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020篇 |
免费 | 4643篇 |
国内免费 | 229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01篇 |
大气科学 | 82篇 |
地球物理 | 1250篇 |
地质学 | 13174篇 |
海洋学 | 1231篇 |
综合类 | 741篇 |
自然地理 | 38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5篇 |
2024年 | 370篇 |
2023年 | 498篇 |
2022年 | 567篇 |
2021年 | 631篇 |
2020年 | 594篇 |
2019年 | 606篇 |
2018年 | 475篇 |
2017年 | 512篇 |
2016年 | 561篇 |
2015年 | 533篇 |
2014年 | 744篇 |
2013年 | 630篇 |
2012年 | 645篇 |
2011年 | 734篇 |
2010年 | 663篇 |
2009年 | 635篇 |
2008年 | 619篇 |
2007年 | 560篇 |
2006年 | 562篇 |
2005年 | 527篇 |
2004年 | 481篇 |
2003年 | 439篇 |
2002年 | 462篇 |
2001年 | 406篇 |
2000年 | 450篇 |
1999年 | 434篇 |
1998年 | 360篇 |
1997年 | 398篇 |
1996年 | 343篇 |
1995年 | 279篇 |
1994年 | 278篇 |
1993年 | 187篇 |
1992年 | 206篇 |
1991年 | 172篇 |
1990年 | 144篇 |
1989年 | 94篇 |
1988年 | 36篇 |
1987年 | 21篇 |
1986年 | 18篇 |
1985年 | 7篇 |
1983年 | 4篇 |
1980年 | 4篇 |
1979年 | 6篇 |
1974年 | 7篇 |
1945年 | 4篇 |
1944年 | 4篇 |
1943年 | 4篇 |
1942年 | 5篇 |
1941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江汉盆地是长江出三峡后第一个大型卸载区,近2.77 Ma以来堆积了近300 m的碎屑沉积物,主要由河流相和湖沼相组成,形成了多个沉积旋回。选择江汉盆地中心位置的ZL钻孔,利用ICP-MS方法,展开微量元素组成分析,研究了新近纪以来江汉盆地沉积物物源的变化。结果表明,上新世以来微量元素化学组成的离散程度逐渐减小,且趋近上部陆壳平均值,可能反映了物源供应区范围的扩展过程。1.25 Ma B.P.以来,多种微量元素含量及Th/Sc、Co/Th、La/Sc、Cr/Cu等比值变化很小,显示长江可能形成于1.25 Ma B.P.以后。 相似文献
102.
通过1∶5万区调填图(1988~1990),笔者将蛤蟆塘盆地白垩纪地层划分为大拉子组、富兴屯砾岩、龙井组。其中大拉子组下部为山麓冲积扇沉积,上部为湖相沉积;富兴屯砾岩为河流—扇三角洲相沉积;龙井组为浅盆广湖相沉积,其中产有Nigerestheriasp等化石,属早白垩世,与延吉盆地等有明显时代差异,具有穿时性。 相似文献
103.
104.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8,38(3):404
2008年3月26~28日,国家油气资源战略选区项目2007年度工作汇报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由油气中心主持,邀请16位院士及石油地质权威专家组成评审组。来自全国16个单位的10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我校承担大庆外围盆地油气选区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张兴洲、金巍、马志红、刘招君、刘立、薛林福、刘财教授及项目办公室主任王群参加了会议。14个项目组作了年度工作汇报。 相似文献
105.
中国煤层气勘探开发进展综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综述了中国煤层气勘探开发利用现状,尤其是“十五”期间中国煤层气取得的进展。总结了中国煤层气资源勘探开发成果: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齐头并进;勘探方向更加明确;煤层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类型多样,试验推广应用范围扩大;十大重要勘探成果初露煤层气产业化曙光。国家级沁南潘河煤层气开发示范项目、晋城寺河煤层气开发项目、沁南枣园煤层气开发试验项目、阜新煤层气开发试验项目的建成和投产,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煤层气商业化开发阶段。 相似文献
106.
