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4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在法国Beauvoir花岗岩中,烧绿石-细晶石族矿物是重要的铌钽矿物之一,主要出现在岩体的上部。大部分晶体为自形,白色、谈黄色或谈绿色,粒径为微米至毫米级。30多个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主要成分为Na、Ca、U、Nb,Ta、F.从岩体的下部到上部,烧绿石族矿物的Nb/(Nb+Ta)比值呈升高的趋势。这些矿物富含铀,Uo_2含量最高达15.05%,部分烧绿石和细晶石为铀烧绿石和铀细晶石;另一方面,在岩体下部,细晶石中Uo_2含量平均为6.3%,而在岩体上部,烧绿石和细晶石中的Uo_2平均含量为9.0% 相似文献
52.
建立了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钼矿石中钼、铅、铁、铜的方法,讨论了粒度效应、矿物效应的影响因素,确定了采取粉末样品,用系列标准样品建立工作曲线,通过元素间相互校正消除基体效应,用内控标准样品考察了方法的精密度(RSD,n=11)为0.44%~15.4%。实际样品的测定结果和化学法相符,可满足日常分析工作需要。 相似文献
53.
为了探讨土-石混合体的力学强度受块石定向性特征的影响,开发了二维椭圆块石集合体随机模型(2D Elliptic Block Collection Stochastic Model,简称EBCS2D),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双轴压缩数值模拟。模拟结果显示土-石混合体的强度受块石定向性特征的影响,该影响规律与含石量显著关联。通过对各向异性屈服面曲线方程和数值模拟结果的拟合分析,验证了该屈服面曲线方程在表达土-石混合体强度方面的适应性。通过引入土-石相互作用单元的概念,阐明了在低、中、高3种含石量下,块石孤立作用和团簇作用交替主导,造成了块石定向性特征对土-石混合体力学强度的不同规律的影响。 相似文献
54.
喇嘛苏铜锌矿位于中亚成矿域西段, 为新疆西天山地区相对较早发现的斑岩-矽卡岩铜锌矿床。本文对喇嘛苏铜锌矿矽卡岩和矽卡岩化大理岩中的矽卡岩矿物进行了岩相学及主微量成分分析, 首次发现了喇嘛苏铜锌矿床发育的黑榴石和富钛钙铝榴石。对矽卡岩中发育震荡环带的钙铁榴石进行主量元素和电子探针mapping分析, 发现钙铁榴石发育不均一的核部, 环带部分表现为Al-Fe元素此消彼长的耦合震荡关系; 对钙铁榴石从核部中央向边缘环带进行定向原位微量元素LA-ICPMS分析, 发现∑REE表现为连续略有降低的趋势、δEu表现出震荡变化。黑榴石和富钛钙铝榴石表现为核幔结构, 显示流体氧逸度的降低, 流体从超常富集Ti转变为富集Ti。对富钛钙铝榴石进行原位微量元素LA-ICPMS测试, 发现富钛钙铝榴石∑REE高于钙铁榴石(钙铝榴石: 58.4×10-6~408.4×10-6; 钙铁榴石28.2×10-6~108.7×10-6), 富钛钙铝榴石具有强烈正Eu异常(δEu=11.3~15.0), 钙铁榴石和富钛钙铝榴石均表现为富集轻稀土而亏损重稀土。喇嘛苏铜锌矿中的原生辉石为透辉石, 后经退蚀变流体交代发生Mg元素丢失和Fe元素富集, 转变为次透辉石-铁次透辉石, 随交代程度加深, 进一步转变为铁角闪石, 最后在退蚀变流体中直接沉淀出铁镁钙闪石。在背散射下, 原生透辉石、次透辉石-铁次透辉石、铁角闪石、铁镁钙闪石表现为亮度不同的明暗结构。矽卡岩矿物的显微结构和主微量成分表明, 蚀变流体为酸性和富Cl、REE、Ti的流体, 蚀变阶段早期为氧化性流体, 晚期为还原性流体。喇嘛苏铜锌矿流体中CH4、C2H6等还原性物质、共生的磁黄铁矿-磁铁矿低氧逸度组合及还原状态矽卡岩矿物组合表明喇嘛苏铜锌矿可能为一还原性斑岩-矽卡岩铜锌矿。 相似文献
55.
