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945篇 |
免费 | 882篇 |
国内免费 | 1751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08篇 |
大气科学 | 54篇 |
地球物理 | 417篇 |
地质学 | 4876篇 |
海洋学 | 452篇 |
天文学 | 103篇 |
综合类 | 211篇 |
自然地理 | 35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5篇 |
2023年 | 175篇 |
2022年 | 193篇 |
2021年 | 201篇 |
2020年 | 181篇 |
2019年 | 196篇 |
2018年 | 157篇 |
2017年 | 148篇 |
2016年 | 193篇 |
2015年 | 194篇 |
2014年 | 287篇 |
2013年 | 226篇 |
2012年 | 304篇 |
2011年 | 253篇 |
2010年 | 246篇 |
2009年 | 217篇 |
2008年 | 212篇 |
2007年 | 213篇 |
2006年 | 211篇 |
2005年 | 199篇 |
2004年 | 166篇 |
2003年 | 202篇 |
2002年 | 170篇 |
2001年 | 182篇 |
2000年 | 142篇 |
1999年 | 165篇 |
1998年 | 172篇 |
1997年 | 169篇 |
1996年 | 133篇 |
1995年 | 174篇 |
1994年 | 162篇 |
1993年 | 123篇 |
1992年 | 109篇 |
1991年 | 142篇 |
1990年 | 154篇 |
1989年 | 67篇 |
1988年 | 21篇 |
1987年 | 17篇 |
1986年 | 8篇 |
1985年 | 12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3篇 |
1976年 | 2篇 |
1975年 | 2篇 |
1948年 | 1篇 |
194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5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为进一步探究定南大湖湖沼晚冰期以来的水文特征及气候变化,对研究区K02钻孔的粒度特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采用粒级-标准偏差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348个沉积样品提取了对环境变化比较敏感的三个粒级组分:0.6~7.1 μm(组分1),20~44.8 μm(组分2)和89.3~447.7 μm(组分3)。结合湖泊沉积物粒度一般分布规律,并根据敏感组分2和14C测年数据探讨了该区域近16 ka B.P.以来的气候变化。结果表明在过去的16 000年里,大湖地区的水文及气候变化可以分为4个阶段:1)在16.0~11.5 ka B.P.期间,气候总体偏冷干,敏感组分含量增降比较明显,能较好的对应老、中、新仙女木事件和B/A暖期;2)11.5~6.0 ka B.P.期间,大湖地区进入了湿润的全新世适宜期,敏感组分总体含量偏低;3)6.0~3.8 ka B.P.期间,敏感粒度组分含量迅速升高且波动较大,大湖湖沼地区进入一个相对干冷的时期;4)3.8 ka B.P.至今为第四阶段,敏感粒度组分含量总体偏低,考虑到人为干扰因素,暂不做详细讨论。通过对大湖地区水文状况的研究发现,大湖湖沼地区自晚冰期以来气候变化很不稳定。与格陵兰GISP 2冰芯、董哥洞D4石笋及其K02钻孔其他指标的记录对比可以发现,敏感组分2对仙女木、9.5 ka、8.2 ka等冷事件的记录更加明显,也说明了大湖地区的气候变化具有全球性,这种气候变化可能与太阳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72.
73.
汪明洲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1992,(3)
在甘肃河西走廊山丹地区上石炭统太原组中发现的大舌角石属(Megaglossoceras),不仅对研究该属内各种之间的演化关系和系统发生提供了资料,而且对深入研究这一种群的、生态古地理环境和时代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4.
桂西北地区三条铷—锶等时线年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铷锶等时线法测定地质体年龄是目前普遍应用而准确度较高的方法之一,用该法测得金牙金矿床(JY金矿床)的成矿年龄为206Ma±12,为中三叠世晚期;含金黄铁矿、毒砂矿物包体年龄为276Ma±28,代表成矿物质来源地层的时代,和桂西基性岩时代相同。用铷锶等时线法测得桂西北地区辉绿岩时代为263.1Ma,和峨眉山玄武岩相当,属海西晚期。因此,有根据认为,金牙金矿床的硫砷金等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下伏晚二叠世基性岩和基性火山碎屑沉积岩。 相似文献
75.
