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2篇
  免费   656篇
  国内免费   1115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172篇
地质学   3150篇
海洋学   85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82篇
自然地理   49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94篇
  2022年   131篇
  2021年   167篇
  2020年   142篇
  2019年   173篇
  2018年   155篇
  2017年   125篇
  2016年   123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156篇
  2013年   126篇
  2012年   120篇
  2011年   132篇
  2010年   111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111篇
  2007年   105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110篇
  2004年   115篇
  2003年   96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103篇
  2000年   100篇
  1999年   100篇
  1998年   86篇
  1997年   87篇
  1996年   78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3篇
  1972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在系统研究大量野外实测剖面和钻孔资料的基础上,认为本区寒武纪-奥陶纪岩相古地理演化可分为3个海侵海退旋回,构成了一套独特的、完整的沉积序列。沉积层的岩溶发育程度与沉积环境密切相关,从开阔海、潮下、高能、滩环境沉积层,到开阔海、低能、间歇高能环境沉积层,再到滨海、潮上、泥云坪和泥灰坪环境沉积层,岩溶发育程度逐渐降低,富水程度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82.
广西南丹大厂超大型锡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时代   总被引:52,自引:11,他引:5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广西南丹大厂用多金属矿床91号和100号矿体中透长石和石英的常规快中子活化和激光原位~(40)Ar/~(39)Ar法同位素年代学的研究,获得91号矿体块状锡石硫化物矿石中石英的~(40)Ar/~(39)Ar坪年龄为94.52±0.33 Ma,等时线年龄为 95.37±0.45 Ma,反等时线年龄为 94.89±0.16 Ma,透长石的激光~(40)Ar/~(39)Ar等时线年龄为91.4±2.9 Ma;100号矿体石英的坪年龄为 94.56±0.45 Ma,等时线年龄为 93.5±1.2 Ma,反等时线年龄为 93.29±0.16 Ma。这些资料有助于表明大厂锡矿形成于燕山期,在成因上证实后生成因的看法,并且表明产出特征不同的91号矿体与100号矿体是基本同时形成的。结合100号矿体规模巨大但围岩蚀变欠发育的特点,提出了含矿流体进入古溶洞后,由于突然的减压降温而导致成矿物质超常聚集的“失压沸腾”成矿机制。  相似文献   
83.
伊犁盆地南缘水西沟群第Ⅶ旋回可地浸砂岩型铀矿的发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简述了伊犁盆地南缘可地浸砂岩型铀矿找矿历史及第Ⅶ旋回铀矿的发现过程。笔者认为 ,本区可地浸砂岩型铀矿控矿的两个最重要因素是目的层存在疏松的可渗流砂体和含铀含氧地下水的持续补给 (即层间氧化带发育 )。铀矿体主要产于目的层砂体层间氧化带尖灭部位。层间氧化带发育的层位一般都含矿 ,在其尖灭带 ,往往矿体规模、形态、矿体厚度及品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84.
与时俱进,发展中国大地构造学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论述了黄汲清经典著作《中国主要地质构造单位》的深远影响。它是中国大地构造研究的奠基之作和经典著作 ,其基本内容和主要论点已为实践所证实 ,并为国内外地质界所认同。这部著作不仅全面系统地总结了过去 ,而且对一些重大地质问题进行了科学预测 ,为后人指出了研究的方向。它是一部你什么时候读都有味道 ,都会受到新的启发的著作。黄汲清的学术思想是民主的、开放的 ,与时俱进的。在《中国主要地质构造单位》中 ,他运用阿尔冈活动论的思想 ,阐述了中国大地构造的动力演化过程。之后 ,他又吸收了裴伟深断裂的思想 ,深入研究了中国的深断裂。 2 0世纪 70年代 ,他指导他的学生将多旋回思想与板块构造结合 ,在中国大地构造图上首次详细标绘了中国境内的板块缝合带 ,从全球动力学角度 ,将他 1 94 5年提出的亚洲三种构造型式发展为古亚洲、特提斯和滨太平洋三大构造域。黄汲清的研究始终是从东亚地质的实际情况出发 ,他曾多次指出 :中国是全球构造研究中的一块宝地 ,中国人应该为世界地质科学的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85.
对安徽铜陵新桥铜-硫-铁-金矿床区内的石英闪长岩和辉绿岩中的锆石分别进行了SHRIMP精确定年研究,石英闪长岩中锆石206Pb/238U年龄为(140.4±2.2)Ma,辉绿岩中锆石的年龄较复杂,其中发现了元古代锆石颗粒,其锆石207Pb/206Pb年龄为(2261±14)Ma,(1612±8)Ma,(919±12)Ma,(831±17)Ma。另外还有一组早古生代年龄的锆石,锆石206Pb/238U年龄为(443±13)Ma。以上这些新资料说明该区可能存在元古代基底的信息,且燕山期岩浆活动对本区成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6.
