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3篇
  免费   235篇
  国内免费   450篇
测绘学   42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球物理   101篇
地质学   1364篇
海洋学   382篇
天文学   132篇
综合类   91篇
自然地理   153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98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68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3篇
  1972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为了解长江口及邻近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生物量、丰度和次级生产力的分布情况于2004年2月、5月、8月和11月共4个航次分别在长江口40个观测站采集大型底栖动物定量样品并利用Brey的经验公式对大型底栖动物栖息丰度、生物量、次级生产力和P/B值进行了研究计算.该调查海域共采到大型底栖动物202种,其中多毛类102种,软体动物51种,甲壳类27种,棘皮动物7种,其它动物15种.大型底栖动物年平均丰度为394.7 ind/m2;年平均生物量以去灰分干重计,为2.58 g(AFDW)/m2;年平均次级生产力以去灰分干重计,为3.52 g(AFDW)/(m2*a);P/B值平均为1.53.结果表明,长江口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自长江入海口向东呈递增趋势.本文分析了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的组成,主要生态类群的分布特征和次级生产力分布格局与生态环境的关系.通过比较,发现长江口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次级生产力高于东海而低于渤海和胶州湾;P/B值高于南黄海、胶州湾和渤海,也说明了长江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中个体小、生活史短,代谢快的种类所占的比例高于以上海域.  相似文献   
92.
微团聚体是形成沉积物结构的基本单元,沉积物的结构性影响了土体的稳定性、渗透性和强度等工程地质性质。对废弃黄河口刁口流路潮间带沉积物微团聚体受黏粒含量、有机质和生物黏液等胶结作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沉积物多团聚成粉粒级微团聚体(0.05~0.01 mm),含量在85.3%~95.8%之间,与黄土高原土相比,0.05~0.01 mm微团聚体增加,而0.1~0.05 mm微团聚体减少,团聚性差,易于侵蚀;黏粒含量与团聚度表现出显著正相关性,说明黏粒含量增加了沉积物微团聚体的稳定性;沉积物中有机质含量在0.27%~0.61%之间,有机质含量较少,对沉积物微团聚体贡献少;生物扰动的螃蟹洞壁土、螃蟹掘出物的团聚度明显大于表层未受生物扰动土的团聚度,说明螃蟹分泌的黏液能加大微团聚体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3.
中国近海秋季小型底栖动物分布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秋季搭栽开放航次时黄海、东海、南海3个海域共10个站位的小型底栖动物组成、丰度和生物量,以及环境因子进行了调查研究.3个海域小型底栖动物的平均丰度以黄海最高,为(2 132±946)个/10 cm2,东海次之,为(1 954±2 047)个/10 cm2,而南海仅(156±56)个/10 cm2;平均生物量(干质量)依次为(2 193±1 148)μg/10 cm2、(1 865±1 555)μg/10 cm2和(212±22)μg/10 cm2.3个海区分选出的14个小型底栖动物类群中,丰度上均以自由生线虫占绝对优势,分别占总量的85%、89%、85%.在生物量上,黄海以自由生线虫贡献最多(33%),多毛类居次;东海二者比例相近(约为37%),而南海则以多毛类占绝对优势(56%).在小型底栖动物的垂直分布上,3个海区差异较大:分布于沉积物表层0~2 cm的小型底栖动物在黄海高迭90%,东海仅46%,在南海为63%.统计分析表明,本研究站位小型底栖动物丰度与沉积物中的叶绿素及脱锾叶绿酸含量和底温呈显著正相关,与水深呈显著负相关.该结果与本航次之后在广东湛江和海南以东的南海海域开展的908调查结果形成了鲜明对照,后者的小型底栖动物及线虫丰度与沉积物中有机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水深呈显著负相关,表明近海受人类干扰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94.
