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129篇 |
免费 | 1400篇 |
国内免费 | 804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288篇 |
大气科学 | 168篇 |
地球物理 | 3591篇 |
地质学 | 3130篇 |
海洋学 | 385篇 |
天文学 | 24篇 |
综合类 | 610篇 |
自然地理 | 13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6篇 |
2023年 | 251篇 |
2022年 | 283篇 |
2021年 | 316篇 |
2020年 | 251篇 |
2019年 | 284篇 |
2018年 | 200篇 |
2017年 | 228篇 |
2016年 | 236篇 |
2015年 | 278篇 |
2014年 | 422篇 |
2013年 | 346篇 |
2012年 | 420篇 |
2011年 | 344篇 |
2010年 | 331篇 |
2009年 | 388篇 |
2008年 | 393篇 |
2007年 | 306篇 |
2006年 | 309篇 |
2005年 | 287篇 |
2004年 | 287篇 |
2003年 | 320篇 |
2002年 | 315篇 |
2001年 | 312篇 |
2000年 | 298篇 |
1999年 | 266篇 |
1998年 | 281篇 |
1997年 | 255篇 |
1996年 | 319篇 |
1995年 | 301篇 |
1994年 | 256篇 |
1993年 | 237篇 |
1992年 | 222篇 |
1991年 | 203篇 |
1990年 | 177篇 |
1989年 | 133篇 |
1988年 | 43篇 |
1987年 | 23篇 |
1986年 | 12篇 |
1985年 | 10篇 |
1984年 | 20篇 |
1983年 | 13篇 |
1982年 | 12篇 |
1981年 | 8篇 |
1980年 | 26篇 |
1979年 | 5篇 |
1978年 | 8篇 |
1977年 | 6篇 |
1976年 | 8篇 |
1941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73.
74.
在该项研究中 ,根据原地应力及局部高孔隙压力 ,我们认为Visund油气田的断层活化和流体流动是由于一个邻接长期休眠正断层的储集层内有油气聚集。研究地震和断层作用的科学家们长期以来就对流体的力学作用颇感兴趣。有若干好的研究例子表明 ,地下深处注入流体形成高孔隙压力 ,从而诱发了地震。Sahagian与Proussevitch(1992)指出岩浆房顶部浮动的油气柱产生的高孔隙可能是引起火山爆发的原因 ,而Linde等(1994)、Sturtevant等(1996)则暗示地震波穿过期间岩浆中的气体溶解可能会进… 相似文献
75.
76.
快速获取可靠的海洋信息对海洋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海洋观测数据传输业务主要通过地面网通信方式进行,地面网是海洋观测数据传输的重要通信方式,具有传输稳定、丢包率小和全双工等优势,但其故障时会严重影响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时效性,因此添加合适的备用链路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介绍了海洋观测数据传输现状,对比了不同无线通信方式的特点,开展地面网和无线网相互备份和接续传输的技术研究,提出了无线网和地面网相结合的双链路通信方式,即日常状态下采用地面网通信,地面网故障时自动切换至无线链路,以提高数据传输的到报率,进而提高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时效性。 相似文献
78.
2014年秋季渤海网采浮游植物群落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2014年秋季在渤海进行的水文、化学和生物方面的综合大面调查,研究了渤海网采浮游植物群落的结构特征,并结合文献资料,分析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形成的原因。结果显示:2014年渤海秋季共鉴定浮游植物3个门42属96种,其中以硅藻为主,为34属79种,占总物种的82%;甲藻门7属16种,占总物种的17%;金藻门1属1种。其中,角毛藻属的种类最多,共17种;其次为圆筛藻属,共13种。浮游植物总细胞丰度介于(0.71~72.15)×104 cells/m3,平均为13.88×104 cells/m3,硅藻与甲藻细胞丰度比值为2∶1,硅藻在莱州湾的细胞丰度极显著高于其他海区,甲藻在渤海中部海区的细胞丰度显著高于其他海区。浮游植物优势种主要为星脐圆筛藻(Coscinodiscus asteromphalus)、威氏圆筛藻(C. wailesii)、具槽帕拉藻(Paralia sulcata)、梭状角藻(Ceratium fusus)和夜光藻(Noctiluca scintillans)。渤海秋季浮游植物群落多样性水平分布不均,局部海域由于单一优势种过量繁殖多样性降低,低值区分布于辽东湾和渤海海峡海域。与历史同期资料对比,渤海海域浮游植物群落出现明显的物种演替现象,甲藻中的角藻逐渐兴起,其在渤海中部及辽东湾的优势地位已经超过角毛藻属和圆筛藻属,渤海秋季局部海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已经由硅藻控制转为硅藻和甲藻共同控制。 相似文献
79.
M.Veerayya 《海洋地质》2002,(1):52-65
在印度西大陆边缘外的高分辨率地震反射和浅层剖面都揭示了在内陆架上有空白反射、反射波终断与渗流相伴生的形式出现的声学屏蔽特征的存在。这些屏蔽现象揭示了富含气体沉积物的存在。在外陆架-中陆坡地区,那些麻坑地形及上覆水体中突出的羽状流都清楚地表明有气体从陆坡沉积物中渗流出来,而正是这种渗流反映了源岩的存在。地震剖面也揭示了中-下陆-陆隆地区存在着似海底反射波(BSR),同时推测认为存在着气体水合物。BSR大约出现在海底之下300-600ms(TWTT)、水深525-2200m的范围内,它们偶然地呈不连续特征。在BSR之上同样也可以见到清楚的反射空白区及声学空白带。相反,杂乱/或散射的双曲线反射波则出现在BSR之下,这可能是富含气体沉积物存在的一种反映。褶皱、底辟构造及断层均存于陆坡-陆隆区,它们可能成为流体及甲烷气体从深部向上运移的通道及圈闭。 相似文献
80.
在滩浅海地震勘探中,由于海水深度和潮流的变化,在水面上按照预定位置沉放的检波器,在海底不可能放置在预定的位置。为此,利用基准网平差初至波定位方法对海底检波器位置进行了准确的二次定位,并对初至波二次定位和声波二次定位进行了比较分析。基准网平差初至波定位方法在KD-1滩浅海地区高精度地震勘探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