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46篇
  免费   1925篇
  国内免费   1944篇
测绘学   71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677篇
地质学   10221篇
海洋学   776篇
综合类   487篇
自然地理   176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182篇
  2022年   255篇
  2021年   275篇
  2020年   238篇
  2019年   248篇
  2018年   215篇
  2017年   205篇
  2016年   249篇
  2015年   278篇
  2014年   468篇
  2013年   353篇
  2012年   411篇
  2011年   454篇
  2010年   402篇
  2009年   449篇
  2008年   459篇
  2007年   396篇
  2006年   369篇
  2005年   409篇
  2004年   396篇
  2003年   357篇
  2002年   400篇
  2001年   422篇
  2000年   416篇
  1999年   471篇
  1998年   387篇
  1997年   375篇
  1996年   441篇
  1995年   367篇
  1994年   402篇
  1993年   312篇
  1992年   306篇
  1991年   305篇
  1990年   255篇
  1989年   206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9篇
  1979年   8篇
  1965年   8篇
  1947年   8篇
  1945年   7篇
  1943年   10篇
  1941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71.
通过整理近年来地震地质工作中积累的大量钻孔资料,对比分析潍坊市城区第四纪各沉积层的组成特征、形成时代、成因类型等性质,将城区沉积层划分为23个主层及众多亚层。在此基础上,编制潍坊市城区第四系厚度等值线图、第四纪不同地层单位沉积厚度等值线图及相关的地层埋深剖面图、模型图等,从而较系统地摸清本区第四系各土层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结构变化特征,并对潍坊市城区第四系沉积的主要控制因素进行初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72.
当前,全国地质行业都在为实现国家矿产资源立足国内为主的战略方针积极规划部署,各部门的地质工作者都在为实现358找矿突破努力拼搏。中国东部和海域矿产资源丰富、矿种繁多,在实现国家矿产资源立足国内为主的战略目标中具有重要作用。中国东部大陆的地质矿产研究程度虽然比西部地区相对较高,但仍然存在一些重要的基础地质和成矿理论问题。而与大陆地质构造相连的广阔的大陆架海域,由于全面研究起步较晚,其研究程度尚较低。为了提高东部和海域地区基础地质研究程度、促进358找矿突破,将于2013年10月在青岛市召开中国东部和海域地质特征与资源及环境学术研讨会。现将会议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73.
戈壁荒漠覆盖区地质填图是新时期地质调查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覆盖区地质填图的基本目标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揭示覆盖层下伏基岩面地质结构,即填绘基岩面地质图;二是揭示覆盖层地质结构,包括地表覆盖层地质结构和覆盖层的三维地质结构.综合利用地球物理方法可以获得覆盖区地下地质结构、岩石属性、沉积物分布与层状结构等信息.而经济有效地选...  相似文献   
74.
在青海南部曲麻莱地区二叠纪-古近纪地层中发现动、植物化石和孢粉化石多属多种,系统建立了测区的岩石地层和生物地层序列;在巴颜喀拉山群中发现遗迹化石33属54种,为深海Nereites遗迹相的典型代表,反映出复理石相深水沉积特征;晚三叠世沉积盆地分属周缘前陆盆地、弧前盆地和弧后前陆盆地;第四纪地层中获得了6个年龄数据(7.02~225.81 kaBP),侵入岩中获得4个同位素年龄数据(169~130 Ma);系统的对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进行了研究,表明区内岩浆岩总体显示出弧岩浆岩的特点.区内变质作用以区域变质作用为主,主体属低绿片岩相;并重新厘定了通天河蛇绿混杂岩的物质组成和结构.  相似文献   
75.
Two new tetrapod burrow casts from the Naobaogou Formation (Middle or Late Permian) of Nei Mongol,China are described.It marks the first pre-Cenozoic tetrapod burrow from China,and one of the earliest records of tetrapod burrows.Comparison to other Permian and Triassic burrows suggests that these burrows were created by tetrapod slightly smaller than Lystrosaurus.Deduced from the morphology and sizes of two burrows and known tetrapods of the Naobaogou Formation,the burrow should be the production of a therapsid,most likely a dicynodon.These burrows indicate a seasonal climate and this area was semiarid or arid during that time.  相似文献   
76.