76.
记述了广东省南雄盆地上白垩统主田组3组恐龙行迹,由杨梅坑足迹点的足迹命名了南雄鸭嘴龙足迹(Hadrosauropodus nanxiongensis ichnosp. nov.)一新种;古市足迹点的足迹归入鸭嘴龙足迹一未定种(Hadrosauropodus isp.)。这是中国鸭嘴龙足迹属的首次描述,将该足迹的分布从北美拓展至中国,并为南雄盆地存在大型的鸭嘴龙提供了新的化石证据。还整理了中国已描述的大型鸟脚类足迹:中国足迹(Sinoichnites)被定为非正式的塑模标本;扬子足印(Yangtzepus)被归入兽脚类足迹;禽龙足迹(Iguanodonopus)被认为是裸名,归入禽龙足迹(Iguanodontipus);嘉荫足迹(Jiayinosauropus)增加了新材料并得以具体描述;内乡足迹(Neixiang footprint)得以重新描述。 相似文献
77.
二郎坪群抱树坪组作为北秦岭早古生代重要的沉积记录,其研究程度较低。本文通过对抱树坪组内火山岩夹层和花岗斑岩脉进行岩石学、地球化学和锆石U- Pb测年研究,旨在进一步确定其沉积时代与构造环境。研究结果表明:豫西夏馆地区抱树坪组火山岩夹层已变质为(黑云)阳起钠长片岩,常与黑云石英片岩呈“互层状”产出;岩石原岩为安山质凝灰岩,具有相对低的SiO2(52. 56%~62. 04%)、较高的Al2O3(10. 70%~18. 55%)、低的MgO(4. 06%~6. 21%)和FeOT/MgO(1. 23~1. 81),富集轻稀土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U、K,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P、Ti,具镁安山质岩石的特点;结合地球化学特征及前人研究认为,抱树坪组可能形成于活动陆缘弧后盆地。获得黑云阳起钠长片岩原岩的结晶锆石U- Pb年龄为446. 0±1. 7 Ma,以及侵入其中花岗斑岩脉的成岩年龄为430. 0±3. 0 Ma,首次将抱树坪组的形成时代准确地限定为晚奥陶世至早志留世。综合区域研究成果认为,小寨组和抱树坪组在地层层序和地层时代上符合广义二郎坪群的划分方案,但大庙组、火神庙组及由小寨组和抱树坪组构成的整体三者在形成时代上表现为近于同时性,在空间上主体呈现近平行关系,可能主体属时代大体相当的不同沉积环境的产物;在大地构造属性方面,认为二郎坪群是在约470 Ma之前由于商丹洋向北俯冲而形成的火山岛弧,在470~436 Ma转化为弧后盆地,至约430 Ma之前最终完成消减闭合。 相似文献
78.
云南省怒江以西的地域,本文称之腾冲-梁河地区。区内晚第三纪盆地含铀矿资源,而盆地的地层划分和对比尚存在不少疑议。本文从沉积学、古生物、标志层和同位素年龄等方面综合分析,认为区内各大型盆地发育了上新世早期至晚期的沉积,而小盆地沉降较晚,发育上新世中期至晚期的沉积。龙川江盆地和梁河盆地中的最老的火山岩,其层位分别按近芒棒组和南林组的底部,但同位素年龄值仅7.19±1.11Ma和7.2Ma,明显新于上新世下限年龄值10Ma。因此,区内盆地最早沉积为上新世早期,南林组与芒棒组同期,均为上新世。 相似文献
79.
80.
过去,牛堡组一段发现化石甚少,时代不能确定。1994年作者在牛堡组一段发现较丰富的介形虫休石,将其一分为二,上部厘定为现在的牛一段,时代为古新世;下部新建“长山组”时代为晚白垩世。根据西伦1井的孢粉组合,肯定了伦坡拉盆地中央凹陷带的西北部有丁青湖组的存在,扩大了该组原有的颁范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