内陆碱化湿地土壤有机质和全磷的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付老文泡湿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内陆碱化湿地土壤有机质和全磷含量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7月表层土壤有机质和全磷空间分布格局的异质性高于亚表层,而9月亚表层土壤则呈现出较高的异质性。2采样期内有机质和全磷含量均呈现由表层向下呈减少趋势,除9月土壤有机质外,上下土壤层内的有机质和全磷含量均存在显著性差异。湿地全磷随土壤有机质增加呈幂函数增长变化。湿地土壤有机质和全磷随土壤水分含量增加均呈对数衰减变化,但土壤有机质和全磷随pH值增加则分别呈现指数和幂函数衰减变化。  相似文献   
95.
2007年夏季在东海舟山海域河口锋区开展了陆源溶解有机质的调查研究。测定了有色溶解有机质(CDOM)在激发波长370 nm/发射波长460 nm处的荧光强度和在λ=355 nm处的吸收系数,用于代表陆源CDOM浓度,并测定了荧光指数以指示CDOM来源。结果表明,CDOM的荧光值和紫外吸收系数之间呈显著正相关性,陆源CDOM浓度大体有向海方向降低的趋势,但是纵向上存在一些"突跃"现象。在舟山海域东北角不时观测到表层水体含有高浓度的CDOM,但变异性很大,推测可能该海区受到长江口羽状流的影响。在连续观测站发现陆源CDOM浓度在低平潮时往往比高平潮时要高。河海水在混合过程中CDOM浓度与盐度呈显著的线性负相关关系。在低盐度的悬沙锋区(S<24)CDOM浓度明显低于理论稀释值,而在较高盐度的羽状锋区,CDOM浓度接近于理论稀释值。在盐度为24~31范围内,大部分水样的荧光指数在1.50上下波动,表明其中CDOM来源以陆地来源为主;在较低盐度(S<24)的水样中荧光指数在1.70至1.90以上,表明CDOM以海洋来源为主,这与其陆源组分在高浊度的低盐度区存在显著的去除过程有关。研究表明,舟山海域水质存在着显著的变异性,与近岸羽状流密切相关,陆源溶解有机质的分布特征对此有较好的响应。  相似文献   
96.
2006年10月在长江口及邻近海域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了微微型浮游生物:聚球藻Synechococcus、微微型光合真核生物(picoeukaryotes)和异养浮游细菌(heterotrophic bacteria)的丰度和碳生物量,研究了其生态分布特点,并分析了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聚球藻、微微型光合真...  相似文献   
97.
大亚湾秋季小型底栖生物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10月对大亚湾海域的小型底栖动物丰度和生物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型底栖动物的平均丰度为(593±265)ind·(10cm)?2,呈湾内向湾外递增趋势;平均生物量和生产量分别为(568.39±294.49)μg·(10cm)?2(干重)和(5115.53±2811.14)μg·(10cm)?2(干重).在分选的17个主要类群中,海洋线虫在丰度上占绝对优势达92.24%,其次是多毛类和桡足类,分别为2.05%和1.98%.在生物量上,海洋线虫(38.47%)和多毛类(29.97%)为绝对优势类群,其次是寡毛类(13.82%)和介形类(9.15%).在垂直分布上,占总量约53.02%的小型底栖动物和51.44%的海洋线虫分布于0—2cm表层.统计分析表明,本海域的小型底栖动物生物量与含水率、中值粒径和黏土+粉砂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多毛类的生物量与小型底栖动物表现的显著相关性相同,桡足类的生物量与中值粒径值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沉积物的黏土+粉砂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而线虫生物量与环境因子无显著相关关系.由海洋线虫与桡足类的数量比(用 N/C 表示)与本海域环境状况的分析表明,该数值可以在一定尺度上为海洋环境检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8.
