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42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9篇
海洋学   63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8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郭进修 《极地研究》1991,2(1):39-46
本文用澳大利亚墨尔本气象中心,苏联南极青年站地面天气图和NOAA-10,NOAA-11极轨卫星云图确定了东南极普里兹湾及其附近海域1990年1—2月份气旋中心位置;讨论了这些气旋的活动特征。分析了实测大风对应的天气系统,天气形势和卫星云图特征,指出普里兹湾沿海存在气旋、锋面以及锋面云和气旋先后相继的影响。锋面及锋面、气旋先后相继影响与500hPa上的强高压脊天气形势、强风与锋面带中纹理非常不均匀区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82.
183.
正历经两个多月的航行,搭载中国第3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的"雪龙"号近日完成了首次环南极航行任务返回普里兹湾,即将回到中山站。"雪龙"号于2013年12月21日踏上首次环南极航行的征程,环绕南极大陆共航行1万多海里,跨越24个时区。  相似文献   
184.
普里兹湾位于南极洲东部大陆边缘,其深部地壳结构特征对认识白垩纪冈瓦纳古陆裂解和新生代大陆边缘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重磁、多道反射地震、声纳浮标折射地震和ODP钻井数据对普里兹湾海域的深部地壳结构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普里兹凹陷表现为典型的盆地负重力异常特征,其沉积基底较深,而在四夫人浅滩为高幅重力正异常,其沉积基底普遍抬升.在大陆架中部存在SW-NE向条带状基底的抬升,且呈朝NE向逐渐变深的趋势.在中大陆架外侧,均衡残余重力异常呈V字形负异常条带状分布,其两翼分别与四夫人浅滩和弗拉姆浅滩外的大陆坡相连.该异常带在大陆架中部向陆的偏移可能是由于古大陆架边缘的地形影响,推测其与普里兹冲积扇同属于洋陆过渡带向陆的部分,在重力模拟剖面表现为地壳向海逐渐减薄.普里兹冲积扇的地壳厚度较薄,平均为6 km,最薄处可达4.6 km,并且根据洋陆过渡带向海端的位置,推测可能属于接近洋壳厚度的过渡壳.重力异常分区的走向与兰伯特地堑在普里兹湾的构造走向基本一致,可能主要反映了二叠纪-三叠纪超级地幔柱对普里兹湾的裂谷作用的影响.该区域的自由空间重力异常和均衡残余异常均表现为超过100×10-5m/s2的高幅正异常特征,可能由位于大陆架边缘的巨厚沉积体负载在高强度岩石圈之上的区域挠曲均衡作用所导致,可能与该区域第二期裂谷期之后的沉积间断以及快速进积加厚的演化过程有关.普里兹湾磁力异常的走向与重力异常明显不同,大致可分为东北高幅正异常区和西南低幅异常区.重磁异常在走向上的差异反映高磁异常主要来源于岩浆作用形成的铁镁质火成岩的影响,并且岩浆作用的时代不同于基底隆升的时代,而可能形成于前寒武纪或者南极洲和印度板块裂谷期间(白垩纪).  相似文献   
185.
对中国第29次南极科学考察获得的南极普里兹湾海域23个站位的深海沉积物样品进行了真菌分离培养,共获得了11个属的21株真菌,分别是:青霉属(Penicillium,9株)、枝孢属(Cladosporium,3株)、支顶孢属(Acremonium,1株)、短梗霉属(Aureobasidium,1株)、孢盘菌属(Botryotinia,1株)、散囊菌属(Eurotiales,1株)、外瓶霉属(Exophiala,1株)、镰孢菌属(Fusarium,1株)、丛赤壳属(Nectria,1株)、茎点霉属(Phoma,1株)、帚枝霉属(Sarocladium,1株).南极普里兹湾海域的真菌多样性较高,其中青霉属菌株最多,占总菌株比例为42.85%,是普里兹湾真菌中的优势属,其次为枝孢属菌株,占总菌株比例为14.29%.分别用尼罗红和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对这21株菌进行产油筛选,得到8株产油菌,分属于Penicillium(2株)、Aureobasidium(1株)、Cladosporium(1株)、Eurotiales(1株)、Exophiala(1株)、Fusarium(1株)、Sarocladium(1株)等7个属,这些产油菌产油量大致在20.1%到52.0%之间.对这8株菌的产油量和胞内脂肪酸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些产油菌所含的基本为短链脂肪酸,且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适合作为生物柴油的生产菌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