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69篇
  免费   548篇
  国内免费   396篇
测绘学   547篇
大气科学   421篇
地球物理   162篇
地质学   2665篇
海洋学   220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525篇
自然地理   2072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94篇
  2022年   143篇
  2021年   194篇
  2020年   97篇
  2019年   125篇
  2018年   105篇
  2017年   100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150篇
  2014年   306篇
  2013年   236篇
  2012年   293篇
  2011年   311篇
  2010年   356篇
  2009年   340篇
  2008年   326篇
  2007年   314篇
  2006年   342篇
  2005年   325篇
  2004年   275篇
  2003年   301篇
  2002年   278篇
  2001年   265篇
  2000年   202篇
  1999年   163篇
  1998年   137篇
  1997年   139篇
  1996年   98篇
  1995年   109篇
  1994年   83篇
  1993年   87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55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4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土地利用变化引发的水资源问题往往成为跨界流域各国矛盾的焦点,如何充分考虑跨界流域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对土地利用变化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利用 MODIS产品提取了伊犁河流域2001-2009年土地利用数据,划分流域的产水/耗水区,结合流域跨界特点分析其土地利用变化特征。研究时段内,伊犁河流域土地利用以农田和天然植被为主,农田总面积有所下降,天然植被面积基本稳定。其中上中游产水区林地出现萎缩,草地面积增幅较大;中游水库耗水区内农田大幅度转化为天然植被;下游三角洲耗水区土地利用开发受限,人类干预程度下降。产流区内中国农田面积相对境外持续增加,而天然植被面积相对境外则持续缩小。受制度影响,哈萨克斯坦境内土地利用变化波动明显,中国境内土地利用变化幅度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982.
石漠化景观格局对土地利用时空演变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利用是人类活动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喀斯特地区的石漠化演化与土地利用变化有密切关系,石漠化治理是在人为干预下加快恢复脆弱的喀斯特生态系统.运用3S技术和景观格局空间分析技术相结合的手段,对石漠化综合治理下,紫云县水塘小流域的土地利用及石漠化景观格局时空演变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2004-2010年间水塘小流域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及草地变化较多,其他地类变动较少,其中林地面积增加10%,草地面积增加5%;2.2004-2010年间水塘小流域石漠化变化主要类型为,中度石漠化转轻度石漠化面积5%,轻度石漠化转潜在石漠化面积10%;3.2004-2010年间水塘小流域土地利用和石漠化景观格局,多样性指数各提高了0.3和0.12,破碎度指数各减少了0.138和0.16,优势度指数各降低了0.181和0.126,均匀度指数各提高了0.092和0.209,分维度指数各提高了0.02和0.18.研究发现运用土地利用与石漠化转移矩阵与景观格局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可为评价石漠化治理成效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83.
三江并流区云南贡山片植被景观类型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三江并流区云南贡山片为例,以Landsat ETM+影像为数据源,基于3S技术进行植被景观制图,分析景观类型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研究区是典型的高山峡谷地区,海拔3 000~4 000 m的区域占总面积近一半,坡度25°以上的山地面积占84.82%;景观类型分布受垂直空间分异主导;河流、河漫滩和湖泊等景观主要分布在平缓地段,自然植被景观多分布在25°~45°的陡坡上,人工植被景观分布的坡度范围相对较缓;自然植被景观在各坡向上的分布较为均匀;人工植被景观及积雪/冰川景观、岩石景观等分布则体现出一定的空间分异;2.山地森林植被构成研究区景观的基质类型;由于植被景观的垂直分异,构成基底的各类景观类型的优势度随海拔变化,河谷地段的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中山-亚高山的铁杉-常绿阔叶混交林、亚高山-高山的云冷杉/落叶松林优势度较高,高山-亚高山以杜鹃灌丛为优势景观类型;3.从斑块粒度上看,小斑块数量最多,占总斑块数的80.87%,中斑块占11.36%,其余均在3%以下;优势自然景观类型具有较大的巨斑块数;巨斑块面积比例最大,达到68.99%,其余斑块大小等级的分布面积比例在3%~9%之间。  相似文献   
984.
