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43篇
  免费   2109篇
  国内免费   2606篇
测绘学   240篇
大气科学   1150篇
地球物理   4049篇
地质学   5526篇
海洋学   678篇
天文学   32篇
综合类   541篇
自然地理   442篇
  2024年   89篇
  2023年   312篇
  2022年   374篇
  2021年   408篇
  2020年   334篇
  2019年   463篇
  2018年   349篇
  2017年   341篇
  2016年   342篇
  2015年   381篇
  2014年   548篇
  2013年   472篇
  2012年   520篇
  2011年   496篇
  2010年   470篇
  2009年   496篇
  2008年   528篇
  2007年   441篇
  2006年   395篇
  2005年   394篇
  2004年   358篇
  2003年   364篇
  2002年   337篇
  2001年   347篇
  2000年   313篇
  1999年   272篇
  1998年   285篇
  1997年   279篇
  1996年   315篇
  1995年   295篇
  1994年   240篇
  1993年   232篇
  1992年   199篇
  1991年   170篇
  1990年   164篇
  1989年   103篇
  1988年   40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25篇
  1979年   12篇
  1976年   4篇
  1962年   4篇
  1954年   7篇
  194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该文利用宿迁市沭阳县和泗洪县观测站2007—2010年的酸雨观测数据和气象资料,统计分析了宿迁市酸雨的变化特征,并对比了酸雨pH值与降水量、降水电导率(K值)、酸雨频率变化规律的关系。结果表明:宿迁市5 a来酸雨单次降水pH值最低达3.26 mol·L-1,属强酸雨。5 a来,沭阳县降水平均pH值均达酸雨标准;泗洪县降水平均pH值未达酸雨标准。春秋季降水酸性最强,酸雨频率出现也最多,冬季则降水酸性和酸雨频率最低;地面风向对宿迁酸雨污染也有一定的影响,形成宿迁酸雨的主要是东南风和东北风;宿迁市雨量的大小对酸雨出现百分率影响不大,但对降水酸度有影响,暴雨的酸性最强,其次是大雨。  相似文献   
992.
测距方程;非线性强度;最小二乘;高斯-牛顿法;牛顿法;病态方程  相似文献   
993.
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既提供扫描地物的几何信息数据,又提供其强度数据。强度数据包含地物物理和化学特征信息,因此强度数据可用于地物的分类。除了地物对激光的反射率外,强度数据还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将地面激光扫描强度数据影响因素归纳为4个方面,即仪器设备、外界环境条件、地物表面特性和扫描几何条件等。综述分析各方面因素对强度数据的影响,提出仪器设备、距离和入射角是地面激光扫描强度数据应用中需考虑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94.
根据鲜水河断裂带上连续动态地壳形变台阵数据,首次揭示了中国大陆板内断层现今运动的短周期现象,包括蠕变阶、蠕变坡和脉动等,其持续时间为数分钟至数十小时。发现其空间分布与断层分段(闭锁或活动段)有关;其时间分布与强地震孕育过程有关。蠕变过程符合Lomniz提出的对数蠕变函数,可能是断层面不均匀结构中的局部流变行为。断层短周期事件对揭示断层不均匀结构和微破裂过程动力学有重要意义,并可能发展为一种新的地震前兆  相似文献   
995.
通过Sentinel-1卫星升降轨数据获取谢通门地震的同震形变场,并基于均匀弹性半无限位错模型反演地震的同震滑动分布模型。InSAR同震形变场表明,升降轨视线向最大形变量分别为0.049 m和0.051 m,形变场长轴大致呈南北方向,位于甲岗-定结断裂西侧。通过对倾角和倾向进行格网搜索发现,西倾节面更可能为该地震的发震节面。反演结果表明,滑动分布主要位于2~10 km深度范围内,平均滑动量为0.02 m,最大滑动量为0.10 m,发震断层倾角为47°,平均滑动角为-81.60°,显示该地震以正倾滑动为主。大地测量数据约束的该地震震中为30.27°N、87.75°E,震源深度为6.58 km,释放地震矩为5.056×1017 Nm,对应矩震级为MW5.7,与GCMT、USGS公布的震级基本一致。综合分析震中位置和滑动机制认为,甲岗-定结断裂的分支断层为本次谢通门地震的发震断层。  相似文献   
996.
2017-01~2018-04高崖水准的观测结果出现异常,为研究该异常的机理,本文基于对二维不规则载荷模型的定量模拟和库容、降水量、地下水位等影响因子的定性、定量分析,得到如下认识:1)高崖水库库容载荷变化对高崖水准的影响微弱,基本可忽略不计;2)高崖水准异常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地下水位变化通过水-岩作用造成水准两端岩体的不一致变形。通过跟踪观测资料的后续变化,验证了水准异常变化机理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97.
基于Global CMT提供的1976-01-01~2015-12-31期间1 255个MW≥3.5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利用FMSI方法对青藏高原西部及邻区(新疆西部地区)应力场进行反演,得到区域应力场特征,并分析西昆仑断裂带及阿尔金断裂带的断层滑动趋势。结果表明,青藏高原西部及邻区的最大主压应力轴σ1整体呈NNE-SSW向,自西向东顺时针旋转;最小主压应力轴σ3整体呈NWW-SEE向。最大主压应力轴σ1倾角大小约为5°~9°,说明该地区的构造应力场以水平运动为主。西昆仑断裂带及阿尔金断裂带具有较强的滑动趋势(Ts≥0.5),说明西昆仑断裂带及阿尔金断裂带未来失稳滑动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998.
在野外踏勘和室内资料整理分析的基础上,对赵庄矿区物探工作所查明的断层、井下揭露的断层以及野外观测到的断层进行了断层倾角统计和分断距统计对比分析。对矿区范围内井上下的断层和野外实测节理滑动面的发育规律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赵庄矿区地质构造体系及其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999.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