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90篇 |
免费 | 109篇 |
国内免费 | 116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4篇 |
大气科学 | 54篇 |
地球物理 | 127篇 |
地质学 | 278篇 |
海洋学 | 8篇 |
综合类 | 15篇 |
自然地理 | 1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21篇 |
2022年 | 21篇 |
2021年 | 27篇 |
2020年 | 11篇 |
2019年 | 20篇 |
2018年 | 14篇 |
2017年 | 9篇 |
2016年 | 19篇 |
2015年 | 12篇 |
2014年 | 13篇 |
2013年 | 15篇 |
2012年 | 23篇 |
2011年 | 17篇 |
2010年 | 23篇 |
2009年 | 26篇 |
2008年 | 21篇 |
2007年 | 23篇 |
2006年 | 35篇 |
2005年 | 30篇 |
2004年 | 17篇 |
2003年 | 18篇 |
2002年 | 19篇 |
2001年 | 10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6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2篇 |
1978年 | 4篇 |
1977年 | 2篇 |
1976年 | 2篇 |
197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榆木山北缘断裂位于河西走廊中段榆木山山前,是榆木山隆起与河西走廊之间的分界断裂。研究榆木山北缘断裂的断错地貌与活动特征,有助于进一步了解该地区的地震危险性及历史地震的归属问题。本研究通过遥感影像解译、野外地质调查及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获得了研究点高精度DEM数据,并利用数据进行了微地貌分析,详细区分了榆木山北缘断裂被断错及未断错的洪积扇,根据断错特征使用14C测年方法对洪积扇进行了定年,对榆木山北缘断裂最新地震事件进行了限定。结果表明,榆木山北缘断裂未断错的早期洪积扇年代为2775~2940 cal.a B.P.,表明断裂最新一次地震活动发生在2775~2940 cal.a B.P. 之前。综合前人研究结果,榆木山北缘断裂的最新一次地震事件限定在约2775~2940 cal.a B.P. 至3940~4155 cal.a B.P. 之间,该结果不支持公元180年表氏(高台)7 级地震发生在榆木山北缘断裂上的观点。榆木山北缘断裂古地震离逝时间较长,已接近或超过地震复发间隔,具有较高的地震危险性。 相似文献
102.
西藏多格错仁南岸钙华地球化学特征与钾盐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藏多格错仁南岸地区发育有一系列正在沉积的钙华丘和盐泉,泉水具有较高的含钾异常,属于含钾溶滤卤水,因此确定泉水中的矿物质来源成为找钾的关键问题,研究钙华的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机制则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区内钙华有原地钙华和碎屑钙华两种类型,且明显富集K、Fe等元素,具有明显的轻稀土富集特征。不同泉眼周围的钙华样品的稀土分配模式基本相同,表明区内钙华的钙物质具有同一来源层位。经过将钙华与区内主要地层的稀土元素特征进行比对,发现这些钙华和索瓦组具有明显的亲缘关系,针对两者的相关性分析也再次表明钙华和索瓦组的亲缘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区内古地理和古气候资料,认为索瓦组具有较好的找钾潜力。此外,盐泉和钙华的碳、氢、氧同位素数据说明,盐泉的水物质属于大气降水,形成钙华的CO2则具有深部来源特征,研究区的钙华属热成因钙华。 相似文献
103.
104.
卤虫包括成体、无节幼体和卤虫卵,蛋白质、氨基酸、脂肪酸等营养成分的含量是评价卤虫质量的主要标准,因为摄食动物饵料效果取决于氨基酸、脂肪酸的组成与含量.西藏拉果错卤虫的营养成分含量较高,1996、1997年盐湖研究中心连续取样测定,其蛋白质含量成体接近20%,无节幼体约 55%,脱壳卵近 50%;粗脂肪成体 3%,无节幼体和脱壳卵均为 15%左右;氨基酸总量成体 18%,无节幼体近 50%,脱壳卵 44%左右在对 1997年样品进行脂肪酸测定后发现,成体不饱和脂肪酸达83%,无节幼体91%以上,脱壳卵超过87%;三种高级不饱和脂肪酸(20∶2,20∶4,20∶5)HUFA含量:成体近8%,幼体和脱壳卵均超过20%;三种必需脂肪酸(18∶2,18∶3,20∶5)EFA含量:成体为16%,幼体21%,脱壳卵26%;无节幼体和脱壳卵的二十碳五烯酸(20∶5)EPA含量均在 18%以上,较我国新疆、青海、内蒙古、 山西、河北地区的盐湖卤虫和天津、海南盐田卤虫的(20:5)EPA含量高,脱壳卵的不饱和脂肪酸总量比已知的国内外其它盐湖卤虫的相应指数高 相似文献
105.
地表潜在断错位移的概率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跨活动断层的线状工程的抗断设防一般是以断层位错确定性评价为基础 ,考虑的是最大位错量 ,与抗御灾害的风险设计的实际要求不相符。本文将走滑断层上最大位错点的位置分布及最大位错点两侧的位错展布 ,与可产生地表断错位移的强震复发模型联合 ,构造出评估走滑活动断层各部位地表潜在断错位移的概率性评价方法。最后 ,以鲜水河走滑断裂中带西北部的松林口 -乾宁段为例 ,对其未来 10 0年潜在断错位移的危险性做出定量评估 ,可给出断层段上各点不同超越概率水平下的潜在位移。这一研究结果 ,可为跨断裂的线形工程进行抗御地表潜在断错位移的风险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6.