辽西地区是中国中生代火山岩主要分布区之一。义县组分为4个岩性段。义县火山旋回可分为4个亚旋回。第一亚旋回分为4个小旋回。从早期至晚期,义县旋回火山岩逐渐由基性向中基性、中性和酸性演化,火山岩岩石组合为基性岩-中性岩-酸性岩组合,从北票-义县,火山活动显示了由老到新的迁移性。主要氧化物关系表明岩石的SiO2与K2O呈正相关,SiO2与MgO、CaO、FeO Fe2O3呈负相关。TAS图解反映了火山岩较高碱度的总体特征,硅-碱关系图和AFM图解反映了火山岩属于亚碱性系列中的钙碱性系列岩石,在SiO2-K2O关系图上,绝大部分样品落于高钾钙碱性系列区内,少量落于钾玄岩系列区,因此义县旋回火山岩以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为主,部分为钾玄岩系列,表明岩石富钾。义县旋回火山岩具有大陆板内火山岩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87.
阳山火山盆地位于赣杭带东段寿昌一梅城火山喷发亚带东端,足又叠置于寿昌一梅城大型火山盆地之上的次级继承式负向火山构造,为该区中生代火山活动进入第二亚旋回所形成的火山沉陷盆地。因铀矿品位特别高、埋藏浅、采易性能好而著名的下梓州(199)热液—淋积叠加型富铀矿床即产于阳山火山盆地的西缘。本文在分析区域铀成矿地质背景及盆地特征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盆地铀成矿特征和成矿条件,进一步指明了该盆地的找矿前景。研究认为盆地西侧与199富铀矿床相毗邻的289铀矿化点及其外围是该盆地今后寻找富铀矿的最佳地段。  相似文献   
88.
中国大陆地壳“镶嵌与叠覆“的结构特征及其演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初步探讨了中国大陆地壳“块带镶嵌多层叠覆“的结构特征和多阶段的构造演化过程.中国大陆地壳新元古代中期以来的一级构造单元有中朝、塔里木、扬子、敦煌4个陆块和中央、西北、东北、西南、东南5个造山区(带).中朝陆块的形成源于古元古代期间发生的古大陆裂解;扬子、塔里木和敦煌陆块的形成源于新元古代早期发生的古大陆裂解.西北造山区的形成源于古生代晚期洋盆关闭、大陆碰撞并叠加新生代陆内再造山;东北造山带的形成过程包括古生代碰撞造山及中生代增生、碰撞造山;中央造山带至三叠纪大陆碰撞才最后形成并叠加有新生代再造山;东南造山带的形成经历了古生代至新生代的多次造山作用;西南造山带主要是中-新生代造山作用的产物.这些单元都具有“块带镶嵌多层叠覆“的结构特征和多阶段构造演化的特点.中国大陆地壳的形成与演化可以划分为太古宙-古元古代、中元古代-新元古代早期、新元古代中期-古新世和始新世以来4个构造阶段,每个阶段都对应不同的超大陆裂解-聚合旋回.其中新元古代中期以来的地壳形成演化与全球洋陆格局中的古亚洲洋、古特提斯洋、古太平洋、特提斯洋和太平洋5个动力学体制有关,相应地可以归结为古亚洲、古特提斯、古太平洋、特提斯和太平洋5个造山域.正是这些多阶段的超大陆裂解-聚合旋回及多个构造体制的叠加,形成了中国大陆地壳“块带镶嵌多层叠覆“的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89.
盆地碎屑沉积物单颗粒低温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与高温锆石U-Pb年龄相结合 ,可以更好地示踪盆地沉积物源区构造 -热事件信息及沉积后盆地热演化历史。辽西北票盆地中生代沉积物碎屑锆石U-Pb年龄大部分落入 194.3± 2 .9Ma至 2 3 3 .8± 4.2 Ma范围内 ,大多数碎屑磷灰石颗粒裂变径  相似文献   
90.
通过钻井、岩芯和测井等资料的分析,清水河组清一段划分出1个长期基准面旋回、2个中期基准面旋回和5个短期基准面旋回。MSC1中期基准面旋回主要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MSC2中期基准面旋回为湖泊相沉积,局部地区夹有辫状三角洲沉积,极易形成岩性油气藏。区域性隔层发育在非对称型长期基准面旋回的上部,有利的储集体主要分布于中期基准面上升的早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