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5篇
  免费   235篇
  国内免费   450篇
测绘学   42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球物理   101篇
地质学   1359篇
海洋学   380篇
天文学   132篇
综合类   90篇
自然地理   153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98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68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3篇
  1972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应用岩石化学元素丰度研究地球化学块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迟清华 《地质与勘探》2002,38(Z1):164-167
应用岩石化学元素丰度研究地球化学块体,探讨地球化学块体中元素组成的差异.对中国东部岩石地球化学块体研究表明,华南分布着的巨大的W, Sn, Mo, Bi, U, Th, Pb, Li, Rb, Cs, Be, Nb, Ta, HREE, Y及Tl, Cd, F, K岩石地球化学域,其中的岩石地球化学块体是形成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块体和大型矿集区的主要物质来源.该研究不仅丰富了地球化学块体理论,而且以新的视野从宏观角度上为勘查地球化学、理论地球化学、成矿学与找矿学、环境地学、大地构造学提供有价值的基础性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32.
加水热模拟中深湖与煤系泥岩地化特征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深湖泥岩和煤系泥岩的加水热模拟研究认为,在热模拟实验过程中,深湖泥岩和煤系泥岩显示不同特征,并且其演化有差别。深湖泥岩利于液态原油的生成,并且转化率高于煤系泥岩。深湖泥岩残余可溶有机质饱和烃含量高于煤系泥岩,非烃含量则低于煤系泥岩。深湖泥岩胶质 /沥青质和饱芳比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而煤系泥岩的胶质 /沥青质随温度升高有增加趋势,其饱芳比的变化则不大或有降低趋势。深湖泥岩的Tmax难以指示演化阶段,其干酪根碳同位素值明显轻于煤系泥岩,它们的值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变重。  相似文献   
33.
湖泊在夏季由于藻类生长而消耗大量硝酸盐,水体硝酸盐含量一般要低于春季。而红枫湖南湖水体硝酸盐含量却高于春季(比平均含量高0.83mg/L),说明尚有其他重要的硝酸盐来源。据估算,南湖水体硝酸盐含量升高0.83mg/L约需要1.66×105kg硝酸盐,另外有约10.1×105kg硝酸盐随下泻水输出南湖,再加上夏季藻类生长(生产的chla量约为640kg)所消耗的硝酸盐3.52×105kg,共消耗硝酸盐15.28×105kg。扣除河流输入的4.42×105kg硝酸盐,南湖尚存在约10.86×105kg硝酸盐的亏空。利用氮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结合硝酸盐及叶绿素a(chla)含量、溶解氧(DO)等的变化,认为这部分硝酸盐来自湖泊中下部(斜温层)有机质的大量矿化(硝化),是水动力驱动高DO的上部水体下沉从而引起下部有机质(硝化)的结果。南湖这种强水动力湖泊整个夏季分层期氮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是斜温层有机质矿化(硝化)释放硝酸盐和变温层藻类生长同化硝酸盐为有机质同时发生的特殊类型。  相似文献   
34.
中国煤系高岭岩(土)资源成矿机理与开发利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国含煤地层中高岭岩(土)分布广泛,成矿时代多,成因复杂,储量丰富,质地优良,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和非金属矿产,具有极高的开发利用价值,在全世界独具特色。本文研究了中国煤系高岭岩(土)资源概况、研究简史;根据成分、结构、地质产状等特征,提出了中国煤系高岭岩(土)的成因类型;对生物和有机质在其形成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结合有机酸溶解矿物模拟实验对其成矿作用做了初步探索;最后对煤系高岭岩的某些关键性加工技术进行了简述。  相似文献   
35.
孙邦东 《广西地质》2002,15(1):37-42
矿源层是成矿作用的物质基础和必备条件。文章通过总结广西铅锌矿在各地层各地区的丰度值及已有矿床的资料,认为泥盆系、奥陶系、寒武系是广西铅锌矿的矿源层,并分析了矿质迁移富集条件。建议加大对此3个矿源层的研究,以促进广西铅锌矿找矿取得新突破。  相似文献   
36.
中国耕地有机质含量变化对土地生产力影响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23,自引:6,他引:23  
王卫  李秀彬 《地理科学》2002,22(1):24-28
在土地持续利用与管理研究中,土地质量变化对土地生产力影响的定量研究是核心内容之一。借助新古典经济学的生产函数法,构建了我国耕地的生产函数模型,定量模拟了我国耕地有机质含量变化的边际产出率性和边际生产力。初步结果表明,由于我国长期存在耕过度利用导致有机质含量及肥力下降问题,当前提高耕地质量的增产潜力十分可观。  相似文献   
37.
碳酸盐岩中有机质组成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敏芳 《世界地质》2003,22(1):26-29
对碳酸盐岩有机质组分进行分类时,有两种分类标准,一是主要采用煤岩学方法,二是采用孢粉学研究方法。本文使用煤岩学方法作为标准,对碳酸盐岩有机质的组成特征进行分析。按有机质来源和有机组分光性和形态等方面差别划分为内源有机质、次生有机质和陆源有机质三类。内源有机质类中分腐泥组和动物有机组,前者主要来源于菌藻类,后者则主要来源于浮游动物有机体;次生有机质中区分出微粒体、有机包裹体、沥青;陆源有机质类分类术语仍沿用煤显微组分分类系统和术语。碳酸盐岩烃源岩的有机质主要为腐泥型,有机质来源以低等藻类为主,且有机质组成特征与碳酸盐岩烃源岩的地质年代有关。碳酸盐岩还存在着差异演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38.
孔牧  杨少平  刘应汉 《物探与化探》2003,27(6):452-454,461
在东北森林沼泽区的几个矿区(点)上,通过以泥炭、腐殖层土壤为采样介质的区域化探异常追踪查证方法技术试验研究,发现Au、Ag、Cu、Pb、Zn等主要成矿元素的测量结果与水系碎屑沉积物、残坡积物的基本一致,对矿体均有良好的反映.研究结果表明在这类景观区化探找矿工作中有机质是可以利用的.  相似文献   
39.
坝上地区位于北京北部、内蒙高原南部,为典型的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对环境反映非常敏感,是研究环境变化最理想的地区。该区距京、津逾200km,又是京、津地区的水源地和生态屏障,区位十分重要。该区人少地多,土壤中很少施用化肥、农药,养分分析数据更趋于客观。历史上坝上地区主要是游牧区,仅有零星的农区分布。解放后该区土地利用有过几次大的变化。1949年时该区有耕地550万亩1),天然草场1300万亩,并且有达千亩、万亩大片的草场。20世纪60年代,围场县建设150万亩人工林区。  相似文献   
40.
精确的定量和定年技术——中子活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精确的定年技术是建立高精度层序地层时间序列的关键,而该项技术的核心是如何精确地确定地层中地层界面的年代和其他可从沉积物序列中分辨出的地质事件的年代,特别是对地层中高频沉积旋回的每个旋回上下界进行定年,并在可能的情况下恢复地层的沉积间断时间,计算地层的沉积速率和沉积周期[1,2]。我国新生代陆相湖盆由于封闭性较高,湖底沉积对气候变化的反映比较敏感,因此湖相沉积物常被当作古气候变化记录的良好载体。通过对湖泊发展史的准确恢复和对其所蕴含的古气候演变规律的深入分析,可为全球变化趋势研究提供可信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