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33篇
  免费   1100篇
  国内免费   1659篇
测绘学   365篇
大气科学   493篇
地球物理   878篇
地质学   4137篇
海洋学   1230篇
天文学   94篇
综合类   409篇
自然地理   886篇
  2024年   100篇
  2023年   264篇
  2022年   339篇
  2021年   334篇
  2020年   244篇
  2019年   295篇
  2018年   209篇
  2017年   194篇
  2016年   229篇
  2015年   256篇
  2014年   415篇
  2013年   289篇
  2012年   381篇
  2011年   361篇
  2010年   333篇
  2009年   330篇
  2008年   301篇
  2007年   296篇
  2006年   292篇
  2005年   279篇
  2004年   249篇
  2003年   241篇
  2002年   258篇
  2001年   247篇
  2000年   200篇
  1999年   175篇
  1998年   167篇
  1997年   181篇
  1996年   188篇
  1995年   151篇
  1994年   120篇
  1993年   102篇
  1992年   105篇
  1991年   90篇
  1990年   102篇
  1989年   56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8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2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51.
河口沉积物中的有机物质和营养成分,部分直接来自陆源,部分则源于河口水体的生物化学作用。在有污染源的地区,水体携带着无机和有机污染物的微粒和某些洛于水的化学物质,它们在海水与河水混合的河口环境条件下发生沉淀;另一些溶解性的营养物质能促使浮游生物繁殖,这些生物死亡后也变为沉淀性的有机物质,致使底质状况恶化,在一定条件下会形成对海洋生物异常有害的腐泥。国内外关于利用底泥的有机组分来探讨河口水域有机污染状况的资料目前还较少,对衡量有机污染或海域富营养化程度的底泥测定项目也研究得很不够。通常只用底泥中的硫化物、有机碳(或COD)和氮等成分的含量来反映底质的状况,但由于海域自然环境状况不同,这些成分的背景含量也有很大的差异,往往难以对比。为对本河口区底泥中的有机组分的含量状况及其与有机污染的关系有较全面的了解,我们分析测定了河口区沉积物中的有机碳(TOC),有机氮(TON),总磷(TP),腐植酸量(HA)、硫化物(S),烧失量(IL)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AS)等成分的含量。沉积物样品主要采于1984年5月。采样站位示于图1。根据站位设置的具体自然条件,可将调查区划分为三个区段:永定新河河口段,系指受潮汐影响的河段,包括A,B,C 和D站;大沽排污口区,系指天津南排污河河口段的E和11b站,以及海河防潮闸外侧的11a站;河口近岸海区,系指上述两区段站位以外的其他调查水域,包括北塘口、大沽口及其口外海域。对沉积物中的有机组分采用下列分析方法:有机碳——重格酸钾氧化法;有机氮——元素仪测定法;硫化物——腆量法;腐植酸——碱液提取法;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乙基紫光度法和原子吸收间接法(吴景阳等,1986 ;本集吴景阳等另文);磷——比色法;烧失量——重量法。 本文着重讨论这些有机组分的含量分布特征及其规律。  相似文献   
52.
哈维氏弧菌的生物学特性、流行病学及检测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哈维氏弧菌是1种革兰氏阴性、发光的海洋细菌,广泛分布于海洋环境中。它是最近10多年才被认识到的水产养殖动物的重要致病菌。文中综述哈维氏弧菌的生物学特性、流行病学、致病机制、密度感应系统、检测技术、疾病的防治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53.
为了分析海洋水体垂向水流紊动及紊动交换情况而采用了一维的海洋边界层模型(Mellor-Yamada)并利用数值实验的方法对悬沙、盐度、温度等数据进行分析。原模型未将悬沙考虑在内,本文试将它引入进去探讨由于它的存在对紊动混合特性的影响。2000年4月,Mellor将最初的模型引入了依赖于Richardson数的紊动动能耗散率。本文通过比较具有悬沙和不具有悬沙两种情况下的速度、温度和盐度垂向分布随时间的变化,分析讨论由于悬沙的存在所引发的密度层化对紊动混合作用的影响,并发现悬浮泥沙抑制了部分模拟时间的紊动混合作用。  相似文献   
54.
