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21篇
  免费   2332篇
  国内免费   1576篇
测绘学   616篇
大气科学   794篇
地球物理   3878篇
地质学   5152篇
海洋学   926篇
天文学   34篇
综合类   704篇
自然地理   625篇
  2024年   110篇
  2023年   382篇
  2022年   444篇
  2021年   458篇
  2020年   351篇
  2019年   440篇
  2018年   316篇
  2017年   317篇
  2016年   276篇
  2015年   336篇
  2014年   486篇
  2013年   410篇
  2012年   451篇
  2011年   438篇
  2010年   431篇
  2009年   480篇
  2008年   516篇
  2007年   408篇
  2006年   384篇
  2005年   383篇
  2004年   362篇
  2003年   377篇
  2002年   336篇
  2001年   364篇
  2000年   345篇
  1999年   298篇
  1998年   288篇
  1997年   307篇
  1996年   350篇
  1995年   366篇
  1994年   284篇
  1993年   253篇
  1992年   227篇
  1991年   210篇
  1990年   194篇
  1989年   115篇
  1988年   49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21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6篇
  1976年   4篇
  1954年   4篇
  1941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活动断层的滑动样式与段落类型初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冉勇康  汪一鹏 《地震地质》1992,14(3):227-236
通过历史地震破裂、古地震重复和断层活动特征等实例的研究,揭示出活动断层至少存在8种滑动样式及其相应的段落。这些段落以滑动特征而论可归纳为稳定型、暂时型、随变型和萎缩型4大类,而据发震特点则可分为典型特征地震型、广义特征地震型和非特征地震型。稳定型段落为活动断层的最重要、最普遍的类型  相似文献   
992.
从最新地面活断层的不连续性,断层滑动速率以及古地震研究的角度讨论安宁河断裂带北段的地震潜在能力,认为不连续的活断层可能成为各自独立的地震破裂单元,从而决定了地震的潜在能力,其中,野鸡洞破裂段的潜在地震能力最强,可达7级。上次地震至今的平静时间已接近古地震的平均重现间隔,因而具有高度的地震危险性  相似文献   
993.
通过高温高压实验及热释光测量建立了石英在100MPa和方解石在30MPa围压下剩余热释光强度随温度的变化曲线,以此为据,通过三轴摩擦实验前后样品的热释光测量,研究了相应围压、不同错动速率下摩擦滑动对石英和方解石剩余热释光强度的影响及其反映的温度变化。在此基础上,根据已有理论结果和实际资料,对利用热释光方法断代及推测断层活动方式的可能性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94.
震前地温的微变化与断层蠕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沅俊  杨修信 《地震学报》1992,14(3):373-375
热过程在地震孕育和发生中的作用早已为人们所肯定,地震前的地温异常变化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安镇文等,1985).过去,由于缺乏连续的高精度地温观测资料,致使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有很大的局限性.国家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傅子忠等(1984)研制的 SZW 型数字式石英温度计,分辨率为0.0001℃.利用这种观测系统,可以连续记录地温的微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995.
柔性断层错动产物的微观研究方法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柔性断层错动产物一般尚未固结,难以对其进行定向取样,固化和磨制薄片,笔者经过长期努力提出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并将其应用于郯—庐断裂带赤山段晚更新世以来活动性的研究中。笔者按总结出的方法定向采取断层泥,对其固化并磨制定向薄片,在镜下仔细观测,发现众多变形现象和由其反映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方面的重要信息。属脆性变形的有:长英质矿物颗粒被错移并形成棋盘格式构造,脆—塑或塑性变形发生在粘土和云母类的矿物中,尤其是“帚”状扭折和先扭后错现象在云母中非常普遍。恢复薄片的自然产状后,宏微观构造具统一性。据变形产物赋存的地质时代,它们应是断裂晚更新世以来活动的微观证据。文中笔者除系统介绍了柔性断层产物的采样、固结、磨片和应用此种技术的实例外,还探讨了显微构造分析在活断层研究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996.
毕谦  李鹏程 《地震研究》1992,15(3):314-317
本文用动态光弹性技术模拟研究了强震发生时,强余震波在断层区内的传播、对江川县城区等关注位置的影响,以及断层对地震波的阻隔作用。结果表明,研究方法实用有效,结果直观,对地震分析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7.
1988年耿马7.2级地震形成长约18km的地震断层。本文阐述了该地震断层带几何特征、位移分布及力学性质,并讨论了其形成机制与发震构造。  相似文献   
998.
李起彤 《华南地震》1992,12(3):63-68
研究活断层活动度和危险度的定量评定标准和方法,对活断层潜在地震危险性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在地震预报和工程地震研究中有广泛应用。作者提出了对活断层活动度和危险度概念含义的看法及其划分标准和评定方法;主张用下次大震迫近时间作为评定活断层危险度的标准。  相似文献   
999.
继1990年完成断层气定点观测法专题研究以后,笔者近期又完成了“断层气动态变化与地震研究”的初步总结。近年来断层气研究在以下方面有新的进展,并在国内居领先地位: 1.对5个断层气观测点的2—3年的Rn、Hg、CO_2、H_24种气体组分的日观测资料及相  相似文献   
1000.
计算伸展断层底界面深度的作图法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介了计算正断层底界滑脱面深度的3种几何作图法。其中,M.W.Kilsdonk(1989)在Davison(1985)方法基础上作出的修正方法,简便且较准确。运用这种方法计算的鲁西地区深层次滑脱面深度与壳内低速层深度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