Transboundary water, more competitive utilization and uncertain availability under the globalization trend, the issue of its apportionment which directly impacts national benefits of each riparian state is becoming one of the important topics in the world. Water is scarce in China, the most important upstream state in Asia, and this task has to be thought over in the coming future. Based on "International Freshwater Treaties Database" (1820-2007) by Oregon State University, and publications and reports on transboundary water utilization and management since 1999, 28 indicators of water apportionment adopted in 49 international treaties and cases in 1864-2002 are divided into 6 types,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dopted indicators are analyzed in order to find the key indicator(s) of transboundary water apportionment. The major results include: the major adopted indicators,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5 regions/continents, the indicators at rank first and second place in the developed region (North America and Europe) according to the adopted times are "keeping minimum water flow" and "mean annual runoff", but in the developing region (Asia, Africa and South America), the ranking order of the above two indicators is reversed; the major adopted indicators in the watersheds with insufficient water are "mean annual runoff" and "keeping minimum water flow", the ones in the watersheds with sufficient water are "keeping minimum water flow" and "maximum water intake"; the international treaties signed from the first phase to the fourth phase, the developing process shows a progress of "fewer-increasing a lot-decreasing rapidly-equation basically", the regional distribution of the treaties shifts mainly from the developed region to the developing one, especially to Asia and Africa; the major adopted indicators shifts from "keeping minimum water flow" and "mean annual runoff" in 1864-1945, to "keeping minimum water flow" and "maximum water intake" in 1946-1971, then to "hydraulic facility operation" and "mean annual runoff" in 1972-1991, and finally to "keeping minimum water flow" and "mean annual runoff" in 1992-2002, the process shows similar a loop. Finally, the key indicator on transboundary water apportionment can be determined as "keeping minimum water flow".  相似文献   
985.
正迁安,像一颗钢铁荟萃的明珠镶嵌在冀东大地上。迁安国家地质公园的建立使这颗明珠更加璀璨。该地质公园以中国最古老的陆壳、奇特的地貌景观、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而著称。公园内的山叶口景区以跨度10亿年的不整合面,拟人如画的象形地貌,惟妙惟肖的"五彩石",与古树参天、松涛波澜的良好生态环境,构成了一幅美轮美奂的自然画卷。  相似文献   
986.
秦岭地区地形以山地为主,地物地貌较复杂。通过"秦岭地区1∶10 000地形图空白区测图工程"项目实践,介绍秦岭地区1∶10 000像片调绘的方法,以及在作业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987.
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部桂平市境内,占地面积73.27平方公里,由西山,白石山,龙潭三个园区组成。包括4A级景区桂平西山、3A级景区龙潭国家森林公园、珠江流域第一大峡谷——大藤峡、以丹霞地貌景观为标志性地质遗迹的白石山等4个主体景区。拥有发育完美的丹霞地貌、流水地貌、花岗岩地貌、砂岩峰丛地貌,兼有典型的地质构造遗迹、地质灾害遗迹、水体景观、名贵动植物  相似文献   
988.
九华山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地质历史上,历经多次地质构造运动,形成了山地错落、险峰插云、怪石嵯峨、幽谷深邃的地貌景观。九华山国家地质公园有山峰99座,其中有名峰70余座,千米以上有30余座。整个九华山主体由花岗岩石构成,盆地峡谷众多,地质环境优越,不仅群峰竞秀,植被繁茂,瀑飞泉涌  相似文献   
989.
“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气候灾害类型多样,分布广泛,其中水资源短缺和洪涝灾害频发等水资源问题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主要气候风险之一。文中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交的国家自主贡献(NDC)中提出的水资源相关适应措施进行了分析评估。结果表明,气候变化及水资源相关风险已经受到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普遍关注,大部分国家都或多或少提出了针对性的适应措施,如优化水资源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强化监测预警、增加基础建设等。然而目前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包括:以中东欧国家为主的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NDCs中缺乏适应相关的内容;西亚/中东和中亚地区对于风险关注的范围不够全面,缺乏对未来潜在洪水风险的评估和预案;在中亚、南亚和中东等水争端问题突出的地区缺乏合适的国际合作机制;大部分国家缺少对水环境的关注。为提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气候适应能力,构建完善的气候适应体系,建议完善国家自主贡献报告、建立国际合作机制,增加对气候变化研究的关注和投入,保障“一带一路”建设绿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90.
征稿启事     
《水科学进展》2012,23(5):727
《水科学进展》是以水为论述主题的学术期刊,主要反映国内外在暴雨、洪水、干旱、水资源、水环境等领域中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重要进展,当代水平和发展趋势,报道关于水圈研究的新事实、新概念、新理论和新方法,交流新的科研成果、技术经验和科技动态;她涉及与水有关的所有学科,包括水文科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地质科学、地理科学、环境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