青藏高原西南部塔若错湖泊沉积物记录的近300年来气候环境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青藏高原西南部塔若错的34cm浅湖芯为研究对象,对其沉积物样品进行总有机碳、无机碳、总氮、微量元素、正构烷烃含量及碳氮比等多项指标的分析测定。采用过剩210 Pb和137 Cs计年法对该湖芯进行了定年和沉积速率研究,获得了近300年的连续湖泊沉积环境序列。在明确了各指标气候环境指示意义的前提下,综合对比分析湖芯中各项气候环境指标,并结合定年结果重建了塔若错湖区近300年来的气候环境变化。结果表明:塔若错湖区气候环境变化可分为3个明显阶段:早期为1705~1778年,该地区气候环境温暖湿润,湖区植被广泛发育;中期为1778~1860年,湖区处于小冰期末次阶段,气候环境寒冷而湿润,植被发育受阻;后期为1860年至今,为小冰期结束后偏暖干化时期。其中,后期又可分为3个亚阶段:1860~1924年,湖区气候环境稍暖且干旱,植被稍有发育;1924~1969年,湖区气候环境呈现偏冷干特点,植被发育暂缓;1969年至今,湖区气候回暖,环境干旱化有所缓解,植被开始逐渐发育。在气候冷暖变化上,该湖芯记录与古里雅冰芯记录和青海湖湖泊沉积记录都有较好的可对比性,只是在起讫年代上存在一些差异。 相似文献
107.
西藏得不日错—拉果错湖链形态、水文与水化学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得不日错—拉果错湖链包括三个微小型上游淡水湖和一个92 km2的末端盐湖, 在青藏高原湖链中是一个微型湖链。研究发现, 该湖链是一个陆地、湖泊和河流空间分布清晰的小流域; 但湖泊的补水量与其隶属的次级集水盆地面积无正比关系, 地下水对湖链进行了跨越空间顺序的补给, 且明显与湖岸线发育度(SDI)有关。湖水潴留时间差异极大, 源头湖泊得不日错仅为4.39天, 而末端湖泊拉果错长达1 586.96天(4.35年)。在水质特征上, 湖链中三个上游湖泊相似性极显著, 而末端湖泊则与基布茶卡和扎布耶北湖极为相似, 表明藏北高原湖泊水化学的演化具有相同趋势。湖链中, 大多数湖泊水化学成分的含量, 随着湖泊在湖链中位置的降低而逐渐增加; 但K+在湖泊内是消耗过程, 在河道内却是一个增益过程; Ca2+的趋势是随着湖链水体下行浓度逐渐减少; 与1978年对比, 拉果错湖水盐度下降了23.98%, 与青藏高原湖泊湖水淡化趋势相吻合; 但 SO2– 4和CO2– 3表现出含量大幅上升的异常变化, 上升幅度分别为127.77%和288.95%, 原因有待探明。总之, 青藏高原湖泊的水源补给特征值得从事西藏湖泊水文研究者注意。 相似文献
108.
常量、微量及Sr、Nd同位素研究表明,藏北赤布张错地区分布的一套始新世(35~4 0Ma)高钾钙碱性火山岩具有C型埃达克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火山岩SiO2 含量为5 8%~6 9% ,K2 O、Al2 O3 、Sr的含量相对偏高,而Y、Yb的含量和Mg# 值相对较低,Nb明显亏损,Zr、Ti、P弱亏损,LREE富集,无明显Eu负异常,ISr(0 .70 72 3~0 .70 777)值偏高,而INd(0 .5 12 32 0~0 .5 12 35 2 )值偏低,指示其为一套壳源中酸性火山岩系,源自加厚陆壳下部的一个榴辉岩质源区的部分熔融。这套新生代埃达克质火山岩的厘定,指示藏北羌塘地区或更大范围的大陆地壳在4 0Ma左右已经加厚到超过4 0km ,且青藏高原的隆升开始于4 0Ma以前。 相似文献
109.
班公湖-怒江结合带洞错地区舍拉玛高压麻粒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青藏高原班公湖-怒江结合带内中东段八宿、安多、蓬错西等地已有高压-超高压变质岩的报道,然而西段至今尚没有发现类似岩石出露。在班公湖-怒江西段改则洞错地区舍拉玛沟中发现高压麻粒岩(可能是退变榴辉岩),岩石呈透镜状、似层状或块状产于斜长角闪岩及变质辉长岩中,详细的岩相学及矿物化学研究确认,早期矿物组合主要为石榴子石、单斜辉石及斜长石(大部分钠黝帘石化),后期发生了较强烈的退变质作用,矿物组合为角闪石和斜长石,发育典型的"白眼圈"结构。利用LA-ICP-MS锆石U-Pb方法获得高压麻粒岩的原岩时代为254±2Ma,指示班公湖-怒江洋盆打开的时限可以追溯到晚二叠世。地质温压计估算结果表明,高压麻粒岩相变质作用发生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为780~900℃和13~16k Pa,角闪岩相变质作用发生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为430~480℃和4.5~5.2k Pa,极有可能是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壳发生高压麻粒岩相(甚至达到榴辉岩相)变质作用的产物。它的发现说明在班公湖-怒江结合带内部存在高压变质带,可能是大洋深俯冲的产物,这对研究青藏高原特提斯洋的形成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0.
详细描述了西藏昂拉仁错地区多桑地堑带中的芒乡组地层剖面。讨论了芒乡组的岩性组合特征、地层接触关系和沉积环境。芒乡组自下而上由冲积扇→河流→湖泊沉积构成一完整的沉积旋回。岩性岩相的横向变化不明显,略显东粗西细的变化特征,说明物源区主要为地堑东侧的地垒断隆带。首次在多桑地堑芒乡组中采获了较丰富的双壳及植物化石,并建立为Psilunio stoliczkai-Rhododendron cf. namalingense组合带。依据该生物组合带的时限并结合砂岩ESR年龄值将芒乡组归于中新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