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8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153篇
测绘学   17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4篇
地质学   251篇
海洋学   352篇
综合类   26篇
自然地理   2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2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5年   2篇
  1944年   1篇
  1943年   2篇
  1934年   2篇
  192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61.
古海水pH值代用指标——海洋碳酸盐硼同位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仪器测量的海水pH记录太短,无法评估海水pH自然变化的频率和幅度,并预测未来大气CO2急剧增加后海水酸度的响应。海相碳酸盐的硼同位素是目前恢复古海洋pH的有效途径,倍受古气候—环境学家的重视。评述了近年来海洋碳酸盐的硼同位素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研究现状,重点探讨了海相碳酸盐的硼同位素的测定方法、硼同位素—pH模型和古海水pH恢复等前沿内容,旨在提供一个系统的海洋碳酸盐硼同位素—pH系统的基本概念及研究思路,以利于气候学、地质学界了解这一交叉领域的发展动态。  相似文献   
662.
口足目系统分类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娇  王永良  沙忠利 《海洋科学》2015,39(12):173-177
<正>口足目Stomatopoda隶属甲壳动物亚门Crustacea软甲纲Malacostraca掠虾亚纲Hoplocarida。掠虾亚纲是软甲纲三个亚纲中形态构造最为特殊的一个类群,仅含口足目1目,现生种超过450种,分隶于7总科17科[1]。口足类在世界各大海域广泛分布,但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水域,其中在印度-西太平洋热带海域种类最为丰富[1]。口足类是十分重要的海洋底栖甲壳动物,在海洋底栖生物和海岸软泥沙底质群落食物链中占据  相似文献   
663.
2016年10月采自北部湾海域的1尾鱼类标本经鉴定为线鳍鲆属Taeniopsetta Gilbert, 1905的眼斑线鳍鲆Taeniopsetta ocellata(Günther, 1880), 隶属于鲽形目Pleuronectiformes鲆科Bothidae, 这是该属和种首次在中国大陆海域的报道。线鳍鲆属的主要形态特征包括: 体长卵圆形; 双眼位于头左侧; 口小; 有眼侧和无眼侧均有1行小尖牙; 鳞细小, 仅体左侧有1条侧线; 雄鱼有1枚强吻棘和2或3枚眼棘, 雌鱼吻棘和眼棘很钝或无; 无眼侧腹鳍始于有眼侧第2根腹鳍鳍条基部右侧; 腹鳍基较短; 背鳍和臀鳍的部分鳍条延长成丝状。眼斑线鳍鲆的主要形态特征为: 两侧胸鳍不等长; 雄鱼背鳍的第13~17根鳍条及臀鳍的第1~6根鳍条延长成丝状; 体左侧背腹缘分别有2~4个不规则的“V”形或半圆形中空黑色斑块, 斑块内部具一黄色圆斑。  相似文献   
664.
本文对黄渤海双壳类的寄生桡足类进行了调查。共检查双壳类32种8628个体,从9种双壳类中发现了1126个寄生剑水蚤类标本。基于形态学研究鉴定出剑水蚤类8种,隶属于4科8属。分别为负羽壳蚤(Conchyliurus quintus Tanaka)、竹蛏赫尔曼蚤(Herrmannella soleni Kim&Ho)、拟舐皮蚤(Lichomolgus similis Ho&Kim)、二分偏顶蛤蚤(Modiolicola bifida Tanaka)、高氏牡蛎蚤(Ostrincola koe Tanaka)、多刺伪海螂蚤(Pseudomyicola spinosus(Raffaele&Monticelli))、东方贻贝蚤(Mytilicola orientalis Mori)和日本蹄螺蚤(Trochicola japonica Shimura&Kuwabara)。其中,高氏牡蛎蚤在中国黄海曾有报道,其余7种为中国新记录种。依据黄渤海的标本对上述物种的形态进行了简要描述和讨论,并对其宿主、感染率、感染强度、地理分布等进行了报道。  相似文献   
665.
