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90篇
  免费   878篇
  国内免费   1561篇
测绘学   278篇
大气科学   999篇
地球物理   671篇
地质学   3726篇
海洋学   575篇
天文学   149篇
综合类   329篇
自然地理   502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210篇
  2022年   257篇
  2021年   239篇
  2020年   227篇
  2019年   228篇
  2018年   145篇
  2017年   154篇
  2016年   161篇
  2015年   188篇
  2014年   348篇
  2013年   281篇
  2012年   377篇
  2011年   312篇
  2010年   316篇
  2009年   310篇
  2008年   319篇
  2007年   295篇
  2006年   270篇
  2005年   221篇
  2004年   205篇
  2003年   227篇
  2002年   230篇
  2001年   245篇
  2000年   183篇
  1999年   148篇
  1998年   162篇
  1997年   136篇
  1996年   128篇
  1995年   105篇
  1994年   109篇
  1993年   86篇
  1992年   73篇
  1991年   90篇
  1990年   79篇
  1989年   50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5年   3篇
  1972年   1篇
  1951年   1篇
  1950年   5篇
  1948年   1篇
  1946年   1篇
  1944年   1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为了明确疏勒河流域极端水文事件对极端气候事件的响应关系,选取疏勒河流域内及其周边的托勒、敦煌、瓜州、玉门、酒泉、马鬃山等气象站点的气温、降水和蒸发的日值数据,昌马堡水文站的日径流数据,通过趋势分析、滑动平均、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分析疏勒河流域极端气候指数、极端水文事件的年际变化规律以及影响极端水文事件的因素,并明确该流域极端洪水年内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疏勒河流域年际气温升高趋势明显,降水量呈波动变化,增加趋势不明显,而蒸发量呈下降的变化趋势。表征高温的极端气温指数呈显著上升趋势,表征低温的极端气温指数呈显著下降趋势,说明疏勒河流域气温增幅明显。极端降水指数呈显著的增加趋势。该流域极端洪水事件和频次呈上升趋势,而极端枯水事件和频次呈下降趋势。极端洪水事件主要受控于极端降水事件,特别是极端降水总量,极端高温事件对极端洪水总量的增加也有影响,而极端枯水事件主要受控于极端低温事件。此外,2000-2016年年最大洪峰流量出现的时间有由8月向7月转变的趋势。  相似文献   
82.
2000年新疆气候公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气候概况 2000年度新疆的主要气候特点是:全疆年平均气温偏高,年降水量偏多,全年光热充足,降水较为充沛,适宜的气候满足了大部分农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全疆范围内灾害性天气较去年偏少,灾害强度总体上轻于去年及常年,综合来看全年气象农牧业年景为偏丰年景。但春季全疆大部地区的干旱、大风,秋季的初寒潮等气象灾害对农牧业生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1 1气温 1.1.1年平均气温   2000年北疆地区 (8站平均,下同 )平均气温为 7.4℃,南疆地区 (8站平均,下同 )为 11.6℃。与常年相比,北疆偏高 0.9℃,这是北疆连续第 7个气温偏高…  相似文献   
83.
1948-2000年ENSO事件与全球陆地年降水量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用最新创建的全球陆地月降水资料(PREC/L),研究了1948—2000年期间的ENSO事件与全球陆地年降水量的关系。对合成分析的结果进行了蒙特卡罗模拟检验。结果表明,暖事件年全球陆地年降水量大范围减少。显著地区是:赤道西太平洋区、中国华北、赤道中美洲区、孟加拉湾北部及尼泊尔、东澳大利亚区、印度西部及巴基斯坦南部、勒拿河以东地区、西欧及南极的威尔克斯等区域。在暖事件年,陆地年降水量增加地区不多,主要是南美的智利和阿根廷、东非索马里、肯尼亚和坦桑尼亚、中东的土耳其、伊拉克及伊朗、北非的利比亚和阿尔及利亚、西南非的纳米比亚及非洲南部的博茨瓦纳和津巴布韦。统计检验表明,暖事件年全球陆地年降水量减少面积比降水量增加面积要大,而且更为显著。研究还指出,ENSO的年代际变化对上述地区降水的年代际变化影响不明显。但是,80年代以后的暖事件对东澳大利亚干旱、中国华北干旱的影响比80年代前的影响要大。  相似文献   
84.
太湖梅梁湾水土界面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运用无扰动芯样实验室内流动培养、稳定同位素示踪、同位紊气态产物测定及同位素配对技术,对太湖梅梁湾北部到南部的4个梯度样点的水土界面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速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梅梁湾内及湾外开敞湖区4个样点的水土界面反硝化脱氮速率为(46.36±13.26)-(16.34±22,74)μmol/(m~2·h),厌氧氨氧化脱氮速率为(7.50±2.21)-(2.05±2.90)~mol/(m~2.b).梅梁湾北部河口区水土界面总脱氮能力明显高于梅梁湾南部及开敞湖区.通过对脱氮过程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北部脱氮过程主要以上覆水硝酸盐为底物的非耦合反硝化过程(D_w)为优势过程,而梅梁湾外开敞湖区则以沉积物硝化过程耦合控制的反硝化(D_n)为主.影响D_n、D_w在反硝化中比重的主要因素是沉积物溶氧侵蚀深度和上覆水NO_3~-.浓度的差异;梅梁湾厌氧氨氧化脱氮比例占总脱氮比例为12%-14%,湾外开敞湖区则占11%,影响其比例差异的主要因子是反硝化强度的大小及其反硝化中间产物--亚硝酸盐含量的差异.  相似文献   
85.
