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6篇
  免费   167篇
  国内免费   366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20篇
地球物理   249篇
地质学   833篇
海洋学   524篇
综合类   84篇
自然地理   150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4篇
  1972年   1篇
  1952年   1篇
  1946年   1篇
  1945年   1篇
  1941年   2篇
  193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961.
福建山地红壤磷酸离子(H2P04^-)吸附与解吸附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对福建山地红壤磷吸附和解吸状况作了研究.结果表明:福建山地红壤磷吸附与解吸状况极显著地吻合了Langmuir方程.运用该方程可推算出最大吸附量和标准需磷量。福建山地红壤磷吸附量较大、解吸量较小,且磷吸附量与土壤有机质、酸度、有效磷、粘粒有着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62.
963.
<正> 截止1998年底,中国陆上及近海海域气田总数为321个,其中小型252个,中型54个,大型15个。大中型气田构成已探明地质储量的主体,占84%。在层位上,已发现气田主要分布在新生界、上古生界和下古生界。在中国已发现的大中型气田中,天然气的分布特点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1 多种类型天然气混合分布在同一气藏中由于中国多数盆地具有多旋回的演化历史,在纵向上盆地存在多个含气系统,使不同类型的天然气存在于同一地层中的现象十分普遍。魏永佩特别强调,在同一气藏中存在天然气的混源现象。在中国已发现的大中型气田中,不同研究者对气田的成因类型归属总是有一定分歧,很难将气田划分为某种典型的成因类型。实际上,在中国已发现的大中型气田中,以某种  相似文献   
964.
陈荣华 《云南地质》2001,20(1):95-98
近年来,江川清水沟磷矿随开采台阶的不断下延,采空区面积将逐年增大,每年均发生采空区底板坡下滑,直接影响矿山生产的顺利进行,且造成大量水土流失,根据矿区地质并通过现场分析研究,得出影响边坡下滑的几种因素,并有放矢地在东,北两矿段采空区采取了防治措施,取得了较好效果,可供同类矿山作参考。  相似文献   
965.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water sample measurements of nutrient concentrations at the Datong Station of Changjiang River from 1998 to 1999,combined with historiceal data of water quality,seasonal variations of nutrient concentrations and nutrient transports are discussed.Tthe following results have been obtained:(1)the fluxes of the nitrate nitrogen,ammonium nitrogen and nitrite nitrogen increased by time0series from 1962 to 1990,even if runoff volume had a little variation;(2)the concentrations and fluxes of the dissolved inorganic nitrogen (DIN)and dissolved inorganic phosphorus (DIP)increased notably with time,but those of th dissolved silicon(DSI)decreased pronouncedly,and (3) the concentrations and fluxes changed synchronously with time between the Datong Station and the Changjiang Estuary.  相似文献   
966.
黄河三角洲沉积物重金属、氮和磷污染研究①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黄河三角洲河流、沼泽、潮坪环境主要为粉砂质沉积,重金属Cd、Pb、Zn和Hg的含量范围分别为0.07~0.30 μg/g,9.7~36.3 μg/g,37.4~110 μg/g和0.01~0.25 μg/g, Cu、 Ni、Cr和Mn的含量范围分别为18.4~58.0 μg/g,17.9~43.7 μg/g,38.7~80.7 μg/g和 423 ~980 μg/g.由于Pb、Zn、Cd和Hg的含量较低,Cu、Ni、Cr和Mn的含量与背景值无明显差别 ,黄河三角洲沉积可能未遭受明显的污染.黄河三角洲富粘土粒级的粉砂质沉积明显富集重金属.但若排除其影响,黄河口沉积物剖面从下至上Pb、Zn、Cd和Hg含量仍呈现上升趋势, 反映出自八十年代以来黄河流域经济快速增长对环境的影响.黄河三角洲沉积物的总氮含量一般较低(110~670 μg/g),其中NH3态氮的比例仅为0.01~0.06.沉积物中总磷含量为4 30~760 μg/g,主要为钙磷酸盐,以FePO4和AlPO4形式存在的磷的含量仅分别占0.00 ~0.08和0.00~0.03.因此,沉积物中的氮和磷不会对环境产生较严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967.
生态转变系统中土壤有机质的变化与土壤的初级生产力和温室气体的释放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 ,它也是目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全球环境变化的研究内容之一。对于毁林造田和退耕还林等农林生态系统发生转变的特殊地点 ,土壤有机质的源物质产生了C3植物 (森林 )与C4 植物 (农作物 )的转变 ,这就为我们利用δ13C来示踪土壤有机质的迁移和赋存提供了可能。茂兰保护区曾长期生长C3植物 (常绿混叶林 ) ,近几十年 ,部分毁林后种植C4 植物 (玉米 )。本实验分别采集 3个剖面相邻的森林点和农田点的土壤样品 ,分析了样品的有机碳含量和δ13C值。  相似文献   
968.
2000年6月,位于临清坳陷东部的梁古1井在3 360~4 100 m(中下奥陶统)近800 m井段发现灌装样气异常,异常幅度一般为20 000~60 000 μL/L,最高达80 195 μL/L.在对3 361.77~3 480 m井段进行中途测试时,气体中的CO2含量高达99.18% ~99.58%,并含微量甲烷和氮气,用5 mm油嘴对3 518.8~3 537 m井段进行试气,日产二氧化碳气10 017 m3.2001年,该坳陷内正在施工的德古2井又在上第三系馆陶组发现灌装样气异常,最高异常幅度达330 000 μL/L左右,是梁古1井异常幅度的4倍以上.初步研究认为,这两口井产出的二氧化碳气为岩浆-幔源成因.  相似文献   
969.
云南保山西庄河流域森林土壤磷吸附特性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李明锐  沙丽清 《山地学报》2002,20(3):313-318
本实验测定了云南省保山地区西庄河流域几种森林土壤对磷的等温吸附。实验结果表明,供试土壤对磷的吸附很的拟合了Langmuir等温吸附曲线。土壤母质对磷的吸附影响很大,磷吸附量依次是页岩>石灰岩>砂岩。土壤中铁、铝含量是影响磷吸附量遥最重要和最直接的因素,其它土壤特性也通过影响铁、铝的含量或者铁铝氧化物的活性而间接影响土壤的磷吸附量。相关分析表明,供试土壤磷饱和吸附量与活性Fe^3 、Al^3 、全氧、有机质含量分别呈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是0.6215、0.6853、0.6855和0.6819;而与土壤pH、Ca62 含量、交换性盐基离子含量和直离子饱和度呈负相关,其相关系分别是-0.7366、-0.6802、-0.6383和-0.8730,都达到了1%的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970.
长江河口潮滩表层沉积物对磷酸盐的吸附特征   总被引:53,自引:2,他引:53  
实验研究了长江口滨岸潮滩表层沉积物对上覆水体中磷酸盐(PO4-P)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沉积物吸磷过程主要发生在0-10小时(h)内,尔后基本上达到一种动态平衡过程,但在0-0.5h沉积的对PO4-P的吸附速率最大,达到10.40-56.40mg/kg h,且其吸附速率受细颗粒物含量影响明显。沉积物对PO4-P宾吸附容量达26.32-204.08mg/kg,且吸附容量与Fe^3 和总有机碳(TOC)含量有了的正相关关系;PO4-P的吸附效率达21.55-248.30L/kg,且吸附效率主要取决于TOC含量。此外,环境因子(温度,pH和盐度等)圣沉积的吸磷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