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0篇
  免费   144篇
  国内免费   88篇
测绘学   22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45篇
地质学   315篇
海洋学   225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4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2009年9月对祁连山冷龙岭宁缠河3号冰川外围建立控制网, 于冰川表面布设了13根标志杆, 随后分别于2010年7月、2010年9月再次对设立在冰川表面的花杆点进行测量, 获取2009/2010年度、2009年9月-2010年7月与2010年7-9月3个时段宁缠河3号冰川表面流速.结果显示: 2009/2010年度宁缠河3号冰川最大流速出现在海拔4 430 m附近, 为3.76 m·a-1;2009年9月-2010年7月表面流速最大值出现在海拔4 430 m附近, 为0.32 m·月-1;2010年7-9月最大流速出现在海拔4 380 m附近, 为0.47 m·月-1.总体来看, 2009/2010年度宁缠河3号冰川纵剖面上流速变化较为缓和, 显示出流速随海拔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但不同季节表面流速在纵剖面上的分布情况不同, 横剖面上主流线附近流速最大, 向冰川两边逐渐递减, 各观测点均平行于主流线方向向冰川末端运动, 表现出冰川运动一般规律. 在冰川表面运动速度观测区域内东南边缘流速略大于西北边缘, 同时与规模相近的冰川运动速度相比, 宁缠河3号冰川运动速度较大.  相似文献   
82.
基岩岛屿组成的"门"地貌单元是珠江河口区别于世界其他河口的重要地貌特征之一。文章基于重整化群k-ε湍流模型(RNG k-ε)的FLOW3D流体计算模型研究了"门"地貌单元的时均动力结构及湍流能耗特性。"门"地形致动力结构伴随不同类型能耗区。根据能耗空间分布特性可分为核心区(A1区)、混合区(A2区)、上游区(A3区)、下游区(A4区)。"门"地形作用下,不同分区的动力结构、湍流特性、能量转化、能量耗散特征及其驱动机制不同。  相似文献   
83.
东南极达尔克冰川表面运动速度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继锋  鄂栋臣  张胜凯 《冰川冻土》2015,37(5):1150-1159
2007-2012年,在东南极达尔克冰川实施了18期空间方向交会观测,解算得到了冰川的运动规律:其整体平均运动速度为0.41 m·d-1,平均流向的方位角为7.01°;总的来说,其冬季和夏季的流速基本相当,但冰川前缘附近的运动在冬季显得更为活跃;冰川横截面上从边缘到中心,流速逐渐增大,流速最大的点出现在冰川中轴线上,流速最小的点则出现在边界附近;沿冰川流动方向,从上游至入海口,流速亦逐渐增大,冰川前缘流速最大,此处有较多的冰裂缝发育.与之前的遥感研究结果相比较,冰川运动比较稳定,流速未发现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84.
《岩土力学》2017,(4):1179-1187
突水突泥是富水全强风化花岗岩隧道施工常见的地质灾害,地层颗粒的流失是导致突水通道扩展的关键因素,其中颗粒达到起动流速是其流失的临界条件。考虑水流冲刷和土体黏结作用,对突水通道断面颗粒进行三维受力分析,导出颗粒的临界起动条件,建立了考虑颗粒粒径、颗粒坡面位置、相对暴露度三因素的颗粒起动流速函数,并利用数值方法分析了上述三因素对起动流速的影响规律。计算分析表明:起动流速随粒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通道断面不同坡面位置颗粒起动流速呈明显的对称性,总体上起动流速随相对暴露度的增大呈增大趋势。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三因素对颗粒起动流速的敏感性,发现粒径对起动流速影响最为显著。同时根据断面颗粒起动最小流速标准及相对暴露度的随机性,简化颗粒坡面位置和相对暴露度两因素,导出颗粒起动流速的简化公式,最后利用室内试验和工程实例验证了该公式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85.
滩槽复式河道是冲积河流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形态,也是河流动力学研究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以复式河道概化试验数据和水沙运动的区域性特征为依据,在提出滩槽复式断面主槽平衡区、滩槽交互区、滩地平衡区以及边壁区4个分区的基础上,将水流流态最为复杂的滩槽交互区进一步划分为对数流速区(内区)和非对数流速区(外区),通过引入描写动植物生长过程的S型曲线,提出了内外区分界线的确定方法。以滩槽交互区横向分布公式为基础,通过线性假定和积分变换,给出了滩槽交互区内断面平均流速和含沙量的计算公式,并对不同分区内的流速和含沙量的差异性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86.
Lei Huang  Zhen Li 《寒旱区科学》2010,2(1):0059-0066
Mountain glaciers are sensitive to environment. It is important to acquire ice flow velocities over time for glacier research and hazard forecast. For this paper, cross-correlating of optical images is used to monitor ice flow velocities, and an improvement, which is called "moving grid," is made to this method. For this research, two remote-sensing images in a certain glacier area, dur-ing different times are selected. The first image is divided into grids, and we calculated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each window in the grid with the window on the second image. The window with the highest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is considered the counter-part one on the first image. The displacement of the two corresponding windows is the movement of the glacier, and it is used to calculate glacier surface velocity. Compared to the traditional way of dividing an image with ascertain grid, this method uses small steps to move the grid from one location to another adjacent location until the whole glacier area is covered in the image, thus in-creasing corresponding point density. We selected a glacier in the Tianshan Mountains for this experiment and used two re-mote-sensing images with a 10-year interval to determine this method.  相似文献   
87.
徐祖洪 《地理教学》2010,(23):54-55
题目 武汉市2011届新高三起点调研测试卷第27题,许多学生得分不高,引起师生广泛关注。27、(14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陆地的河流流速比较急,带着上游冲刷下来的泥沙流到宽阔的海洋后,流速慢了下来,泥沙就沉积在河口附近,积年累月,越积越多,逐步形成高出水面的陆地,这就叫河口;中积岛。世界上许多大河入海的地方,都会形成一些冲积岛。我国共有400多个冲积岛。  相似文献   
88.
Velocity profiles and incipient motion of frazil particles under ice cover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 series of experiments for the incipient motion of frazil particles under ice cover have been carried out in laboratory under different flow and boundary conditions.Measurements on flow velocities across the measuring cross-section at different water depths have been conducted.Based on these experiments under both ice-covered and open flow conditions,the impacts of solid boundary(such as ice cover and flume sidewall) on the distribution of flow velocity profiles have been discussed.The criteria for the inc...  相似文献   
89.
用经典技术理论检验和认识河渠流量测验新仪器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河渠流量测量的经典技术、计算理论.对在新形势下由国外引进的新仪器、新设备和新技术方法适用性能作了简单介绍.简述了我国近年来的河渠流量测验技术研发情况.指出了依据经典测流技术,正确认识、评价一种新仪器、新设备、新技术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90.
明渠规则断面流量测量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时现有明渠流量测量方法的不足,提出一种规则断面明渠流量的自动测量方法-"流速-水位法".首先基于断面流速分布经验公式,给出"流速-水位法"测量明渠断面流量的基本原理、计算公式及测量步骤;然后应用该法对某实际灌区的两个典型断面进行流量测量,并与流速-面积法的实测结果作对比,两者符合的较好,说明本文所提出的"流速-水位法"是准确可行的.实例应用成果表明,所提出的"流速-水位法"可用于规则断面明渠流量的自动测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