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535篇 |
免费 | 2482篇 |
国内免费 | 3016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98篇 |
大气科学 | 81篇 |
地球物理 | 1151篇 |
地质学 | 12514篇 |
海洋学 | 1150篇 |
综合类 | 665篇 |
自然地理 | 37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68篇 |
2023年 | 453篇 |
2022年 | 542篇 |
2021年 | 608篇 |
2020年 | 520篇 |
2019年 | 577篇 |
2018年 | 442篇 |
2017年 | 476篇 |
2016年 | 550篇 |
2015年 | 505篇 |
2014年 | 713篇 |
2013年 | 576篇 |
2012年 | 616篇 |
2011年 | 683篇 |
2010年 | 628篇 |
2009年 | 596篇 |
2008年 | 601篇 |
2007年 | 543篇 |
2006年 | 549篇 |
2005年 | 514篇 |
2004年 | 466篇 |
2003年 | 427篇 |
2002年 | 461篇 |
2001年 | 423篇 |
2000年 | 434篇 |
1999年 | 412篇 |
1998年 | 343篇 |
1997年 | 394篇 |
1996年 | 338篇 |
1995年 | 276篇 |
1994年 | 271篇 |
1993年 | 184篇 |
1992年 | 201篇 |
1991年 | 165篇 |
1990年 | 138篇 |
1989年 | 90篇 |
1988年 | 36篇 |
1987年 | 17篇 |
1986年 | 17篇 |
1985年 | 5篇 |
1983年 | 4篇 |
1980年 | 4篇 |
1979年 | 6篇 |
1974年 | 7篇 |
1946年 | 3篇 |
1945年 | 4篇 |
1944年 | 4篇 |
1943年 | 4篇 |
1942年 | 5篇 |
1941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91.
燕山运动是中国东部晚中生代重要的陆内造山运动,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地质影响。虽然前人对燕山运动的研究已近百年,积累了大量研究成果,然而目前对于燕山造山带的陆内造山过程仍存在很大争议。针对这一科学问题,选取燕山西部尚义盆地开展了1∶5万专题地质填图。在此基础上,通过盆地充填序列、岩相、沉积环境、物源的综合分析,恢复了盆地岩相古地理,建立了盆地演化模型,并探讨了燕山造山带陆内造山过程的沉积响应。根据沉积岩区岩相组合填图方法,绘制了1∶5万组-相级岩相分布图。燕山西部尚义盆地侏罗纪—早白垩世早期沉积演化记录了燕山造山带造山前伸展、同造山挤压和造山后伸展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92.
昆仑山阿什库勒盆地15000年以来古环境演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根据昆仑山阿什库勒盆地几个露头湖相沉积剖面的孢粉分析结果和~(14)C年龄数据,揭示出15 000年以来的气候、植被、环境发展曾经历了5个阶段。较低温度出现在13 000aB.P.前后,当时湖面较低,盆地边缘冰水平原区出现地面切割。大约在11 000 aB.P.前后,气候转暖,冰川大量消融,湖面上升,沉积速度加快,进入全新世。8 000 aB.P.前后的中全新世,曾出现高潮面期,但高温期却出现在后,故盆地内高潮面期与高温期并不同步。全新世后期,气候进一步转向干暖,蒸发增加,湖面逐渐缩小,生态环境日趋向荒漠草原发展。 相似文献
93.
以北羌塘盆地多格错仁地区为例,重点分析和论述了该地区地层、构造组合及其空间展布规律,指出北羌塘盆地多格错仁地区多级复式褶曲及与其匹配的边界断裂所构成的三级构造单元,呈现帚状构造组合特征,进而提出北羌塘盆地为一大型帚状旋扭构造体系。油气找寻的战略方向应在该体系向东南撤开的方向上,重点是多格错仁—赤布张错一带的广大区域。 相似文献
94.
青海省柴达木盆地是我国四大盆地之一(另外3个是塔里木、准噶尔和四川盆地),位于青藏高原北部,是一个被其北面的阿尔金山和祁连山及其南麓的中、低山脉,南面的昆仑山和布尔汗布山,以及东面的青海南山、鄂拉山和西面的祁漫塔格山等山脉所环绕的高原性内陆封闭盆地。盆地最低处海拔高度2675米, 相似文献
95.
北黄海盆地中新生代沉积环境及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北黄海盆地是晚中生代和早新生代形成于东北亚陆壳之上的一系列NE-SW向裂谷盆地中的一个,以新生界盆地迭置于中生界盆地之上的双层结构为特征,盆地的演化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主要为陆相沉积,其中上侏罗统深湖相沉积机能是盆地内的主要烃源层,对盆地的油气资源远景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6.
97.
以北黄海盆地东部坳陷中生界碎屑岩储层为研究对象,运用岩石薄片光学显微鉴定、阴极发光和扫描电镜等技术方法和手段分析成岩特征,探讨不同物源-沉积体系控制下储层的成岩演化。研究认为,东部坳陷中生界储层主要处于中成岩阶段A期,发育的主要成岩作用类型为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凝灰质脱玻化作用、交代作用、蚀变作用和溶蚀-溶解作用,其中,东部地区压实作用强度要高于西南和北部地区,北部地区碳酸盐胶结物的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地区,东部地区以凝灰质胶结为特征并发生凝灰质脱玻化作用,西南部以黏土矿质胶结为特征并发生明显的黏土矿物转化现象,西南和北部地区的溶蚀/溶解作用的发育程度要好于东部地区。综合分析认为,研究区不同物源沉积区储层具有差异的成岩特征,表现为不同的储层序列,从而影响储层的成岩演化。 相似文献
99.
根据野外观察、测量与分析,特别是综合华北地块南部断裂体系第四纪活动性质的构造和地貌标志,表明现今华北地块南部NWWNW向断裂活动最为显著,主要表现为左旋走滑性质;在前新生代构造基础上发育的三门峡-鲁山-舞阳断裂带和新构造期发育的新乡-商丘断裂带是具有走滑性质的新生代壳内活动断裂。地球物理资料表明,在介休-新乡-溧阳和巴东-泉州-台湾地震带西北部的深部存在两个NW向构造带,在地幔可能汇聚为一条构造带。综合这些断裂及其所控断陷盆地的展布特征,明确了该区的NE向、NW向及近EW向断裂的运动学关系。即在应力应变基底格局的制约下,两个NW向构造带强烈的左旋走滑拉分运动作用下导致华北地块南部发育拉分盆地,NW向新断裂的形成和先存NNE、NW及近EW向断裂的复活,控制了新生代复杂的断裂或断块构造格局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0.
ZhangBingshan TangLiangjie JinZhijun DaiJunsheng ZhangMingli ZhangBingshan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英文版)》2003,14(1):65-72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analyze the regional fault systems of Qaidam basin and ad-jacent orogenic belts.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seismic interpretation indicate that five regional fault sys-tans occurred in the Qaidam and adjacent nment.qin belts, controlling th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the Qaidam basin. These fault systems are: (1)north Qaidam-Qilian Mountain fault system; (2) south Qaidam-East Kunhm Mountain fault system;(3)Altun strike-slip fault system; (4) Elashan strike-slip fault system, and (5) Gansen-Xiaochaidan fault system. It is indicated that the fault systems controlled the orientation of the Qaidam basin, the form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secondary faults within the basin,the migration of depocenters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hydrocarbon accmnulation belt.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