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1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63篇
测绘学   63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69篇
地质学   364篇
海洋学   35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46篇
自然地理   19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01.
通过大范围、多地点的钻孔调查,在浙江余杭茅山居住遗址周围发现了大面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稻田耕作遗迹。基于土壤的植物种子和硅酸体分析,对古稻田生态进行了复原,对当时稻田生产力水平进行了评估。分析结果显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稻田土壤中除了稻谷遗存,还发现有27种其他植物种实遗存,呈现出湿地稻作的农田植被生态景观。良渚文化晚期和广富林文化时期的稻田土壤植物种子库密度分别为5400粒/m2和17138粒/m2,比新石器时代中期稻田土壤中的密度明显减少,表明新石器时代晚期稻作农耕技术和管理水平有较大的进步。在良渚文化晚期和广富林文化时期的稻田植物群落中,多年生植物种群分别占68.18%和61.54%,水生、湿生植物种群分别占63.64%和65.38%。稻田土壤中高密度的炭屑以及以多年生和水生、湿生植物为主的植物群落构成表明没有深耕的火耕水耨可能是当时农田的主要耕作方式。良渚文化晚期和广富林文化时期的稻田土壤水稻硅酸体密度很高,分别为47000粒/g 和42000粒/g,平均达44000粒/g。根据硅酸体与稻谷重量的关系,初步估算茅山遗址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单位面积产量约为141kg/亩,比该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期稻田生产力有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602.
运用古DNA技术对新疆石人子沟遗址的墓葬中出土的古代家马样本进行遗传学分析。共选取5匹家马骨骼样本,从中提取DNA并对线粒体DNA控制区和毛色控制基因的核DNA进行PCR扩增。全部样本获得了线粒体DNA序列,在这5个序列中共检测出3个不同的单倍型,可以归属到3个不同的谱系A,B和E。毛色控制基因的SNP检测结果显示石人子沟遗址古代家马有栗色(chestnut)、枣色(bay)和金黄色(palomino)3种不同毛色。尽管样本量很小,但是线粒体DNA和毛色控制基因的核DNA研究均显示出石人子沟遗址的古代家马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结合古代文献记载和新疆的特殊地理位置,支持新疆是家马引入中国的一个重要通道的观点。此外,金黄色马与墓主人同葬于墓室,可能是当时特殊的选择,表明马在古代人类社会中具有着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603.

郑州地区位于中原腹地,是新石器时代文化和青铜时代文化的核心分布区之一。这一地区青铜时代先民的植食结构及农业的起源与发展等问题是考古学界关注的重要课题。东赵遗址是郑州地区一处青铜时代文化连续完整的遗址,为全面获取郑州东赵遗址新砦到东周时期先民植物性食物结构和陶器功能的植物考古学证据,本项研究选取遗址出土的30件陶器残片以及10枚人牙样品进行了淀粉粒分析,共提取到7类不同形态的淀粉粒,鉴定结果显示来源于粟(Setaria italica)、黍(Panicum miliaceum)、薏苡(Coix lacryma-jobi)、小麦(Triticum aestvum)、水稻(Oryza sativa)、栎属(Quercus)、豇豆属(Vigna)以及莲属(Nelumbo)等8种植物。淀粉粒的绝对数量与出现频率显示,粟、黍是东赵先民的主要粮食作物,薏苡、小麦、水稻、豇豆属、栎属以及莲属也是东赵先民植物性食物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淀粉粒结果印证补充了大植物遗存的分析结果。从不同器型来看,炊器上发现的淀粉粒更多,这可能与炊器多为夹砂陶且表面多孔隙有关,同时淀粉粒在受热不充分的条件下仍然能够保留下来。结合文献资料可以看出,鬲和深腹罐曾经是用来烹煮粟、黍、水稻、薏苡、小麦、豇豆属、莲属和栎属等植物,而花边罐、双耳罐等则可能是用来煮水或烹煮不含淀粉的食物,瓮、盆、豆则可能是作为盛储器来使用的。关于刻槽盆的功能分析还需要进一步的取样分析。本实验为研究中原腹地龙山晚期到夏商周三代的先民的植物性食物结构提供了一批重要的实验依据,同时也为器物功能的研究提供了植物考古学例证。

  相似文献   
604.