郯庐断裂带中新生代演化与含油气盆地形成分布综述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中国大陆东部滨太平洋地区一系列中新生代大中型含油气盆地分布于郯庐断裂两侧或位于郯庐断裂带内,显然,这些含油气盆地的形成演化和分布与郯庐断裂带的发展演化密切相关。本文以地质、地球物理资料综合分析为基础,从含油气盆地的展布和盆地构造几何学、运动学、动力学特征方面探讨了郯庐断裂与含油气盆地形成、分布的内在联系。认为两侧的沉积盆地是断裂系的一部分,是郯庐断裂中、新生代演化过程中形成的局部派生构造。 相似文献
107.
钻井资料证实,内蒙巴彦浩特盆地东部保存有较完整的石炭系,其中上石炭统羊虎沟组厚达459.6m。经72块岩样分析鉴定,共发现62属119种孢粉,含6个新种。可概括为上下两个孢粉组合,上组合称Densosporitesbelulus-Crassisporalatigranifer-Lycosporagranulata(简称BLG)组合,下组合称Crasisporalatigranifer-Camptoriletesreticuloformis-Vestisporacostata(简称LRC)组合。地质时限为晚石炭世中期羊虎沟组(维斯法期A—C)。 相似文献
108.
泌阳断陷下第三系核三^上段陆相层序各体系域岩石地球化学旋回?…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泌阳断陷下第三系核三^上段可划分为三个陆相层序(S4、S5和S6),每一层序自下而上发育TST、HST和RST三个体系域。对泌阳断陷下第三系核三^上段S5层序各种系统中几类岩石地球化学标型参数的研究发现,在S5层序形成时期,由于在一个旋回性变迁的古气候(古湿度和古温度)驱动下,湖平面发生了一次完整的旋回性变化;湖泊水体的物理化学条件(古盐度、古酸碱度、古氧化还原电位等)及物源性质亦随之发生一次旋回 相似文献
109.
中国西北叠合盆地的主要构造特征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探讨了中国西北地区大型叠合含油气盆地的主要特征 ,研究表明 ,在中国西北叠合盆地发展演化过程中 ,构造变革和构造耦合起着主导作用。构造变革包括大地构造格局的转变、沉积区和剥蚀区的转换、盆地类型的转换、大型区域性不整合的出现以及发生盆地构造反转等 ,这种构造变革具有多期性。叠合盆地构造耦合的方式主要涉及深部和浅部构造的耦合和盆山耦合等。盆山转换、盆山过渡带深部浅部构造的耦合、盆地沉降与造山带隆升耦合以及不同方向构造的耦合 ,反映了盆山耦合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中国西北叠合盆地构造特征主要表现为构造的分层性、分带性、分段性、交叉性以及区域构造应力场的多变性 ,喜马拉雅运动对于中国西北叠合盆地最后的构造改造以及构造定型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110.
内蒙古河套盆地为受断裂控制形成的新生代断陷盆地,盆地中积水成湖,称河套古湖。晚更新世时期,河套古湖为继承性闭塞型断陷湖。上更新统主要为湖泊沉积体系,地层划分建组为上部东河村组、中部万水泉组、下部达拉特组。达拉特组在湖盆连续沉降条件及半深湖深湖中硫酸盐型、碳酸盐型湖水交替环境下沉积形成。万水泉组在湖盆沉降速率与沉积速率大体平衡条件及浅湖半深湖中半咸水湖环境下沉积形成。东河村组在湖盆沉降速率小于沉积速率条件下以及半咸水湖、局部时期为碳酸盐湖环境下的滨浅湖中沉积形成。晚更新世末期,河套古湖处于大湖水期,晋陕内蒙古交界处河流袭夺、河套盆地北侧山前断裂强烈活动和超强地震导致河套古湖湖水快速外泄,银川盆地、河套盆地、晋陕峡谷贯通而形成今日黄河河道。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