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456篇 |
免费 | 1614篇 |
国内免费 | 108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80篇 |
大气科学 | 57篇 |
地球物理 | 3532篇 |
地质学 | 4187篇 |
海洋学 | 403篇 |
天文学 | 182篇 |
综合类 | 479篇 |
自然地理 | 13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5篇 |
2023年 | 226篇 |
2022年 | 291篇 |
2021年 | 298篇 |
2020年 | 242篇 |
2019年 | 264篇 |
2018年 | 163篇 |
2017年 | 180篇 |
2016年 | 190篇 |
2015年 | 228篇 |
2014年 | 315篇 |
2013年 | 283篇 |
2012年 | 345篇 |
2011年 | 304篇 |
2010年 | 293篇 |
2009年 | 343篇 |
2008年 | 372篇 |
2007年 | 286篇 |
2006年 | 282篇 |
2005年 | 269篇 |
2004年 | 278篇 |
2003年 | 253篇 |
2002年 | 283篇 |
2001年 | 258篇 |
2000年 | 233篇 |
1999年 | 235篇 |
1998年 | 240篇 |
1997年 | 238篇 |
1996年 | 266篇 |
1995年 | 275篇 |
1994年 | 232篇 |
1993年 | 214篇 |
1992年 | 210篇 |
1991年 | 175篇 |
1990年 | 165篇 |
1989年 | 93篇 |
1988年 | 42篇 |
1987年 | 18篇 |
1986年 | 17篇 |
1985年 | 20篇 |
1984年 | 20篇 |
1983年 | 12篇 |
1982年 | 13篇 |
1981年 | 12篇 |
1980年 | 23篇 |
1979年 | 11篇 |
1978年 | 10篇 |
1976年 | 10篇 |
1975年 | 7篇 |
1965年 | 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氢气被认为是反应断裂活动最灵敏的地球化学组分之一。研究影响断裂带氢浓度动态变化的主要因素,是科学分析断裂带氢与构造活动关系的基础工作。本文基于河南内乡马山口断层气氢气浓度与辅助测项的连续观测资料,重点分析了氢浓度变化与地温、气温、气压的相关关系,确定了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氢气浓度日变化极值介于气温和地温之间,极值点靠近地温一侧。使用逐步回归方法分析进一步证明,地温、温度对氢气浓度均有影响,但地温影响更显著,气压影响不显著。总体来讲,氢浓度会受到地温和气温的双重影响,但与地温关系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32.
33.
34.
35.
安徽省东至地区金矿类型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安徽省东至地区位于扬子陆块北缘,跨下扬子前陆带和江南隆起带两个次级构造单元,独特的大地构造环境造就了本区有利的金矿成矿地质条件,形成多种类型的金矿床,其成因类型主要包括岩浆热液型和风化壳型,工业类型主要有破碎带蚀变岩型、含金石英脉型、微细粒浸染型及红土型。各类型金矿分类聚集,形成两个主要的金矿成矿带。沿赵家岭断层带以破碎带蚀变岩型为主,伴有含金石英脉型,中畈—戴家一带,赵家岭—杨家山一带均具较大找矿潜力,是本区金矿勘查重点地区,九华庄等地也具一定的找矿潜力;沿高坦断裂以微细粒浸染型为主,伴有破碎带蚀变岩型及红土型,查册桥地区是其重点勘查区,铜锣尖、小河等地找矿潜力也较大。 相似文献
36.
斑岩矿床是重要的矿床勘查目标。斑岩矿床的成矿构造环境研究有助于确定斑岩矿床的战略勘查方向。斑岩矿床形成的成矿构造环境包括板块汇聚边缘、大陆转换板块边界、陆内造山环境和非造山环境。本文重点对斑岩矿床在汇聚边缘和大陆转换板块边界的成矿构造环境及其勘查意义进行初步总结。构造变化对斑岩矿床的形成起到触发作用。微弱和中等程度的转换挤压应力最有利于岩浆的集聚、上升和就位。岩浆侵入可以是在广阔的转换挤压断层带内或在其周围局部呈引张的地区集中出现。对于斑岩矿床战略勘查方向而言,应注意研究区域走滑断层与侵入体的关系,加强对地表浅部喷气蚀变的识别。在我国西南地区已勘查发现的5个斑岩成矿带中,应注意沿区域走滑断裂构造方向开展找矿。从成矿构造环境与哀牢山-红河构造带对比来看,鲜水河-小江断裂带可能是西南地区新的斑岩矿床勘查区。 相似文献
37.
38.
越南近海的一些前新生代石油勘探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越南近海前新生代地层在经历了多个演化阶段后,成为固结的大陆架基底。其后,它遭受沉降,并被较年青的沉积盆地所覆盖。在前新生代基底高中已发现一系列油田,如:白虎、曙光、红宝石、龙和其它构造等。广泛分布在沿岸和近海地区的断裂的古生代碳酸盐岩层系是很好的储层,特别在它们已被埋藏在中生代和新生代沉积之下时。一些属于中生代的断裂的碎屑岩系也是较好的储层。然而,中生代深成-火山岩断裂基底高是最重要的储层,并已成 相似文献
39.
在1993—1994年间,俄罗斯“罗加乔夫教授”号科学调查船,在大西洋15°20′N处的转换断层以南35海里处发现新的活动热液场。它的存在与原先的推测一致,曾在底水中发现异常的甲烷和锰(Klinkhammer等1985;Bougault等1993)。相似的硫化物沉积曾在14°54′N即紧靠裂谷峡谷东壁底部的摄像中出现(Eberhart等,1988)。 相似文献
40.
本文提出了一个考虑断层段之间物理上相互作用的地震复发过程的唯象学随机模型。在某一段上的滑动,可能会缩短(或延长)另一段上现在到性发生下一次事件的时间,或许也可能导致在该段上立即发生滑动。该模型的总体特性首先是通过模拟来观察;即使在随机性很小的情况,也能观察到时间和空间的无序现象。为了估计这种相互作用的程序,我们从三维弹性位错分析的结果中导出一些因子,它们将事件引起的应力变化与下次事件到达时间的变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