浙江宁绍平原是研究河姆渡文化与自然环境发展关系的热点区域。选取田螺山遗址附近的TLS1402钻孔上部16.16 m的沉积物进行AMS 14C测定、孢粉和微炭屑分析,旨在研究宁绍平原中全新世植被历史、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约8460~7700 a B.P.,植被类型以落叶阔叶林为主,含有常绿成分和针叶成分,揭示了气候温凉偏干的特点;7700~6300 a B.P.期间,乔灌木整体有所下降,波动显著,植被类型为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气候暖湿,在7600~7500 a B.P.、7300~7200 a B.P.和6700~6300 a B.P.,粒径>38 μm的禾本科明显增加,可能显示了人类的3个农业发展阶段。另外,微炭屑增加对应栽培作物花粉的增加,暗示植被变化可能与人类活动有关;6300 a B.P.至今,木本花粉含量总体大幅度下降,草本花粉含量升高,气候稍温凉偏干,植被类型仍以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为主,但植被变化可能受人类干扰。2)淡水藻类和沟鞭藻类含量表明,TLS1402钻孔所在地8460~7700 a B.P.可能为浅海湾环境,但也受到淡水注入影响。7700~7200 a B.P.为过渡时期;7200 a B.P.后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海平面上升速率大幅度降低,陆地逐渐生长,7000~6900 a B.P.河姆渡文化逐步开始发育,水稻农业发展,但之后受到海水影响,在7200~6700 a B.P.、6600~6500 a B.P.都出现农业发展低谷,分析认为和海水入侵有关。

  相似文献   
605.
赵春燕  赵志军 《第四纪研究》2018,38(6):1424-1430

二里头遗址位于河南省偃师市,绝对年代约为1800~1500 B.C.,因出土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城市道路系统、宫殿建筑群、青铜礼器群及绿松石龙而闻名于世。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都城遗址,二里头遗址古代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是当时社会经济生活的一个缩影,从而引人关注。而食物种类及其加工技术反映的是当时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一个侧面。出土陶容器内残留物的分析与鉴别对于探讨古代人类饮食结构及经济生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因此,我们采集了二里头遗址二里头文化不同时期出土的陶器残片上的残留物及出土的炭化粟和稻进行了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检测结果显示,残留物样品的δ13C值在-12.39‰~-25.46‰之间;δ15N值在4.03‰~12.76‰之间。说明这些残留物的来源包含C3类和C4类植物,蛋白质来源也比较广泛。结合二里头遗址的动植物遗存研究,推测二里头遗址居民的食物中兼具粟和稻类植物,而且,粟的比例可能更高一些。此外,居民的食物中还可能含有一部分动物及鱼类。研究结果还表明,出土陶容器内炭化残留物的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是探索古代陶器用途的有价值的手段之一,可以扩大并加深对过去人群饮食方式的认识。

