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27篇
  免费   1756篇
  国内免费   2324篇
测绘学   133篇
大气科学   127篇
地球物理   1588篇
地质学   6971篇
海洋学   1233篇
天文学   67篇
综合类   436篇
自然地理   552篇
  2024年   65篇
  2023年   269篇
  2022年   312篇
  2021年   299篇
  2020年   253篇
  2019年   354篇
  2018年   245篇
  2017年   231篇
  2016年   266篇
  2015年   280篇
  2014年   447篇
  2013年   342篇
  2012年   405篇
  2011年   435篇
  2010年   406篇
  2009年   377篇
  2008年   433篇
  2007年   361篇
  2006年   355篇
  2005年   350篇
  2004年   303篇
  2003年   376篇
  2002年   314篇
  2001年   361篇
  2000年   289篇
  1999年   298篇
  1998年   280篇
  1997年   289篇
  1996年   279篇
  1995年   312篇
  1994年   268篇
  1993年   204篇
  1992年   239篇
  1991年   225篇
  1990年   234篇
  1989年   167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12篇
  1954年   4篇
  1948年   2篇
  1945年   3篇
  194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在西班牙大陆边缘的一个地区完成了晚更新世-全新世沉积物地震剖面的层序地层分析,共识别出四类沉积背景:(1)低速沉降斜坡(2)高速沉降(2m/千年)斜坡;(3)大西洋被动边缘“Rria”型地貌;(4)具沉降作用的断层崖地貌体系。  相似文献   
992.
993.
新城-黄陂走滑韧性剪切带的动力分异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新城-黄陂断裂带中合河-殷店右行走滑韧性剪切带内糜棱岩类岩石化学成分、稀土元素及微量元素随Ss-Sc夹角和古差异应力(△δ)的变化梯度的研究,初步探讨了右行走滑韧性剪切带的动力分异作用。  相似文献   
994.
广西晚古生代硅岩的地球化学及其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王忠诚  邝国敦 《岩石学报》1995,11(4):449-455
广西晚古生代泥盆、石炭纪和二叠纪地层中广泛发育放射虫硅岩,在桂西百色、那坡一带这些地层中的硅岩与玄武岩伴生。而钦州、柳州及河池一带未见到玄武岩。对这些地区硅岩的主元素、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的研究表明:不同地区的硅岩有不同的成因,百色、那坡地区的硅岩形成在深水远洋环境并受到海底火山及热液作用的影响;钦州板城地区的硅岩以生物成因为主;而柳州、河池的硅岩属于离火山、热液活动稍远的生物成因。玄武岩的发现及硅岩成因的判别对探讨广西晚古生代大地构造环境及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5.
浙西北晚元古代岛弧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程海 《地球化学》1993,(1):18-27
根据岩石化学、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和Sm-Nd同位素的研究,浙西北富阳章村、绍兴平水和诸暨陈蔡地区出露的双溪坞群火山岩及其有关侵入岩,具有相近的地球化学特征,同属岛弧成因的一套钙碱性系列火山岩和花岗岩类,其形成年代为904—875Ma左右,物质来源以亏损地幔为主。  相似文献   
996.
袁复礼 《地球科学》1993,18(6):686-698
论述了冰期与间冰期的气候变化与海平面升降的关系以及冰期与间冰期的古地貌,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上海地面沉降之后的地质环境,并提出了控制地面沉降的5条建议。  相似文献   
997.
侯景儒 《第四纪研究》1993,13(3):203-213
地质统计学是数学地质领域最为活跃而实用的分支,它是以区域化变量理论为基础,以变异函数为基本工具,研究那些在空间分布上既具有随机性又具有结构性的自然现象的科学。在第四纪研究中的很多特征(变量)均可看成区域化变量进行地质统计学分析。作者在讨论了经典概率论及数理统计方法简单地应用于第四纪研究可能出现的问题后,着重介绍了用于第四纪研究中的若干地质统计学方法及基本理论,同时,对地质统计学方法应用于第四纪研究中的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98.
刘东生 《第四纪研究》1993,13(4):344-348
袁复礼教授是我国当代地貌学和第四纪地质学研究的开创者之一。半个多世纪以来袁老师的弟子满天下。受过袁老师教诲的学生之多,成绩之大恐怕在国内没有人能够比得上。也只有这样才可以看出袁老师为中国的第四纪和地质科学的发展所花费的心血和做出的贡献的份量和意义。袁复礼教授的一生的地质工作和他的教育工作都说明他是一位不服输的地质学家,是一位把地质学念在“身上”的地质学家,更是一位能够和大山岩石谈话的地质学家。  相似文献   
999.
单个粘土体裂缝中水流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葛中华  范炳恒 《地质学报》1993,67(2):159-167
通过模型实验,研究粘土体裂缝中的水流规律,提出了临界水位上升速度的概念。水位上升速度大于临界值时,裂缝中水流量增加,反之则减少。裂缝水流量与水位不呈正比关系。指出粘土裂缝中最大水流量要比相同条件下基岩裂缝水流量小30—40倍。随着水流运动的延续,水流量将逐渐变小。在水流作用下,粘土裂缝宽度将变窄3.0—4.0cm,裂缝深度也大幅度变浅到裂缝水深的50%以上。  相似文献   
1000.
Olduvai亚时以来南黄海沉积层序及古地理变迁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子赓 《地质学报》1993,67(4):357-366
根据海侵层与陆相层相间的特点,Olduvai亚时以来南黄海沉积层序可划分为15个地层段,据相分析存在着7个海侵层和1个具海侵迹象的层位。主要海侵层都具备经典的海侵-海退相序列。陆架区古地现演变可分为4个时期:(1)1.70-0.50Ma,古长江河流平原和三角洲发育时期。Olduvai亚时期间,QC2孔发现感潮河段河床沉积,河口在124^o附近。0.97-0.73Ma海侵期,在122.2^oE以东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