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5篇
  免费   459篇
  国内免费   300篇
测绘学   542篇
大气科学   450篇
地球物理   566篇
地质学   727篇
海洋学   156篇
天文学   331篇
综合类   132篇
自然地理   80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106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117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117篇
  2013年   115篇
  2012年   168篇
  2011年   163篇
  2010年   158篇
  2009年   123篇
  2008年   152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8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3篇
  1974年   4篇
  1965年   4篇
  1961年   4篇
  1938年   2篇
  1937年   2篇
  192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4 毫秒
21.
6月3日至4日,带着对巴渝灾后重建和三峡库区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关心,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徐绍史前往重庆商议灾后重建支持政策,检查地灾隐患排查,并深入重庆、湖北三峡库区检查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22.
针对观测序列的异方差和时相关特性相互影响但又难以并行建模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迭代、序贯处理异方差和时相关问题的随机模型建模方案.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较好地解决了异方差和时相关特性无法并行建模的难题.极大地消除了多路径及系统残余误差对GPS定位成果的影响,增加了基线数据处理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3.
大别山黄石-六安反射地震剖面新的地质解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大别山黄石至六安反射地震剖面上有很多近水平的反射体,表明大别山中心部位的中、下地壳内也有近水平的分层性。反映有流变性和动力学方面的差异,与大型薄皮构造理论对岩石圈性质的认识一致,因而在其运动过程中应服从薄皮构造的运动规律。结合以往对大别山区划分的岩石一构造组合,在前人对此反射地震剖面所作的地质解释的基础上,对反射地震剖面作了较为详细的地质解释,并建立了大别山造山带在此剖面上的两维几何结构。剖面南部为造山过程中形成的背斜构造。地表15km深度内为由碰撞混杂岩组成的扬子与中一朝大陆之间的主滑脱带。剖面中部为造山期后的侵入体。剖面北部为主滑脱带的根带(通常认为的缝合带),根带被中生代形成的晓天磨子潭断裂带切割。剖面最北端为变质复理石中略晚于主滑脱带的反向冲断带。推溺l下地壳的断开距离在扬子大陆俯冲时(三叠纪前)规模较大,然后逐渐缩小,直至保留到今天的规模。  相似文献   
24.
鸡西盆地被平麻断裂分割成南、北两个条带,多数研究者将南带1煤之下的海相层叠伏于北带海相层或底砾岩之下,称为“城子河组下段”或“石河北组”。利用事件地层学的原理,分析盆地内城子河组早期盆地裂陷、海侵、火山喷发、聚煤等重大事件在地层精细对比方面的意义,甄别出了盆地中重大事件的地层记录.以等时层为基础建立对比框架。通过大量钻井资料追溯对比,认为盆地中坳陷部位的渴湖海湾沉积是南北两带的沉积过渡类型,根据微体古生物研究,南北两带海相层中的沟鞭藻类化石面貌基本一致,南北带的海相层应是同一层位,初步实现了盆地内南、北两个条带城子河组的精细对比,为恢复盆地古地理环境奠定了可靠的基础。  相似文献   
25.
26.
通过高密度电阻率法的模型实验,得出不等电极距情况对直立高阻薄板和低阻球体反演结果的影响:缺失电极对它正下方的ρs影响最大,而异常形态主要在水平方向有明显的变化,异常体随电极缺失的位置有趋势变化,电极缺失的数目越多,异常形态变化越大,但是从整体来看反演剖面图基本相似。  相似文献   
27.
三次站02时地面温度若用(08时地面最低温度+前一日20时地面温度)÷2求得,其数据比较接近实测值。选用开平站1995~2004年资料计算02时地温,与相距不足17 km的基本站台山站对比发现:用08时最低地温代替日最低地温计算02时地温,精度提高约0.9℃。  相似文献   
28.
长江三角洲地区水和热通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文中利用改进的K B模式和牛顿扩散方法及 196 1年以来的长江三角洲 (2 8~ 33°N ,118~ 12 3°E)地区的 4 8个测站的常规气象资料 ,估计了该地区近 4 0a来的蒸散量和感热通量。结合该地区的气温、太阳辐射等气候资料和 196 0年以来该区域土地资源利用变化等有关信息对该地区的潜热通量和感热通量的时 空间变化特征及其可能成因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认为该地区自 2 0世纪 70年代开始平均蒸散量有逐渐减小的趋势 ,与 1980年相比 ,1998年区域年平均蒸散量减小了 2 4mm。区域平均感热通量与蒸散量相比在此期间变化并不明显。通过对该地区的云量、太阳辐射及土地利用变化资料分析认为 ,造成该地区平均蒸散量减少趋势的的原因之一是用于蒸发的能量即太阳辐射的减少 ,而造成太阳辐射减少的可能原因为云量及大气透明度的变化所至 ;原因之二是该地区地表覆盖条件的改变。近 2 0a来 ,该地区的水田、旱地及水域面积占总面积的比率分别减少 1.35 3% ,4 .4 4 2 %和2 .5 97% ,而城镇建设、工矿及其它建设用地面积则增加 3.345 %。耕地及水面的减小和城镇及建设用地面积的增加从整体上使区域平均蒸发量减少。  相似文献   
29.
西藏地区旱涝等级划分及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利用西藏22个站点1969-1998年逐日降水资料,采用d指数旱涝等级方法。按夏季(5-9月),初夏(5-6月),盛夏(7-8月)时段进行了旱涝等级划分。采用EOF分析方法对全区22个站点旱涝等级展开分解,得出西藏地区的旱涝时空分布特征,主要类型和周期,而且对西藏地区夏季(5-9月)的旱涝做了预测。  相似文献   
30.
近五十多年海口降水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馥祯 《湖北气象》2002,21(3):12-14
对海口市1951年建站以来的夏秋(汛期)、冬春及逐年降水序列进行跨平板和小波变换计算。结果表明:海口夏秋、冬春及年降水都存在一定的震荡周期,汛期降水的主次震荡周期分别为30、3年;冬春分别为3、9年;年降水则为27、3年。从小波分析图还可看出,未来一段时间内,口的年降水及汛期降水呈增多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