  相似文献   
606.
沈冠军 《第四纪研究》2012,32(3):382-387
本文介绍 26Al/ 10Be 埋藏测年的基本原理和最新进展,并分析了其数据误差的主要来源: 仪器测量引起的计数统计误差和相关物理常数引起的系统误差。该法最重要的假设前提为"简单恒态侵蚀模式",同一层位多个石英质砾石 26Al- 10Be 等时线和 21 Ne-26Al- 10Be 三核素埋藏测年法有可能揭示样品是否符合这一假设前提。取自周口店第1 地点第8~9 层的3 件石英质石制品和1 个石英砂样的 26Al- 10Be 等时线过坐标原点,且其斜率给出的年代与单个样品年代的加权平均值在误差范围内吻合,为这些样品没有系统显著偏老倾向的有力证据。宇生核素埋藏测年法理化基础坚实,独立于其他测年技术,应用范围正值我国年代研究的"盲段",样品为广泛分布的石英矿物,应可为我国早更新世人类遗址年代系列的建立作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607.
结合2007~2008年度河南禹州瓦店遗址的发掘,采用随发现随采集的方法,在瓦店遗址的灰坑、房址、壕沟和文化层中共采集了148份木炭样本,其中直径大于4mm的1030块木炭经鉴定,分别属于26种植物,根据这些植物的百分比推测瓦店遗址周围分布着栎落叶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竹林、少量的侧柏、白蜡树属、盐肤木属以及其他树种和果树。对具有生态代表性的木炭分析并依据古今植物群组成成分的对比研究,表明瓦店遗址在龙山时代气候温暖湿润,遗址处于亚热带与暖温带生态过渡地带; 对性质明确的背景单位的木炭进行分析表明,栎属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做燃柴、房屋建筑以及木桩等。栎属、枣属木炭的出现以及大量壳斗和酸枣壳的发现,证明瓦店遗址先民采集橡实和酸枣作为食物的一部分来源。  相似文献   
608.
考古学发现江淮东部已有十多处新石器文化遗址,形成了有区域特征的文化序列。分别为龙虬庄文化(7 000?6 300~5 500 aBP)、大汶口文化(5 500~4 600 aBP)和龙山(岳石)文化(4 300~3 450 aBP)。在中全新世适宜期,受气候、长江、淮河三角洲的发育和海面变化的共同作用,江淮东部约7 000 aBP,陆地东扩、多道沙堤演化及古泻湖发育,形成低洼的里下河地区。适宜的水汽环境繁育了大量的水生动、植物和大型哺乳动物,为古代先民居住提供了适宜的居住地和食物资源。岳石文化末期(3 450 aBP稍后),气候温和略干,江淮东部长期处于盐沼环境,且海潮成灾,导致先民迁徙,古文化出现断歇。古环境演变对江淮东部史前文化的兴衰驱动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609.
第四纪以来,洞庭湖赤山凸起构造沉积演变活跃,致使其第四纪地层沉积时代、成因及构造活动较为复杂,而赤山凸起作为洞庭湖内部重要的地质构造单元,研究其第四纪构造沉积演变特性对探索洞庭湖第四纪历史演变有着重要的地质意义。本文从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古气候、文化遗址等多角度入手,对赤山凸起第四纪构造沉积演变特性进行深入探究。研究结果表明:赤山凸起第四纪更新统沉积有早更新世汨罗组、中更新世新开铺组和白沙井组地层,并自下而上形成河湖相沉积镶嵌阶地。赤山凸起早更新世晚期构造活动表现为先凹陷后稳定,中更新世早期—中期末表现为稳定—凹陷—稳定—凸起—稳定。中更新世晚期初,赤山凸起基岩面海拔0 m及以上区域已凸起成陆,并开始出现人类活动,同时在当时第四系顶部遗留下旧石器遗址。中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初赤山凸起均处于剥蚀状态,并在其地势较低区域地表下沉积风成堆积层。  相似文献   
610.

本研究从胥家村南遗址入手, 试图探讨我国古人群生存压力水平、不同生业模式下古人群的生存压力变化以及不同生存压力指标之间是否存在显著相关性。因此, 选取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不同时期18处遗址的古人群, 将这些人群的牙釉质发育不全、多孔性骨肥厚、眶顶板筛孔样变及骨膜炎4种生存压力指标的个体患病率进行对比研究及相关性检验。胥家村南遗址位于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 该遗址共发现北朝至隋唐时期人骨22例。从生存压力水平上看, 该人群龋病、牙釉质发育不全、牙周炎、多孔性骨肥厚及骨膜炎的出现率分别为53.85%、76.92%、15.38%、20.00%、94.74%, 其中牙釉质发育不全与骨膜炎的患病率远高于同时期其他人群, 表明该人群承受着较大的生存压力, 属于营养健康状况较为低下的农业人群。经对比研究发现, 牙釉质发育不全患病率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明显上升趋势, 或许暗示着我国古人群的生存压力随着农业发展水平的提升逐渐增大, 营养水平和健康状况逐渐下降; 多孔性骨肥厚及骨膜炎患病率随时代改变无明显变化; 眶顶板筛孔样变患病率随着时间推移整体上呈下降趋势但变化幅度较小。不同生业模式下的古人群多孔性骨肥厚及眶顶板筛孔样变患病率并不存在显著差异, 这说明或许饮食结构并非引发贫血的最主要原因。经斯皮尔曼相关系数检验可知, 骨膜炎与贫血之间无显著相关性, 而与牙釉质发育不全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