烂,饶冰(中国科学院广州地质新技术研究所,广州510640)关键词稀有元素花岗岩、液态分离、富Li、F花岗岩化学成分、结构构造研究发现,浅源南岭系列(系列1)花岗岩演化到晚期,常出现富含钠锂氟的酸性或超酸性...  相似文献   
996.
动力变质岩的结构成因分类与命名朱大岗,王治顺(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81)关键词动力变质岩,结构成因分类,变质岩类型与命名,岩石分类笔者根据多年来野外、室内动力变质岩宏观、微观研究鉴定和已经总结出的一些动力变质岩的特征,按照地质力...  相似文献   
997.
998.
结构—设备动力相互作用研究综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相似文献   
999.
从10WCEE看结构控制技术发展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