北极孔斯峡湾表层沉积物中溶解有机质的来源与转化历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北极地区孔斯峡湾采集28个表层沉积物样品,测定了其中水溶性有机质(也称溶解有机质,DOM)的分子量分布、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三维荧光光谱特征,并利用平行因子分析(PARAFAC)模型对DOM的荧光组分和来源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孔斯峡湾表层沉积物中有色溶解有机质(CDOM)及其中的荧光溶解有机质(FDOM)含量均从内湾向外湾方向呈逐渐累积的趋势,但CDOM中的FDOM所占比例逐渐减小,与DOM趋于老龄化密切相关。沉积作用减弱以及长期的光化学降解和微生物降解作用对此起主要贡献,并导致腐殖质和小分子组分在沉积物DOM中所占的比例呈逐渐递增的趋势。沉积物DOM包含陆源类腐殖质、自生源类腐殖质和类蛋白等三个荧光组分,但是其组成比例空间差异很大。吸收光谱斜率比(SR)随自生源所占百分比增加而减小,随DOM腐殖质组分中陆源与自生源的比值增加而增加;腐殖化指数(HIX)随类腐殖质与类蛋白质比值和水深的增加而增加,生物源指数(BIX)随自生源比例增加而增加。峡湾沉积物DOM的组成和来源存在着高度的空间差异,在冰川湾区由水体颗粒有机质(POM)的近期转化和迁移而来,而在峡湾中央及口门附近以较老的腐殖质为优势,主要源于水体DOM长期迁移和转化。研究表明,FDOM/CDOM,SR,HIX和BIX等构成的CDOM光谱指纹信息可以作为揭露沉积物溶解有机质来源及迁移转化历史的工具,对探索海洋与冰川相互作用影响下的峡湾环境演变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
毛颚类(Chaetognaths)是海洋浮游动物中的一个特殊类群,其种类和数量分布对探索海流和水团变化以及海洋食物链中能量传递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根据2011年4~5月在印度洋东北海域(80°E~98.5°E,5°S~6°N)29个站的调查资料,分析了毛颚类种类组成、丰度分布和群落结构特征。共鉴定毛颚类14种,以暖水大洋广布种为主,其中肥胖箭虫Sagitta enflata、太平洋箭虫Sagitta pacifica、飞龙翼箭虫Pterosagitta draco和凶形箭虫Sagitta ferox是调查海域的优势种。依据调查站位设置及环境特征,将调查海域分东部断面、赤道断面和西部断面。种数变化范围为5~14种,种数分布不均匀,东部断面每站一般低于10种,而赤道断面及西部断面的种数相对较丰富。毛颚类平均丰度为5.35(±2.82)ind·m-3,分布亦不均匀,西部断面的丰度比赤道和东部断面均高。群落结构分析表明,调查海域毛颚类可分3个组群(相似度水平50%),组群I包括11种,是调查海域的主要种类,分布较广,而另外两个组群仅3种,主要出现在东部和西部断面的少数调查站;调查站之间的相似度较高,特别是西部断面站位之间的相似度70%。西部断面受沿岸水和涌升水的影响,出现较高的物种多样性和丰度。  相似文献   
100.
为了解西太平洋菲律宾海浮游动物丰度和生物量的水平分布特征,于2012年11月26日至2012年12月12日对菲律宾海上层海洋(0—200m)的浮游动物进行了调查。调查站位分别位于受赤道逆流(NECC)、棉兰老流(MC)、北赤道流(NEC)和黑潮(KC)影响的海域。通过比较浮游动物的丰度和生物量(分别用干重,灰分,无灰干重和含能量等指标表示),探讨不同海流中浮游动物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桡足类、毛颚类和水母类是菲律宾海浮游动物的三大主要类群。调查海域浮游动物丰度为11—116ind./m3,NECC区平均丰度最高((96±28)ind./m3),然后依次是MC区和KC区,NEC区最小((26±9)ind./m3)。在浮游动物生物量(干重)方面,同样NECC区最高((3.25±1.11)mg/m3),其次为MC区,但是平均丰度最小的NEC区生物量超过KC区。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KC区的浮游动物具有更高的含水量以及较小个体所占比例较高。不同水团之间浮游动物灰分、无灰干重和含能量的分布特征与干重相一致。结合环境因子分析显示,上升流、叶绿素a、初级生产力、海流和温度等因素对浮游动物的分布具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