正神州戈壁巨龙学名:Gobititan shenzhouensis尤海鲁,唐烽,罗哲西2003语源:"gobi"即戈壁,指蒙古与内蒙古之间的地理区域,该处已发现了大量的中生代恐龙化石,"Titan"指的是希腊神话中的巨人,象征化石庞大的身躯;种名"shenzhou",即神州,中国的古称。产地与层位:公婆泉盆地下白垩统新民堡群分类位置:蜥臀目蜥脚亚目巨龙型类食性:植食性体长:约13米特征:戈壁巨龙是一种相当原始的巨龙型类恐龙,它与其它巨龙型类成员的  相似文献   
666.
谭锴 《地球学报》2017,38(2):149-153
本文描述了一件保存较为完整的和一件仅头部保存的小型古鳕类化石。这两件化石标本采自宁夏中卫市常乐镇上河沿村和下河沿村石炭纪纳缪尔期晚期土坡组顶部。这类古鳕类身体细长,鳞片不甚发育,部分有印痕保存。舌颌骨微前倾,从顶骨中间部位延伸到颌弓终端,上颌骨后缘向下凸起比向上凸起明显,鳃盖骨比下鳃盖骨略大,眼眶大,且位置靠前,奇鳍条分节分叉现象明显,歪尾型明显,尾鳍上叶缩短,逐步向小型歪尾型演变。总的说来这两件标本拥有更多的软骨硬鳞鱼类向全骨鱼类演化的特征,建议将其定位为古鳕目的一个新属,其科级分类单元的归属在拥有更多的化石资料后再行确定。  相似文献   
667.
粗毛猛水蚤科(Miraciidae Dana,1846)是猛水蚤目(Harpacticoida Sars,1903)种类数目居于第二的科,分布广泛,栖息环境多样。本文通过对2008年在胶州湾海域采集的沉积物进行离心提取,经解剖和形态分类学方法鉴定,鉴定粗毛猛水蚤科5属5种。其中,田园威伦狭腹猛水蚤(Willenstenhelia thalia Karanovic&Kim K.,2014)为我国海域的首次记录。文中还对胶州湾已发现的底栖粗毛猛水蚤制定了检索表。  相似文献   
668.
采自南海南部的YSJD-86GC柱样(113°02.5860′E,10°18.1740′N,水深2 651m,柱长1.68m)提供了该区近27ka以来的古海洋学记录。沉积物岩性特征、浮游有孔虫分布特征、全岩样品AMS14C测年、氧稳定同位素等分析结果表明,南海南部末次冰期以来一直处于稳定的陆坡—半深海沉积环境;氧同位素Ⅱ期以来表层海水古温度逐渐增高;温跃层在氧同位素Ⅱ期相对较浅,之后逐渐变深,全新世中期以来又再次变浅。11—9.5ka BP期间有一次古气候回返事件,与"新仙女木"事件相对应;6—5ka BP期间古气候波动较大,是全新世中期气候波动剧烈阶段的记录。  相似文献   
669.
基于东海内陆架泥质区DH7-2孔岩心,使用激光粒度分析仪、体视显微镜开展了沉积物粒度和有孔虫组成的分析和鉴定,并利用高能γ能谱仪进行了沉积物岩心的210Pb年代标定,探讨了近二百年来有孔虫组合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近200年来有孔虫组合变化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1822—1900年,主要受到该时期较强东亚冬季风的影...  相似文献   
670.
广东凡口上泥盆统天子岭组有孔虫切面为圆形或有底突的圆形,其外径为0.2~0.4mm,内径为0.15~0.25mm。钙质壁有两层,内层为隐粒结构,外层为非穿层的放射纤维状结构,底突亦为放射纤维状结构。软藻切面椭圆形,长轴为0.76~1.00mm,短轴为0.74mm。钙质壁分为两层,内层为隐粒结构,外层为隐粒至柱状晶粒结构。壁上有轮环,轮环间距0.1mm左右,其间为隐粒至柱状晶粒结构。根据显微结构的不同,可以把有孔虫和轮藻区别开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