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2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44篇
测绘学   15篇
大气科学   34篇
地球物理   108篇
地质学   105篇
海洋学   5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8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1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6年   1篇
  1942年   2篇
  1941年   2篇
  1940年   1篇
  193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61.
162.
1980年2月16日日全食期间,在云南瑞丽进行了地磁场的正常与快速两种记录,分析了地磁日变化、小扰动和地磁脉动的变化。结果表明:磁偏角偏东(-0.8′±0.2′),水平强度有微小的变化(-2.9γ±1.6γ);地磁小扰动的幅比减小;这与电离层E层的电子密度的变化相对应。  相似文献   
163.
通过对滇池湖心区晚更新世末期以来的沉积剖面、沉积物及其化学组合、古地磁特征及孢粉组合的研究,初步确定了滇池上更新统与全新统的分界,认为自晚更新世末期以来,滇池一直维持着稳定的湖相沉积。晚更新世末期,滇池处于温凉偏于的相对浅水环境。全新世早期气候逐渐转暖,湿度渐增,湖水面积扩大且渐深,至全新世中期,气候变得温暖湿润,湖水面积进一步扩大变深。全新世晚期滇池气候又变得温凉偏干、处于湖水面积缩小的浅水环境。  相似文献   
164.
借助137Cs估算滇池沉积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137Cs测量值和具体区位判断,滇池流域土壤与湖泊沉积物中的137Cs是世界与中国核试验生成物叠加的结果,由此在滇池沉积物中识别出1954年、1963年、1976年、1986年几个特定年份的沉积层(时标)。计算不同时标间的沉积物质量,可求出不同时段单位面积上的年均沉积质量,不同湖区该值有差别,但符合湖心沉积低于湖岸的湖泊沉积规律。又参照滇池流域地貌、物源供给、湖盆形态及采样点等,借助GIS方法将滇池湖区划分为远岸湖心区(I)、近岸湖心区(II)、湖西区(III)、湖东区(IV)和湖南区(V),并计算各区底面积;然后将面积与年均沉积质量相乘,得到不同时段各区域的年均沉积总量1954~2003年与I~V区对应的年均沉积总量(104t/a)分别是6.85、8.90、8.43、9.82和5.91,滇池外海的总沉积量为39.91×104t/a。这些结果与当地实情吻合,与他人的研究结果也非常一致。  相似文献   
165.
环境由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构成,自然环境是社会环境得以存在的基础和条件,社会环境是自然环境得以维系的机制和保证。反自然性、反人性是环境问题的实质,解决环境问题的目标是建设人与环境和谐的社会。将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限定在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力的范围内,同时使人类创造的文化有利于精神生活的丰富和提高,是建立人与环境和谐的社会的价值取向。以顺应自然规律的方式发展社会经济,创设实现人性需求的社会经济体制和社会运行机制,是建立人与环境和谐社会的途径。滇池流域地区存在的环境危机问题,应通过寻求建立人与环境和谐社会的途径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66.
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研讨会于2005年6月28日-30日在昆明隆重召开。这次会议是由国土资源部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中国土地学会地籍分会和中国土地学会信息与遥感分会联合举办的。  相似文献   
167.
乡村非农化即乡村地域非农产业与活动逐步发展壮大之过程。乡村非农化研究已成为我国西部转换二元结构,由传统经济走向工业化的重要突破口。昆明作为西部大城市之一,其周边农村地域非农化起步晚但进展迅速,在全省领先,其非农产业的地域分布密度和结构类型复合度均由中心向外递减,表现出同其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一致性。昆明农村非农化特征在西部颇具代表性、强调非农化理论与实证研究对西部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68.
本文利用昆明台重力固体潮观测资料,对云南省内几个中强地震前昆明重力场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表明,震前昆明重力场的变化有以下特征:1.震前重力场均有不同程度的反映和表现。2.重力场的各种异常均以减小为主。3,一般来说,重力场的异常随地震的强度加大、频度增高而变大。4.重力场的异常具有复杂性、多样性。文中对重力场的变化进行了初步的分析讨论。并对加强重力工作,做好分析预报提出了看法和认识。  相似文献   
169.
地基土质条件对建筑物震害的影响是很明显的,地基土的脉动观测是研究地基土质条件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首先介绍了昆明的地形,地质构造和市区的地层概况,进而简述了地基土质条件与震害的关系,最后对昆明市九个点的地基土的脉动观测结果作了一些分析,根据脉动的周期分布得出:昆明盆地边缘靠山基岩出露地区、市区北部丘陵地带的园通山,五华山基岩出露地区、属Ⅰ类地基土。市区冲洪积地层上的地基土、脉动的平均周期和卓越周期分布在0.2—0.4秒之间,属Ⅱ类地基土。盆地近湖地区的湖相沉积地基土,脉动的平均周期和卓越周期分布在0.4震1秒之间,且地下水位又高,属Ⅲ类地基土。一般来说,Ⅲ类地基地上的震害是比较大的。为了防止建筑物地基土的自振周期和地震波周期相近而引起共振加大震害,在Ⅰ类地基土上最好不要建筑固有周期在0.1—0.2秒的结构物。在Ⅱ类地基土上避开固有周期在0.2—0.4秒的结构物,在Ⅲ类地基土上避开固有周期为0.4—1秒以上的高层建筑、高大的烟囱和跨度较大的厂房等。  相似文献   
170.
云南滇池现代沉积物^210Pb法的CF模式年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阐述了~(210)Pb法的CF模式年龄计算原理,并用此模式计算了云南滇池沉积柱样的年龄。发现CF模式年龄与普通的CA模式年龄有明显的差异,而~(228)Th/~(232)Th法和~(239,240)Pu分布都表明CF模式年龄是可靠的。此年龄结果显示了近一百年来滇池的沉积通量是变化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