在黝方石、蓝方石的青金石等富含(SO4)^2-的方钠石族矿物的有序结构中,常见有沿着一个或几个方向的结构调制,并还常伴随出现反相畴、双晶畴等畴结构。通过透射电镜研究,作者在产于俄罗斯南贝加尔的青金石中,观察了到了一种由尺度都很小(长径约在10nm以内)的有序结构畴与无序结构畴相互交生的畴结构新类型。其畴界弈曲而不规则,但相邻畴的晶格都是相互连续而完全共格的。这种畴结构是由无序青金石在其有序化过程的 相似文献
56.
昌化鸡血石与福建田黄石,青田煤光冻,史称印石三宝,发现和开采已有1000多年历史,本在分析昌化鸡血石地质成因的基础上,初步分析总结了昌化鸡血石的矿物学鉴定特征,以期为其质量评价提供地学依据。 相似文献
57.
1998年7月从寻山水产集团公司养鱼场养殖的石鲽鱼病鱼肠道中分离到多株细菌,经人工感染试验证明其中1株为致病菌。该菌株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无动力,32℃以上不生长。氧化酶阳性。发酵葡萄糖产酸不产气。经BIOLOG MICROSTATION SYSTEM鉴定为鸭瘟巴斯德氏菌(Pasteurella anatipestifer)。药敏试验表明,该菌株对呋喃唑酮、呋喃妥因、氟哌酸、丁胺卡那和环丙沙星敏感。 相似文献
58.
楚雄盆地为一中生代周缘型走滑前陆盆地。通过对下侏罗统冯家河组沉积特征的详细研究与对比,作者认为早侏罗世是楚雄前陆盆地强烈坳陷与沉降的主要发展时期,从早期到晚期经历了一个突然变深又变浅的典型前陆盆地充填过程。在前陆冲断块体的不断逆冲和加载条件下,楚雄盆地西部早侏罗世沉积物的来源主要为哀牢山造山带隆起,其沉积环境以滨、浅湖或湖泊三角洲为主。位于盆地东北部的永仁中和、大姚龙街等地区的早侏罗世沉积物则来源于元谋古隆起,沉积特征亦显示其为滨、浅湖或湖泊三角洲相。位于盆地中部的楚雄会基关地区(楚参一井),下侏罗统沉积厚度急剧增加,测井曲线、录井资料以及岩心薄片鉴定、粒度分析均显示其沉积环境为深湖央浊积砂体。在新平叠社莫一带也发现有深湖相泥灰岩或灰泥岩沉积。由此表明,早侏罗世楚雄前陆盆地的沉降与沉积中心已经从晚三叠世的古哀牢山前缘向NE迁移至楚雄会基关以及新平叠社莫一带,盆地内的沉积物呈明显的前陆楔形体充填。大姚龙街地区冯家河组第三段中首先发现的沥青砂岩进一步增强了楚雄盆地产油气的可能性。根据产状,沥青砂岩分为缝隙型和粒间孔型两类,它们同产于逆韵律结构发育的湖泊三角洲相沉积层序。因此,对该区下侏罗统缝隙型圈闭以及岩性圈闭构造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59.
中国已经成为全世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里程最长、建设速度最快的国家,合理识别城市轨道站点类别与影响不同类别站点客流特征的建成环境因素对轨道交通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以武汉市为例,通过轨道交通刷卡数据,运用引入客流特征的EM聚类方法,将轨道交通站点分为职住错位型、居住导向型、就业导向型、居住综合型、就业综合型、... 相似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