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969篇 |
免费 | 786篇 |
国内免费 | 674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750篇 |
大气科学 | 251篇 |
地球物理 | 287篇 |
地质学 | 1985篇 |
海洋学 | 449篇 |
天文学 | 44篇 |
综合类 | 357篇 |
自然地理 | 30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篇 |
2024年 | 93篇 |
2023年 | 124篇 |
2022年 | 149篇 |
2021年 | 152篇 |
2020年 | 156篇 |
2019年 | 165篇 |
2018年 | 113篇 |
2017年 | 123篇 |
2016年 | 107篇 |
2015年 | 151篇 |
2014年 | 219篇 |
2013年 | 142篇 |
2012年 | 205篇 |
2011年 | 187篇 |
2010年 | 173篇 |
2009年 | 189篇 |
2008年 | 168篇 |
2007年 | 152篇 |
2006年 | 154篇 |
2005年 | 138篇 |
2004年 | 111篇 |
2003年 | 111篇 |
2002年 | 105篇 |
2001年 | 92篇 |
2000年 | 97篇 |
1999年 | 93篇 |
1998年 | 91篇 |
1997年 | 81篇 |
1996年 | 64篇 |
1995年 | 67篇 |
1994年 | 60篇 |
1993年 | 73篇 |
1992年 | 52篇 |
1991年 | 77篇 |
1990年 | 55篇 |
1989年 | 61篇 |
1988年 | 13篇 |
1987年 | 14篇 |
1986年 | 8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2篇 |
1975年 | 3篇 |
1951年 | 2篇 |
1940年 | 1篇 |
192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4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介绍了GeoMedia Professional软件在油田地面工程数字化工作中的应用,并针对设置工作空间、数据库、特征类的坐标系统时容易混淆的问题,及该问题引起的不同数据库之间的坐标系统不一致,以及一个数据库中个别特征类的坐标系统参数不正确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同时总结了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2.
13.
甘肃省煤炭资源较为丰富,煤类齐全,但在地域上分布不均衡。根据煤炭资源赋存特征可划分为5个赋煤带、9个煤田。主要含煤地层为中侏罗统,其次是下白垩统和下二叠统等,成煤环境中三角洲平原相聚煤最好,形成了区内的厚煤层,煤层赋存受同沉积构造和后期构造活动的综合控制作用。全省预测资源总量约1 656.8亿t(2 000m以浅),主要分布在陇东地区,庆阳、平凉两市的预测资源量约占全省总量的96%。 相似文献
14.
15.
受诸多因素影响的水库汛期分期其实质是一个聚类数目未确知的高维时间序列聚类问题,它要求聚类方法具有能处理高维和时序性数据,且能同时回答聚为几类最为合理的能力。鉴于目前常规聚类方法不同时具备这些能力,在模糊C-均值聚类和紧密与分离聚类有效函数的基础上,提出了能够处理高维时序聚类问题的动态模糊C-均值聚类分析方法和相应的时序聚类有效性函数,耦合二者建立了适用于汛期分期的有效模糊聚类分析方法,提出采用实码加速遗传算法优化求解,克服了模糊C-均值聚类方法常规迭代优化求解对初值敏感的困难,并给出了完备的建模步骤和模型的合理性检验。最后,将模型应用于滦河流域潘家口水库汛期分期中,得出了合理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长江口及济州岛附近海域变性水团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所谓水团分析,主要是指划分水团的边界,确定水团的基本特征以及分析研究水团的消长变化规律。本文研究的海区大多属于浅海区域。浅海水团易受海洋外部因素的影响,变性显著,因此,浅海水团的分析实际就是水团的变性分析。所谓水团的变性,主要是指水团特征的示性水平从高向低的过渡,并逐渐丧失其示性特征的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17.
18.
柴达木盆地察尔汗贝壳堤剖面记录了约39.7~17.514CkaB.P.期间古湖泊高湖面扩张、收缩的演化历史。剖面中丰富的介形类,皆为我国东部山间盆地~平原区系与西部高原区系常见种。依据青海地区现代介形类分布调查,可知研究剖面高湖面发育期为淡水湖,其中高分异度介形类组合代表近静水的浅湖环境,单种或近单种土星介大量出现层位指示缓流水环境,大量原生双壳类共生可能指示静水、较深水环境。据地层中介形类分布,自下而上划分为7个组合-沉积环境带,分别为:①少量湖沼种出现(积水洼地形成带)——湖泊前期,②单种缓流水种连续出现(湖泊初始形成带)——高湖面初始形成期,③高分异度组合、介形类富集(浅水大湖带)——高湖面水深加大期,④中分异度组合、介形类少量出现(深湖带)——高湖面最盛期,⑤中分异度组合、介形类少量出现、双壳类连续富集(湖泊变浅带)——高湖面略下降期,⑥缓流水介形类繁盛、双壳类多少不等(湖泊水位下降带)——古湖泊退缩期和⑦介形类稀少带——古湖泊快速消亡期。贝壳堤剖面所见双壳类在现代介形类调查区域没有发现,它们在地层中的出现,进一步指示大体相当MIS3阶段时期柴达木盆地比现代更温暖的气候背景,降水条件好于现代。 相似文献
19.
Sm-Nd法及其参数εNd(O)、εNd(T)、TCHURNd、εDMNd及x,是测定花岗岩形成年龄及研究花岗岩成因类型、模式年龄及地幔物质百分比的重要手段,但因其测试费用高等原因,难以广泛使用。作者提出了Rb-Sm法的相应参数εSr(O)、εSr(T)、TURSr、εDMSr及μ做为补充,在没有Sm-Nd同位素资料的情况下,Rb-Sr同位素参数基本上可以代替Sm-Nd同位素参数。经对比,求花岗岩中幔源物质百分比时,Rb-Sr法计算值与Sm-Nd法计算值相比,误差一般不超过10%。此外,作者还提出了计算花岗岩山幔源物质百分比的简化式,使该计算更为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