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4篇
  免费   176篇
  国内免费   88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196篇
地质学   387篇
海洋学   61篇
综合类   32篇
自然地理   1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3篇
  1974年   2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1)采用降低藻液pH值至3.0的办法可以杀灭金藻液和扁藻液中的尖鼻虫及(?)它二类原生动物鞭毛虫类。经NaOH中和后,绝大部分的藻细胞均能复正常的生长和繁殖。2)采用降低pH值至3.0和提高盐度至50—60‰相结合的办法可以杀灭扁藻液中的游捕虫。经NaOH中和并降低盐度后,扁藻仍能恢复正常的生长和繁殖。  相似文献   
82.
沂沭断裂带垂直形变与断层活动特征分析   总被引:8,自引:8,他引:0  
利用跨断层短水准资料分析了沂沭断裂带断层活动特征,结果表明:NNE向的沂沭断裂带与NW向断裂活动性质有所不同,沂沭断裂带主要为压性逆断活动,北西向断裂带为张性正断活动,与地质考察结果基本一致。此外,沂沭断裂带及北西向断裂带都具有分段活动的特点。  相似文献   
83.
松辽盆地林甸断陷是由2个次级断陷构成的复合断陷。次级断陷由斜坡-断阶带、凹陷带、断隆带构成。盆地的次级构造单元控制了物源区、水系和沉积区的分布,控制了沉积体系的发育与类型。断阶带控制砂体的发育与展布,陡坡断阶带发育冲积扇-扇三角洲沉积体系,而缓坡断阶发育冲积扇-河流-三角洲沉积体系。断陷内部的断隆带起到分水岭的作用,两侧分别发育河流-三角洲体系。断裂的下降盘不仅可以作为沉积区,而且可以作为沉积物的通道,由此沉积物可以输送到沉积中心区域。由单断凹或双断凹控制的凹陷带发育细粒沉积,为滨湖沼泽和浅湖所占据,成为生油凹陷。  相似文献   
84.
宁夏地震局于2013年全面建成宁夏强震动背景场台阵,共计台站数量11个,背景场台站使用SLJ-100型力平衡式加速度传感器、REFTEK130-REN数据采集器.REFTEK130-REN数据采集器每天24小时不间断收集采集数据、向计算机和服务器定向传输实时数据,并存储在设定好的目录中.传输过程中,路由器和数据采集器容易发生故障导致无法收到实时数据.为保证数据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本文用JAVA语言进行针对性软件设计,监测本地收取的波形数据,通过循环判断波形传输是否中断,并产出断记报警信息.经过为期半年的测试和预运行,背景场台阵断记报警软件的使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宁夏全区背景场台站的故障运维时间,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背景场台站的运维精度,从而快速高效的保证了背景场台站波形的顺利传输,为宁夏回族自治区地震局背景场台阵今后的高效运行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相似文献   
85.
临清坳陷变换构造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讨论了临清坳陷内3个规模较大的调节构造带,即封丘左行传递带、马陵横向背斜调节带和夏津—腰站斜向背斜调节带的构造特征及成因机制。临清坳陷内“东西分带、南北分块”的构造特征,是由平行于裂谷轴方向的NNE(NE)向伸展正断层和垂直(或斜交)于裂谷轴方向的NW(NWW)斜向滑移断层及横向构造带等共同作用造成的;区内3个规模较大的调节构造带是造成“南北分块”的构造原因,这些调节构造带垂直或斜交于裂谷方向.通过传递带或调节带的方式调节不同伸展域间的应变,从而使区域应变守恒。  相似文献   
86.
论同沉积、继承性控煤构造--禹州煤田虎头山断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文勇  夏斌  路文芬 《沉积学报》2004,22(1):148-153
聚煤盆地内的同沉积断层,对煤系的厚度、岩相、含煤性等均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而这种断层的聚煤期后继承活动,不仅使之成为地质自然边界,而且直接影响到矿区规划和煤炭生产。近期研究表明,禹州煤田虎头山断层是一个同沉积、继承性大型控煤构造,它在聚煤期就已活动,具聚煤期同沉积构造性质,主要证据有岩性、沉积厚度、聚煤作用、地层断距、断裂带近旁的不协调沉积现象以及趋势面分析结果等;聚煤期后该断层又发生了继承性活动,主要表现在基岩错断、地层缺失、对地貌及新生界沉积的控制和改造、断层旁侧次级构造发育、煤层露头遭受牵引、断裂破碎带特征等。虎头山断层这一重要特征的发现,对指导煤矿建井开采、深入探讨禹州煤田煤厚变化、地质构造乃至华北板块的构造演化,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87.
88.
采用经验总结法和文献研究法,通过对沥鼻峡热储构造上的温泉和地热井勘查资料进行系统研究,发现沥鼻峡背斜具有典型的层状热储结构特征,是目前华蓥山复式背斜钻获地热水水温最低的热储构造,地热水以硫酸钙型水质为主,目前已知地热井和温泉具有水温普遍低于37℃和水量衰减较明显的特征.初步认为钻获地热水温低可能与构造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89.
丹江口地区地震地质因修建丹江水库而得到深入研究,但针对断裂进行的系统性研究较少。通过对丹江断裂东段进行1:1万大比例条带状活动断裂填图,综合采用地质地貌调查、岩样年龄测试、地质钻探、浅层地震勘探等多种手段进行研究,认为:1)丹江断裂东段第四纪以来累积左旋走滑量在250~500 m之间,上更新统地层垂直断距为10~20 m;2)断裂最新活动时代为晚更新世,活动性质以由NE向SW的逆冲为主,兼具有左旋走滑分量;3)断裂活动性由山地向盆地迁移。丹江断裂晚更新世以来活动表明,南襄盆地西缘活动性较强。该认识可为进一步评估丹江口地区乃至南襄盆地西缘的地震构造环境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0.
通过地基防渗和断桩处理工程实例,介绍了应用高压防渗帷幕技术的设计方案和施工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