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9篇
  免费   350篇
  国内免费   458篇
测绘学   181篇
大气科学   98篇
地球物理   269篇
地质学   1379篇
海洋学   235篇
天文学   13篇
综合类   290篇
自然地理   352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107篇
  2022年   116篇
  2021年   156篇
  2020年   93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127篇
  2013年   123篇
  2012年   143篇
  2011年   151篇
  2010年   112篇
  2009年   127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5篇
  1948年   3篇
  1943年   2篇
  1941年   1篇
  1928年   1篇
  1925年   1篇
  192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991.
晚上新世以来南海北部上部水体结构变化及东亚季风演化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文章通过对南海大洋钻探 1 1 4 6站有孔虫组合及其壳体氧、碳同位素的研究 ,探讨了南海北部上部水体结构对晚上新世 (3.2~ 2 .0MaB .P .)北极冰盖的形成、扩大的响应。浮游有孔虫混合层和温跃层属种相对百分含量的变化 ,Globigerinoidessacculifer,Pulleniatinaobliquiloculata和Cibicidoideswuellerstorfi种间碳同位素的差值 ,以及底栖有孔虫内生种含量的变化表明 :3.2~ 2 .0MaB .P .期间南海北部混合层、温跃层浮游有孔虫属种的百分含量主要受表层海水温度、生产力变化的控制 ;2 .7MaB .P .前后该区表层海水混合程度、生产力增加 ,上部海水垂直交换增强 ,反映了南海北部上部水体结构变化对北极冰盖的形成、扩张 ,以及东亚冬季风强化的响应  相似文献   
992.
在青藏高原东南边缘有一广大区域的地震活动性和GPS数据显示出形变活跃。本文描述该地区的活动断层作用,及其与GPS观测的速度场是何种的关系。在有些地方,速度场由垂直轴的旋转所调节,该地区地表的大部或全部应变看来都由地震所释放。然后将GPS观测速度与用重力驱动的形变模型所计算的速度进行比较。使用由实验导出的矿物流动定律计算的流变学,模型提供了与GPS观测速度非常一致的速度。不可能唯一地确定出深部的流变学或流动速度,与观测水平地表速度匹配的有两种类型的模型解。其一是垂直平面通过纯剪切形变,其二是地壳内存在水平速度的垂直梯度。该地区存在正断层作用地震的两个截然不同地区,其机制最容易由重力驱动的形变来解释。  相似文献   
993.
根据1:10000条带状地质填图所获资料,分析了育王山山前断层的几何结构和新活动时代。断层北起岙张水库大坝东北,向南经河头蕉-竺家-陈家-钱家-俞家-王家一线以西,止于詹家西南,由2条次级段呈羽列式展布,北段为岙张水库-红岩水库段,南段为红岩水库东南-詹家段。剖面上断层地貌显示清楚,西侧为侏罗系构成的育王山低山,东侧为大楔盆地。各条断层皆由多个断面构成宽几米-几十米的断层带。根据探槽、天然剖面特征和OSL、ESR样品年龄测试结果综合分析,断层至少有两期活动,早期活动性质为逆断层,时间为早更新世,晚期活动性质为右旋走滑兼正断或逆断层,时间为中更新世,最新活动时代为中更新世晚期。通过探槽揭露,确定育王山山前洪积扇陡坎是人类活动造成,而非断层陡坎。  相似文献   
994.
In terms of Earth-Sun geometry, the Milankovitch theory has successfully explained most of the cyclic palaeoclimatic variations during the history of the Earth, especially in the Quaternary.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s suggest that the impact of extraterrestrial bodies on the Earth may be another mechanism to cause palaeoclimatic cycles,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s and new glacial periods. Based on geological and geochemical records in the boundary layers produced by six huge Cenozoic bolide-impact events (65, 34, 15, 2.4, 1.1, 0.73 Ma B.P.), including those at 34, 15, 1.1 and 0.73 Ma B. P. which are represented by four famous tektite-strewn fields, the process and mechanics of palaeoclimatic cycles and global environmental catastrophes induced by extraterrestrial impact are discussed in detail. Impact-generated dust, soot and aerosol floating in the stratosphere could result in short-term (<1 year), rapid drop in temperature immediately after impact. Through self-regulation of the Earth’s climate system, the temperature at the surface slowly went up within 100a and maintained stable for a long time at 250K. If there were no other factors leading to the break-down of the newly-established equilibrium, a new glacial pound would be initiated. Estimating from the thickness of δ13C and δ18O anomalies in sediments across the impact boundary layer and deposition rate, the duration of two stages of the palaeoclimate cycle in the form of cold weather—greenhouse effect—normal weather was 104 – 105a, respectively. The conclusion deduced from the above model is supported by palaeotemperature change recorded by oxygen isotope in sediments across the impact boundary layer. The study was granted by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Bureau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KZ952-J1-031) and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相似文献   
995.
Lu-Hf同位素方法已趋成熟,主要得益于其化学方法的极大改进和与之配套的高电离率质谱仪的使用。Lu-Hf同位素方法在地球的早期性质研究中表明,部分古太古代片麻岩Sm-Nd同位素体系所记录的早期地幔的“极度”亏损,实际是对其同位素体系热扰动的反映;关于大陆地壳的生长模式,石英岩锆石Lu-Hf同位素特征支持了幕式增生的观点  相似文献   
996.
海洋始新世末—渐新世初的地质特征及其演变过程引起了许多学者的重视,在80年代初,一些学者就进行过一些研究。近年来进一步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海洋始新世—渐新世转换”(TheMarineEocene—OligoceneTransition)国际学术讨论会由美国地质学会主办,1999年8月16~22日在美国华盛顿州的奥林匹亚市召开,会上专门讨论了这一问题。许多学者从海洋古生物(有孔虫、硅藻、放射虫、软体动物、鲸鱼、花粉、超微化石等)的演化方面探讨了海洋始新世—渐新世的演化,始新世末渐新世初,对于太平洋…  相似文献   
997.
黑龙江省五大连池新期火山喷发的火山弹动力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系统地总结了黑龙江省五大连池新期火山老黑山和火烧山的火山弹形态和内部结构;对比和讨论了近球状、纺锤状、椭球状和圆饼状火山弹的 体积估算和准确的表示方法;初步研究了火山弹的形成、空中飞行和落地变形的动力学过程。根据老黑山火山弹的分布情况,计算出了老黑山新期喷发时火山弹达到的高度范围。  相似文献   
998.
介绍了西太平洋地球物理会议概况,特别是地震预报现状和发展专题,包括地震观测台网建设,地震预报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对地震现象的新认识与新理论,地震与地下介质的地球物理性质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9.
对基于梯形积分原理的集成采样法的可行性在理论上进行了阐述,并在厦门湾和南海北部的5个站位分别采集不同深度的水样和由这些水样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集成水样进行了现场研究,结果表明两种采样方法经不可逆稳态清除模型得出的溶解态234Th的清除通量、颗粒态234Th的输出通量及溶解态、颗粒态234Th的停留时间基本一致,证实了垂直集成采样法的可行性与可靠性。这种新的采样方案为今后充分发挥234Th法的优势,在更大空间尺度上进行新生产力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相似文献   
1000.
从太中铁路对完善新亚欧大陆桥未来多端束状联运网格局,即利用即将竣工的神黄铁路( 朔黄段) 形成陆路最短的陆桥北通道———贯穿黄土高原的新陆桥,以及对改善中西部路网结构、打通晋陕宁直达铁路、形成国家大能源经济区、促进沿线中心城市和出海港口建设等方面,论证其可行性和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