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67篇
  免费   3469篇
  国内免费   5750篇
测绘学   427篇
大气科学   102篇
地球物理   3271篇
地质学   20547篇
海洋学   599篇
天文学   22篇
综合类   1374篇
自然地理   644篇
  2024年   187篇
  2023年   720篇
  2022年   789篇
  2021年   829篇
  2020年   602篇
  2019年   791篇
  2018年   552篇
  2017年   611篇
  2016年   741篇
  2015年   832篇
  2014年   1189篇
  2013年   926篇
  2012年   1108篇
  2011年   1143篇
  2010年   968篇
  2009年   911篇
  2008年   847篇
  2007年   832篇
  2006年   792篇
  2005年   642篇
  2004年   754篇
  2003年   773篇
  2002年   830篇
  2001年   871篇
  2000年   808篇
  1999年   772篇
  1998年   848篇
  1997年   664篇
  1996年   729篇
  1995年   677篇
  1994年   556篇
  1993年   440篇
  1992年   614篇
  1991年   563篇
  1990年   474篇
  1989年   333篇
  1988年   67篇
  1987年   64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2篇
  195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41.
42.
80年代后期在波罗的海科拉半岛南部奥涅加湖地区的铀-贵金属-钒组合矿床上世界上系首次发现。它包括5个矿床,十几个矿化点,已探明了可观的铀、钒、金、铂储量。了解它对开阔我国深入找矿思路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43.
本文探讨了利用地震矩反演断裂形变带运动学参数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将其初步应用于鲜水河断裂形变带变形分析和运动机制的研究。结果表明,鲜水河断裂带呈现出走向拉伸、倾向压缩的形变格局,由地震矩反演的断裂带剪切形变速率(10.9mm/a)与用地质学估算方法(17mm/a)和现今地壳形变测量(8mm/a)的结果相当。同时,反演出的应变主方向能解释鲜水河断裂现今活动分段性特征以及多种滑动方式共存的现状,从而证明该方法是目前研究区域运动学问题切实有效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44.
45.
提出川滇地洼系“四层楼”铜矿床序列的形成与陆壳演化的成生联系,是与本区陆壳由前地槽—地槽—地台—地洼演化各阶段与之相匹配的成矿作用的产物.与此同时,并总结了本区“四层楼”铜矿床序列的成矿作用具有明显的继承性、新生性、旋回性及层控性四大特点和多因复成矿床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46.
程明高 《铀矿地质》1991,7(6):321-327,344
本文较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北西部金矿主要类型、矿化特征和金矿时空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划分出4个成矿区、12条成矿带、32条成矿亚带,从而指明了找矿方向,为贯彻“以铀为主,综合找矿,多种经营,搞活地质”的方针,提供了较好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47.
1966年邢台7.2级地震的构造背景和发震构造   总被引:28,自引:4,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根据石油地质勘探的最新资料和元-济人工地震地壳测深剖面相应地段重新解释的结果,分析了邢台7.2级地震的构造背景和发震断裂。研究结果表明,7.2级地震震中位于束鹿断陷盆地南部次凹的东缘,该次凹发育在由新河断裂等4条缓倾铲形正断裂分制围限地台盖层而成的“斛”状构造块体上,块体之下的地壳中存在两条倾向相反的高角度断裂;地震与断陷主断裂及其控制的断陷盆地并非是简单的对应关系,7.2级地震的发震断裂不是单一的缓倾铲形新河断裂或其下方的高角度的F_3断裂和深部的东断裂,而是它们的组合,且高角度断裂是发震断裂的主要部分  相似文献   
48.
本文根据野外地质填图和水系位移测量结果,论述了香山-天景山弧形断裂带新生代有两个不同活动性质的阶段,即早期阶段的强烈挤压和晚期阶段的左旋走滑兼挤压。分析、讨论了不同活动阶段的时间界限和转变原因。指出了1709年中卫南71/_2级地震形变带的表现形式、延伸范围  相似文献   
49.
渭河盆地北缘断裂带活动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从渭河盆地北缘断裂的形成和活动时代,活动特征等资料出发,结合北缘断裂带及整个盆地历史地震活动和新生界地层发育特征的综合分析,对北缘断裂带的活动期次,主要断层的运动幅度和滑动速率及其时空演变规律和机制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文章指出,北缘断裂带的形成是一个由盆地中心向北逐渐扩展的过程,自上新世起,断层活动明显有东强西弱的变化特征,而且扩展方向也发生了偏转。这一转变及活动强度的东西差异与山西剪切带对渭河盆地的影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0.
长江三峡地区的构造应力场与地震活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根据活动断裂的错动方式、白垩-第三纪红层变形和破裂的组合关系等资料,利用赤平投影作图求出各观测点主应力(σ_1、σ_2和σ_3)的参数,并结合震源机制和地壳形变测量数据,着重描述了喜马拉雅运动以来的构造应力场。结果表明:长江三峡(及邻区)各构造区域内σ_1轴向随时空而变化。按照“弹性回跳理论”和“Baushinger效应”分析了现今应力场的这种变化与地震活动的关系。提出构造应力场σ_1轴的长期变化,可以作为板内弱震活动区(带)的一种构造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