天然气水合物成矿的沉积控制因素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非常规的天然气矿藏,其形成与分布除了需要特定的温压条件外,还需要合适的沉积条件。截止2002年底,世界上共有l16处已直接或间接发现水合物,直接见到水合物样品的只有23处(海洋20处、陆地3处),所以对水合物沉积条件的系统研究处于比较薄弱的阶段,文献报道也较少,目前认为其形成的沉积控制因素主要有岩性、沉积速率、有机碳含量、沉积环境及沉积相等4方面。  相似文献   
55.
北部湾三维风生流及密度流模拟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将Casulli差分格式引入三维物理海洋模型计算,模拟了北部湾风生流及密度流。模拟结果表明,夏季西南季风在北部湾导致一个顺时针环流,夏季海水密度梯度导致一个逆时针方向的环流,密度流明显强于风生流;冬季东北寒潮导致一个逆时针环流。模拟结果不支持北部湾夏季为一顺时针环流、冬季为逆时针环流的传统结论,而支持终年为逆时针环流的观点。  相似文献   
56.
介绍了国外在布莱克海隆(包括ODP164航次994、995、997站位)进行天然气水合物勘查过程中应用稳定同位素的研究实例;通过对这3个站位样品的甲烷、CO2、DIC(dissolved inorganic carbon)、有机碳以及自生碳酸盐的δ^13C分析,指出浅部(0-30m)甲烷和DIC的δ^13C值随深度迅速降低又迅速升高的变化可以作为天然气水合物存在的地球化学指标。994站位孔隙水δ^18O值深度从0.30‰下降到-0.37‰;氢同位素δD随深度略有下降(从11‰到-12‰),这与水合物形成时氢氧重同位素相对富集于固相有关,表明天然气水合物的存在。997站位δ^37Cl从海底沉积物表层以下30m处为接近海水的最大值0,至钻孔底746.85m处降为-3.68‰,可能也与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57.
太平洋牡蛎室内控温育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言太平洋牡螨(Crassostreagigas)亦称日本真牡顿,原产于日本沿海,是一种广温广盐性的内湾品种,具有适应性强,生长快,产量高,出肉率高,味道鲜美等特点,是贝类养殖中的优良品种之一。早在三十年代开始,美国、加拿大、法国、南韩及我国的台湾省等相继从日本引种养殖,从一九七九年福建、浙江、辽宁等地先后5!种开展了人工养殖及人工育苗,均获得了成功,九十年代初山东省沿海亦大规模发展太平洋牡朗养殖。随着建设“海洋牧场”战略目标的提出,太平洋牡养殖规模迅速扩大,因此提供充足、健壮的苗种已成1务之急。本文在我们每年…  相似文献   
58.
介绍了一种用光学方法对海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主要包括:叶绿素-a、黄色物质、石油)进行测量的光学系统,该系统可同时测量海水中多种有机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  相似文献   
59.
在水温20 ℃和盐度30的条件下研究摄食水平对(魚夋)碳收支的影响.摄食水平分为饥饿(不投喂)、1、2、3、4(指日摄食量占鱼体重百分比)和自由摄食共6组,实验持续21 d.结果表明:摄食水平对碳消化率没有影响.碳转化率、净生长率与摄食水平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在自由摄食状态下分别达到9.29%和10.41%.非粪便流失碳随摄食水平增加而显著降低.粪便碳占摄入碳比例变化不大,与摄食水平间无规律性关系.在自由摄食状态下,大部分摄入碳量均通过非粪便途径流失,其中大部分是呼吸过程消耗的.余下的部分中,粪便流失量和鱼体保存量各占一半.鱼体每增长1 g体重伴有979.56 mg碳流失.在自由摄食状态下(魚夋)碳收支方程式为:100摄入碳=9.29生长碳+9.69粪便碳+79.94非粪便流失碳.  相似文献   
60.
以前的研究表明密度和核磁共振测井数据可用来精确计算储层的天然气饱和度。传统的气体储层中开发的用于天然气饱和度计算的密度-磁共振法也可用于天然气水合物饱和度分析。在不使用复杂方程或假设的情况下,基于经验方程,密度-磁共振方法可得到精确的地层孔隙度、气体和(或)天然气水合物饱和度。本文通过密度-磁共振响应方法来识别Mallik 5L-38井所穿沉积剖面中的天然气水合物带。结果证明密度-磁共振方法可以计算经气体校正后的孔隙度和精确的天然气水合物饱和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