古代生物分子在第四纪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赖旭龙  杨洪 《第四纪研究》2003,23(5):457-470
从第四纪化石和沉积物中获得的古代生物分子为第四纪研究者提供了丰富和独特的有关古代生物、遗传和古环境信息的定量和高分辨率的数据.过去10多年的研究证实来自第四纪材料中的各种古代生物分子的分离、鉴定和应用的能力在不断增加.文章总结了古代生物分子在第四纪研究中的最新进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不同类型的古代生物分子在地质体中的保存和降解;2)古DNA和古蛋白序列中的生物遗传学信息;3)单体分子同位素与第四纪古环境和古气候研究;4)建于古代生物分子水平上的第四纪年代学.作者预见对第四纪地层中的原位和分散保存的古代生物分子的研究将在广度上以多分子综合研究而深度上与单体分子同位素技术相结合,为第四纪科学家们提供大量解决地质学和演化生物学问题的高精度数据.随着地球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改进以及人们对古代生物分子的降解过程和机制的进一步理解,对古代生物分子的研究无疑将进一步促进和推动第四纪科学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86.
晚新生代以来,青藏高原的隆升导致中国地貌格局、古气候系统及晚新生代沉积体系发生巨变。青藏高原以东至边缘海的广大区域形成统一水系,将巨量沉积物搬运至中国东部连续堆积形成黄淮海平原。太行山的隆升、边缘海陆架的沉降,黄河的贯通及晚第四纪大规模海侵等,深刻改造了黄淮海平原的自然环境,至今仍然影响其社会经济的发展,成为重要的科学问题。针对这些事件的研究,对于理解晚新生代黄淮海平原的形成和演化具有重要意义,也可为缓解该地区目前紧张的人地关系提供理论基础。对晚新生代黄淮海平原形成发育的构造地貌过程、黄河贯通和晚第四纪海侵等重大事件研究现状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①青藏高原隆升是黄淮海平原当今地貌及海陆格局形成的根本原因;②黄河贯通对黄淮海平原地表过程、水系演化及源-汇体系带来深远影响;③沿海地区晚更新世以来3次重要的海侵事件及相关的海陆相互作用,不但造成了沉积环境的变化,还形成了下切河谷特殊地貌景观;④晚新生代黄淮海地区重大地质事件的时间节点是中新世和晚第四纪。系统总结了黄淮海平原在构造-气候相互作用、地貌动态演化和年代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认为未来亟需对黄淮海平原开展多学科系统性的工作。  相似文献   
87.
编者按:2009年,浏阳河镉污染事件一度震惊全国,最近媒体关于镉米的报道又重新引发普遍关注。资深地质专家童潜明认为:镉米或许尚不足以构成“杀机”,但湘江流域的重金属污染依然形势严峻。  相似文献   
88.
从重庆"史上最牛钉子户"进入我们的视野开始,房屋拆迁逐渐地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并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拆迁事件愈演愈烈。比如2009年12月成都拆迁户唐福珍因抵制强拆迁自焚身亡,2010年3月广东“头盔男”吊脚楼上抗议违法拆迁,2010年6月农民自制土炮火器对抗暴力拆迁等等。令人悲哀的是,每一起恶性拆迁事件被曝光后,  相似文献   
89.
《海洋世界》2011,(3):10-10
别走神!这个可不是乔教主的那个苹果。香港中文大学的科学家在《农业与食品化学杂志》上发表报告,证明苹果中的一种抗氧化物质能延长果蝇的平均寿命约10%。研究人员称,自由基会引起氧化性损伤,会与衰老和一些疾病有关(去年的一项研究质疑了自由基衰老理论)。  相似文献   
90.
徐世林  杨瑞东 《贵州地质》2016,33(2):91-95,107
黔东南地区发育的新元古代下江群,与湖南中西部的板溪群,广西北部的丹洲群属于同期地层。本文根据下江群甲路组中所夹大理岩的地质特征及其碳氧同位素组成,认为其有可能与华北青白口系景儿峪组中上部对比。运用氧同位素地质温度计原理计算出该大理岩的变质温度在630℃左右,这个温度高于前人普遍认为下江群属于浅变质绿片岩相的温度,笔者认为这可能是甲路组层位较老,经历了较多变质作用的结果。下江群以大量的碎屑岩为主,仅局部层位,如甲路组中出现一些透镜状碳酸盐岩沉积,代表强烈的裂谷作用下出现短暂的相对稳定、浅海环境,并沉积碳酸盐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