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41篇
  免费   1170篇
  国内免费   1821篇
测绘学   193篇
大气科学   145篇
地球物理   1140篇
地质学   4834篇
海洋学   750篇
天文学   57篇
综合类   324篇
自然地理   189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33篇
  2022年   197篇
  2021年   168篇
  2020年   159篇
  2019年   202篇
  2018年   130篇
  2017年   150篇
  2016年   147篇
  2015年   173篇
  2014年   297篇
  2013年   246篇
  2012年   320篇
  2011年   289篇
  2010年   236篇
  2009年   286篇
  2008年   276篇
  2007年   306篇
  2006年   319篇
  2005年   300篇
  2004年   230篇
  2003年   222篇
  2002年   223篇
  2001年   240篇
  2000年   218篇
  1999年   227篇
  1998年   216篇
  1997年   218篇
  1996年   212篇
  1995年   211篇
  1994年   194篇
  1993年   180篇
  1992年   170篇
  1991年   135篇
  1990年   118篇
  1989年   98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9篇
  1975年   4篇
  1950年   5篇
  1946年   3篇
  1943年   3篇
  194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71.
从岩石圈壳-幔组合结构出发,选择了大华北岩石圈块体内一条NWW向连云港-银川的岩石圈壳-幔组合结构剖面,试图先从一个简单的力学模型开始,用二维有限元法得到岩石圈(地壳和上地幔顶盖层)中的构造应力场的分布特征,从而解释板内地震与岩石圈壳-幔结构比值(R)相关的力学原因。  相似文献   
172.
利用文安~蔚县~察右中旗深地震测深剖面的资料,进行了一维,二维射线追踪时拟合与合成地震图计算,获得了本区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结果表明,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在纵向和横向上具有明显的不均一性,M面起伏较大,其埋深由冀中坳陷的31.0km向西至山西隆起区北部天镇达42.0km左右。浅部断裂较发育,根据对应其地壳深部界面及速度等线在起伏变化程度和反映断裂带附近各波组特征,推测了地壳深部断裂。  相似文献   
173.
世纪之交我国震源物理研究的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大陆地震震源的观测研究、震源力学的理论研究和震源物理实验三个方面,评述了90年代以来中国震源物理研究的进展.这些进展包括:大陆地震的震源参数测定;利用数字地震资料进行的“现代”震源参数的反演;地震断裂力学的应用和发展;非线性物理学在震源研究中的应用;岩石破裂实验的发展;地震前兆的物理机制的实验研究等.指出了新技术的发展和现代物理科学的发展对90年代以来震源物理研究的重要影响.展望了跨世纪的我国震源物理研究的发展方向,指出震源物理研究的进展必将在大陆地震预测和减轻地震灾害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4.
冀西北麻粒岩区早前寒武纪主要地质事件的年代格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耿元生  刘敦一 《地质学报》1997,71(4):316-327
本文通过年代学资料和其它地质依据建立了冀西北及邻区麻粒岩地体早前寒武纪主要地质事件的年代格架。早期的基性火山喷发事件发生在2868—2932Ma期间,形成本区的早期地壳。在2761Ma左右发生了大规模的TTG岩浆侵位事件,在2650Ma时发生了基性岩浆侵位,使地壳加厚。在2561—2503Ma期间,花岗闪长质岩浆在本区广泛侵入,使地壳进一步加厚。2477—2461Ma期间,紫苏花岗岩以岩株形式侵入,同时发生区域麻粒岩相变质,早期地壳受到改造。大约在2300Ma时发生第二阶段的麻粒岩相变质。此后,在2144—2087Ma期间红色花岗岩侵位,形成花岗岩带。  相似文献   
175.
中国华南大陆重力场特征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重力观测资料通过适配滤波、延拓和水平求导技术进行数据处理 ,获得了中国华南大陆的重力场展布和构造格局 ,并在网格数据反演的基础上求得了壳幔边界 (Moho界面 )的起伏变化。结果表明 :1华南地区 Moho界面埋深为 3 0~ 40 km,地壳厚度由西向东逐渐减薄 ,在陆缘与浅海地域  相似文献   
176.
在系统研究大量野外实测剖面和钻孔资料的基础上,认为本区寒武纪-奥陶纪岩相古地理演化可分为3个海侵海退旋回,构成了一套独特的、完整的沉积序列。沉积层的岩溶发育程度与沉积环境密切相关,从开阔海、潮下、高能、滩环境沉积层,到开阔海、低能、间歇高能环境沉积层,再到滨海、潮上、泥云坪和泥灰坪环境沉积层,岩溶发育程度逐渐降低,富水程度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177.
全球地壳厚度等值线图(图6)显示了地壳厚度的双峰标度。海洋盆地的地壳厚度为6~7km(不包括4~5km的水层),而大陆部分的平均厚度为39.7km。在海洋一大陆边缘的典型地壳厚度是30km,并向大陆内部逐渐增厚到40~45km。厚度超过50km的地壳局限在几个地区,包括中国西部的青  相似文献   
178.
杨树庄 《地质论评》2004,50(2):195,209-195209
与“地球只形成一次”不同,大冰期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且仅在最近约600Ma才出现。大冰期的成因得不到解决,应当反省研究思路。前人并没有真正认识清楚大冰期现象。只有认识地质现象,理解地质作用,才能解释其成因。  相似文献   
179.
对武定迤腊厂铜矿成矿期石英进行了40Ar-39Ar同位素年龄测定,得到马鞍形年龄谱,坪年龄为(784.25±0.95)Ma,等时线年龄为(783.93±8.59)Ma.地质特征研究表明该矿床后期改造作用明显,并非同生沉积或成岩作用早期成矿,而与晋宁期Rodina大陆裂解有关.武定迤腊厂铜矿的形成可能是在Rodinia大陆裂解时,从深部带来大量成矿物质,改造成岩时期初始的矿化,形成矿床的叠加富集和最终定位,晋宁-澄江期是该矿床的主成矿期.  相似文献   
180.
安徽张八岭地区西冷岩组早期构造变形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安徽张八岭地区西冷岩组早期构造变形复杂,主要表现为褶皱以及与褶皱变形密切相关的韧性剪切变形。野外调查表明,该地层中至少发育3期褶皱变形,其中F1为北西向韧性剪切褶皱;F2为向南南西倾伏的纵弯褶皱;F3为近东西向的宽缓褶皱。F1与F:联合制约了西冷岩组岩层展布的总体格局。显微构造,特别是岩石的磁性组构特征证明了区内曾发生过多期构造变形,且有两期最为显著,即早期的水平剪切和随后发生的侧向挤压。本文重点阐述上述褶皱变形的几何学特征,并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