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9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67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81.
钐 钕同位素定年和系统的元素 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 ,位于扬子克拉通北缘的望江山基性岩体形成于约 785± 88Ma的晋宁期 ,并具有陆内裂谷环境岩浆作用的地球化学属性 ,与时代为 0 95~ 0 .90Ga、具岛弧型火山岩特征的西乡群明显不同 ,标志该地区于新元古代经历了由洋壳消减的大陆边缘向陆内裂谷转变的构造演化。  相似文献   
82.
林晓辉 《华北地质》2001,24(2):123-128
以往对冰碛物的研究 ,只重视其沉积特征及古地理的恢复 ,未讨论其建造型相。笔者通过对其沉积特征、产出构造环境的讨论 ,认为山麓冰碛物是造山期后的产物 ,属于磨拉石建造 ,大陆冰碛物代表寒冷地区风化壳产物 ,可作底砾岩看待 ;冰蚀面可当作沉积间断面或寒冷地区的风化壳。并认为我国新元古代末期罗圈组及其相当层位的冰碛岩属磨拉石建造。由此推断在新元古代末期 -早古生代初期存在一期未被认识的、在地史上具划时代意义的构造运动 ,命名为天秦运动。天秦运动是晋宁运动后的另一期构造运动 ,是新元古代与古生代的分界运动 ,时限在80 0Ma以后 ,70 0~ 5 4 0Ma是主构造期 ,前期以造山为主 ,后期以裂解为主 ,是Rodinia超大陆的裂解、古亚洲洋和古特提斯海形成期 ,扬子地块和塔里木地块先后从澳大利亚板块中裂解出来  相似文献   
83.
中国晚前寒武纪构造、古地理与沉积演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鸿允 《地质科学》1991,(4):309-316
本文主要对中国自中元古代末晋宁造山运动(1100—880Ma)后震旦纪时期呈现的古构造格局及构造单元,并就各单元特别是扬子地台、东南地槽、及塔里木-华北地台范围的构造-古地理、沉积特征及其演化过程,进行讨论和概括。  相似文献   
84.
该文对夹皮沟金矿区有代表性的两个矿床及一个矿点的含金石英脉,用快中子活化法测定了~(40)Ar/~(39)Ar年龄。其年龄谱都以马鞍形为特征,年龄谱的最低坪年龄可作为石英脉的生成时代。3个数据分别为1824±24Ma、1253±17Ma和203±60Ma。由此认为夹皮沟矿区,金的成矿作用是多阶段的,吕梁期、晋宁期和燕山早期。而金矿的成因主要与吕梁期和晋宁期的变质作用有关,因此夹皮沟金矿可划为变质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85.
40Ar/39Ar快中子年龄新资料讨论震旦系底界年龄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者对相当于晋宁运动岩浆活动产物的湖北峡东黄陵岩体和江西九岭岩体分别进行了40Ar/39Ar快中子定年。对采自宜昌莲沱地区的黑云母斜长花岗岩体和黄陵庙黑云母花岗闪长岩体的样品测得两条年龄谱,HH-01黑云母的高温坪年龄为893.7±6.7Ma,HH-05角闪石坪年龄为886.4±4.6Ma。对采自江西宜丰黄岗口的九岭岩体中黑云母测得的高温坪年龄为937.1±6.4Ma。从上述三个年龄值,并综合以前测定的晋宁期侵入体的年龄值以及不整合面上覆盖层和基底最上部沉积层的一些年龄值认为,以900Ma作为震旦系底界年龄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86.
柴达木盆地东北缘乌兰地区查汗河-柯柯散一带新发现晋宁期碰撞型变质侵入体,获得842±6.2MaU-Pb法锆石同位素上交点年龄值。反映出该地区存在晋宁期Rodinia古大陆形成的建造记录。岩性组合为灰白、灰红色二长片麻岩、灰红色黑云钾长片麻岩,经原岩恢复为二长花岗岩和钾长花岗岩,变质程度达低角闪岩相,其成因分析为碰撞型花岗岩。  相似文献   
87.
大别山-苏鲁地区榴辉岩形成时代的地质与年代依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依据大别山—苏鲁地区变质花岗岩中有大量被蚀变交代的榴辉岩“包体”,及变质花岗岩呈脉状穿切榴辉岩,以及榴辉岩呈脉状侵入浅变质岩层中等野外地质事实,并据相关地质体的年龄资料确定区内榴辉岩应形成于晋宁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