Controlled by climate changes, there were three large-scale transgressions and regressions around the Bohai Sea during the late Quaternary, which were accepted by most geologists. However, a big controversy still exists about the time when the transgressions occurred separately. In order to find out the process of the paleoenvironmental changes around the Bohai Sea in the late Quaternary, the foraminifera assemblages from a new borehole Lz908 in the southern coast of the Laizhou Bay were studied, and then the transgressive strata were indentified. Combined with accelerator mass spectrometry radiocarbon 14C(AMS14C) and optically stimulated luminescence(OSL) ages, the occurrence time of these transgressions were re-determined.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ree major large-scale transgressions occurred separately at the beginning of marine isotopic stage 7(MIS7), the last interglacial period(MIS5) and the Holocene. In addition, a small-scale transgression occurred in the mid-MIS6, and the corresponding transgressive stratum was deposited. The transgressive deposition of MIS3 was also discovered in this study. Howev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oraminifera indicated the environment during this period was colder than that in the MIS5. By comparison with the global sea-level changes, the paleoenvironmental changes around the Bohai Sea in the late Quaternary can be consistent with the global climate changes.  相似文献   
77.
南黄海盆地钻遇二叠系的井仅有4口,对大面积无井区(如崂山隆起)的地层特征认识不统一。从二叠系岩性特征和海陆钻井地层对比为出发点,结合二叠系内部及其上下地层的地震波组和速度特征,认为南黄海盆地二叠系分上下2段。上段为大隆—龙潭组含煤碎屑岩地层,煤系地层较薄且分布不稳定,存在相变特征,使得该组地层在地震反射特征上的规律性变差,地震上表现为较连续、中—高频反射和低速特征;下段为栖霞组灰岩夹泥页岩地层,地震上表现为较连续、中—低频反射和高速特征。在无井区识别二叠系时,抓住二叠系地层界面极性为"2负+1正"的强反射特征。下二叠统—中、上石炭统地震波组特征相似,由4~5个同相轴组成,厚度稳定(时间约为200 ms),地震波极性表现为"上正下负"的地层界面反射特征,可作为全区追踪的标准层。  相似文献   
78.
根据侧扫声纳和浅地层剖面资料对成山角海驴岛附近典型剖面进行了分析研究。该剖面水深地形变化较大,发育有 海蚀平台、冲蚀沟、残余地貌、潮流沙脊等地貌类型。分析讨论了潮流沙脊的形态和沉积特征、发育过程,并对潮流沙脊的 物质来源、形成的水动力条件和形成时代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潮流沙脊为侵蚀-堆积型沙脊,由强潮流侵蚀近岸基岩经搬运、 改造、再沉积后形成。潮流沙脊形成于全新世中期海平面相对稳定时期。  相似文献   
79.
塔里木板块西北缘石炭纪时期为一典型的被动大陆边缘,通过对本区石炭纪沉积层序及相对海平面变化研究,识别出不同类型的层序界面(SB1,SB2),并据此划分了个4个二级沉积层序-超层序(Super-sequence)和8个三级沉积层序(Sequence),且在区域上或全球范围内基本上可以对比。但由于所在大地构造位置不同,其沉积背景条件差异异很大,因而在不同地区可以形成不同样式、不同数量的沉积层序,海平面  相似文献   
80.
钱迈平  厉建华 《江苏地质》1998,22(2):73-81,T001
根据近年来对辽宁义县晚侏罗-早白垩世恐龙和鸟类化石及河南西峡晚白垩世恐龙蛋化石的初步研究就目前世界恐龙研究前沿领域涉及的三大热点问题一提取DNA,温血还是冷血及是龙还是鸟的争议情况研究现状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