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60篇
  免费   931篇
  国内免费   1738篇
测绘学   262篇
大气科学   467篇
地球物理   505篇
地质学   4335篇
海洋学   1278篇
天文学   52篇
综合类   385篇
自然地理   845篇
  2024年   93篇
  2023年   233篇
  2022年   303篇
  2021年   298篇
  2020年   211篇
  2019年   257篇
  2018年   173篇
  2017年   176篇
  2016年   195篇
  2015年   246篇
  2014年   404篇
  2013年   264篇
  2012年   376篇
  2011年   356篇
  2010年   322篇
  2009年   334篇
  2008年   331篇
  2007年   302篇
  2006年   303篇
  2005年   294篇
  2004年   237篇
  2003年   253篇
  2002年   230篇
  2001年   219篇
  2000年   204篇
  1999年   167篇
  1998年   172篇
  1997年   178篇
  1996年   191篇
  1995年   147篇
  1994年   100篇
  1993年   97篇
  1992年   119篇
  1991年   99篇
  1990年   95篇
  1989年   60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4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81.
中国和东南亚大气中的水汽含量和输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气象科技》1997,(3):61-64,F003,F004
文章根据“夏季季风试验”国际计划期间所获得的高空观测资料,得出了 东南亚上空夏季季风及其各个阶段的大气水汽交换基本特征的时空规律。所得结果对于完成东南亚水份平衡计算和建立水份平衡模式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82.
183.
非水比色法测定钢中微量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非水滴定的基础上,用百里酚酞的工业酒精-乙醇胺溶液,试验了非水比色测定微量C的方法,可以测定钢铁中0.9mg-2.4mgC,RSD(n=7)为4.83%。  相似文献   
184.
根据不同母质发育的土壤,采集了水稻土耕层样86个,旱地耕层样43个。土壤剖面样17个,有效硅测定方法:用pH4的1mol/LNaOAC-HAC为提取剂,加显色剂后,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含量。有效硅总的趋势是酸性岩及其变质岩发育的土壤低于沉积岩的含量;第四纪沉积物中,Q4低于Q2时期的含量。在相同气侯条件下,成土母质和粘粒含量是影响有效硅含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5.
杭州地区石笋稳定同位素古气候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14C测年技术和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古温度方法,对浙江省临安瑞晶洞穴的石笋进行了14C的测年和碳、氢、氧同位素测试,获得5~1万年间杭州地区古气候演化记录、该记录表明,在5~1万年间有三次较明显的周期性古温度变化,最高温度为14。9℃,最低温度为6。6℃,最大温差为8℃左右,平均温差3~5℃。这段时期正处在大理冰期后期,但大理冰期并不是一个持续的低温阶段,它至少有3次温度波动。与我们获得的石笋同位素古温度相一致。另外,我们将5~1万年间杭州地区古气候变化与同期东南沿海的海平面变化进行了对比,在时间上也较为吻合,也就是温度上升、海平面也上升,温度下降、海平面也随之下降。  相似文献   
186.
用柱色谱分离出东川-易门铜矿床中的可溶有机抽提物各组分,并用GC、GC-MS-MS方法对烷烃馏分进行分析和鉴定,探讨了其生物标志化合物的组成、有机质的来源、有机质的原始沉积环境以及热成熟程度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7.
鲁中地区分布着100多个碳酸岩体,微量元素含量及稀土配分等均与世界典型碳酸岩相近。而碳酸岩的碳氧及斑晶磷灰石的锶、钕同位素组成与典型地幔物质有差异,与富集地幔颇为近似,从而证实在山东地区陆壳下存在富集地幔源区。  相似文献   
188.
贵州大厂锑矿有机质与有机成矿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叶造军  施继锡 《矿物学报》1997,17(3):310-315
用有机地球化学方法对矿区与右江盆地有机质的分析研究表明,容矿的大厂层有机碳与锑含量相对较高;有机包裹体主要是气态烃包裹体与沥青包裹体,在气态烃包裹体中含0%~30%的液态烃,发暗黄色荧光;有机气相成分中四种烷烃甲烷、乙烷、丙烷、丁烷均有显示;从主成矿期萤石中的沥青及右江盆地再沉积火山碎屑岩中的干酪根的生物标志物测定结果来看,二者在正烷烃、类异戊二烯烷烃、萜烷与甾烷标志物特征上较为接近,表明右江盆地沉积物中的有机质与锑矿中的有机质有亲缘关系。模拟实验证明原油对锑有较强的萃取迁移能力;而有机质在锑成矿过程中主要起三方面的作用:淋滤、萃取迁移及还原沉淀。  相似文献   
189.
滩间山金矿床位于柴达木块北缘,产于中元古界万洞沟群碳质糜棱片岩和华力西晚期侵入岩中。矿主档是在热水沉积、区域变质和热变质预富集的基础上,与进变型绿片岩相韧性切带的退化演化同步,经历了脆韬性,韬脆性和脆性剪切变形成矿阶段的演化并遭受华力西晚侵入岩浆活动的叠和改造而形成的,属多因复成矿床。  相似文献   
190.
通过对鲁西东部中下寒武统研究表明,利用δ^18O以及Sr,Ni,V,Ba,B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不仅可以判断沉积古气候,古盐度,古水温,氧化-还原条件,而且还能提供海平面变化旋回及暴露-间断面确立的依据,研究证明此方法的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