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9篇
  免费   545篇
  国内免费   1192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42篇
地球物理   101篇
地质学   3413篇
海洋学   77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162篇
自然地理   38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105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106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127篇
  2018年   116篇
  2017年   103篇
  2016年   120篇
  2015年   122篇
  2014年   162篇
  2013年   132篇
  2012年   152篇
  2011年   156篇
  2010年   127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135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142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108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100篇
  2000年   92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95篇
  1997年   107篇
  1996年   109篇
  1995年   109篇
  1994年   97篇
  1993年   74篇
  1992年   90篇
  1991年   97篇
  1990年   100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71.
以北祁连造山带东段老虎山石英闪长岩体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锆石U-Pb年龄及全岩元素与Sr-Nd同位素组成的系统 测定,据此探讨了岩石的成因及其对北祁连构造演化的启示。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表明,石英闪长岩体的形成 年龄为440 Ma。岩石具有亚碱、准铝以及贫钙、镁、铁的特征,碱铝指数(AKI值) 均低于0.85,铝饱和指数(A/NKC 值) 多小于1.0,属钙碱性I型花岗岩类岩石。在稀土和微量元素组成上,岩石富集轻稀土和大离子亲石元素(如Rb、Cs、 Th和U),亏损高场强元素(如Nb和Ta),显示弧岩浆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岩体具有相对均一的Sr-Nd同位素组成,初始Sr同 位素值为0.7058~0.7071,εNd(t)值为-1.06~-0.31。综合分析表明,老虎山石英闪长岩应起源于玄武质下地壳物质的部分熔 融,并在成岩过程中有少量幔源物质的混入。对区内火成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产出背景的全面分析,表明受北祁连洋俯 冲及随后岛弧与祁连—柴达木陆块碰撞拼贴影响,弧后盆地的北向俯冲消减作用可能是诱发民乐窑沟和老虎山弧岩浆岩以 及导致毛藏寺—老虎山花岗岩带内埃达克质岩石侵位的基本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72.
西藏腊久-八宿地区,中侏罗世-早白垩世盆地,沉积了一套以重力流沉积发育为特色的陆源碎屑岩组合。通过详细的沉积学及层序地层学研究,识别出四个层序及相庆的十二个体系域,建立了层序地层格架,在此基础上,经对盆地内沉积相及建造特征、陆源碎屑岩的成分判别及火山岩特征等分析,确定该盆地性质为大陆裂谷断陷盆地,经历了发生,发育,消亡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73.
在详细研究米仓山地区吴家垭西部陆相地层基本层序特征的基础上,建立了本区晚三叠世至早侏罗世前陆盆地层序地层格架,确定了盆-山体系在此期间发生了两次重要事件,并认为北部前陆山地的构造变动是影响盆地层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4.
吉林省东南部早寒武世晚期地层中含有数层含铜层,它们主要赋存在红色岩层所夹的灰绿黄绿色岩层之中。本区含铜层的形成与当时富氧阶段中的缺氧时期息息相关;而且该类型含铜层主要产自滨海或滨浅海地带,受当时古地理严格控制  相似文献   
75.
对窑街寺湾沟-炭洞沟红层孢粉和地层层序及时代进行了系统分析与对比研究。在该剖面中划分出2个孢粉组合:①双束松粉属-无口器粉属-杉粉属-栎粉属-瘤面海金砂孢属组合,时代为早渐新世;②双束松粉属-拟桦粉属-栎粉属-藜粉属-瘤面海金沙孢属组合,属中渐新世。研究表明:窑街寺湾沟-炭洞沟红层剖面的层位位于朱儿庄剖面之上,整个窑街地区的红层剖面属始新统-中渐新统;窑街地区始新世孢粉组合与中国东、西部地区孢粉组合相似,均发育以亚热带和暖温带植物为主的亚热带型落叶阔叶林,气候炎热;始新世晚期至早渐新世则演变为以暖温带落叶阔叶树种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植被,气候温暖湿润;中渐新世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气候较温暖湿润。区域对比分析表明,从渐新世早期中国东、西部植被开始出现差异并逐渐加大,该时期也许是中国新构造运动的一个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76.
南天山北缘麻粒岩残迹与辉石相韧性变形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舒良树  王赐银 《地质科学》1996,31(4):375-383
对新疆北部南天山北缘蛇绿混杂岩带中麻粒岩的岩石学、矿物学、岩石化学、矿物化学、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辉石相韧性变形构造的研究表明,榆树沟麻粒岩的共生矿物组合为透辉石-次透辉石-紫苏辉石-石榴石-斜长石,属基性岩类暗色麻粒岩,以低硅高钙为特征,稀土总量低,轻稀土与铕弱亏损,反映高温高压熔融环境和岩浆分异差的特点。麻粒岩及超镁铁岩中的辉石经历了强烈的韧性剪切变形作用,不对称辉石残斑系、动态重结晶辉石亚颗粒集合体、辉石变形双晶纹、鱼尾构造、核幔构造等显微韧变构造广泛发育。宏观和微观运动学分析揭示了一期从南向北的推覆构造。麻粒岩的形成与早古生代大陆地壳拉伸作用有关,辉石相韧性变形则与早古生代末南天山边缘海的挤压关闭和推覆逆冲有关。  相似文献   
77.
该文在概述造山带研究的近期进展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早元古代造山带中的矿产.  相似文献   
78.
中国东北区二叠纪和早三叠世地层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运用裂陷槽理论,提出了早二叠世地层发育于大石寨、大河深和庙岭三个裂陷槽中。晚二叠一早三叠世则以陆相凹陷沉积为特征,发育于兴安岭、张广才岭及完这山三个凹陷内。  相似文献   
79.
大别山超高压石榴多硅白云母片岩中钻石U-Pb年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别山超高压石榴多硅白云母片岩中钻石U-Pb年龄刘晓春(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81)李惠民,左义成(地质矿产部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天津300170)关键词石榴多硅白云母片岩,U-Ph年龄,早元古代表壳岩,印支期超高压变质,大别山高...  相似文献   
80.
陕西南部北大巴山地区早志留世滔河口组碱基性火山岩,分布层位稳定,岩性标志特征。根据火山岩岩石类型和地层学以及古生物组合特征对其岩石地层单位重新进行了厘定,研究了火山岩的成因,探讨了火山岩形成的机制和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