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0篇
  免费   116篇
  国内免费   267篇
测绘学   15篇
大气科学   24篇
地球物理   32篇
地质学   701篇
海洋学   68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31篇
自然地理   4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2年   1篇
  1951年   1篇
  1950年   2篇
  1945年   1篇
  1944年   1篇
  193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西藏丁青蛇绿岩的东杂岩体是一种与玻镁安山岩(Boninite)有关的特殊的蛇绿岩类型。其 堆晶斜方辉石岩、辉长岩和辉绿岩的岩石化学、微量元素以及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均与西太平洋诸岛(伊豆—马利亚纳、巴布亚新几内亚、新喀里多尼亚等)的玻镁安山岩相似。此外,超镁铁质构造岩中的橄榄石和顽火辉石富镁,指示残余地幔具强烈亏损的性质。尖晶石的Cr含量中等至较高,与深海橄榄岩及大洋中脊玄武岩中的尖晶石不同。堆晶岩和辉长岩中的古铜辉石富镁,斜长石富钙,也明显不同于典型大洋中脊环境的特征,表明丁青东蛇绿岩形成的环境不像大洋中脊或弧后盆地,而可能是在洋内俯冲带之上的岛弧底部。  相似文献   
42.
作者同意刘智星的论断:旧的二轴晶矿物光性正负判别式是错误的。本文也对刘智星的推论作了更为简明直观的解释,同时提出一个新的测定二轴晶矿物光性正负的判别式:Nm-N_(45)。应用此判别式检查了近470个二轴晶矿物的光性,发现某些文献中所记载或所引用的资料(折射率或光性符号)有错。  相似文献   
43.
44.
45.
46.
通过对实验用原料矿物结构的分析,侧重于合成工艺及合成条件等方面的探索,生产出高性能低成本的4沸石。主要性能指标:钙离子交换率315CaCO_3mg/g干沸石;相对白度95;平均粒径3μm。  相似文献   
47.
刘南利  潘彤 《矿产与地质》1994,8(4):258-261
栗木矿田外围细晶岩脉与同类型矿床相比.细晶岩脉常量元素硅、铝含量高,二价铁,镁、钙含量低;微量元素钨、锐含量相近,铌、钽主要赋存于石英、绢云母中.结合岩脉其它特征,认为细晶岩脉下方应存在含钽、铌矿的隐伏岩体,为该区找矿提供了新线索。  相似文献   
48.
徐少康 《盐湖研究》1995,3(4):23-33
本湖S3盐层晶间卤水(简称晶卤)分异的成因是一个与钾盐矿床的成因及最佳开发密切相关的基本理论问题。文献[1-2]提出了晶卤分异成因新观点(阶段性淡化说)的基本理论框架。继文献[3]之后,本文对晶卤分异的又一复杂地区进行了深入解剖,为阶段性淡化说再次提供大量事实依据,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49.
南极磷虾的生长与复眼晶椎数目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孙松  王荣 《南极研究》1995,7(4):1-6
本文从自然种群现场取样和实验室内活体培养两个方面对南极磷虾复眼中的晶椎数目与磷虾体之间的关系,在负生长状态下磷虾复眼中的晶椎数目的变化等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正常情况下,磷虾复眼中晶椎数目与体长之间存在指数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50.
仲学锋  王荣 《极地研究》1993,5(4):32-39
198 9/1 990年和 1 990 /1 991年南极夏季在普里兹湾及其邻近海域进行了拖网调查 ,对这一海域晶磷虾 (Euphausia crystallorophias)幼体和成体的数量分布、发育特点、成体的体长 -频数分布以及体长与体重的关系等进行了研究。晶磷虾的近岸性分布特点非常明显 ,幼体和成体均分布在 1 0 0 0米等深线以浅的水域。在陆架区晶磷虾是优势种 ,其幼体和成体的数量远远高于其他种类的磷虾。幼体密度在 70 - 44 3 6 5个 /1 0 0 0米 3之间 ,平均为 942 8个 /1 0 0 0米 3 ;成体及未成体密度在 1 0 - 2 0 3个 /1 0 0 0米 3 之间 ,平均为 5 7个 /1 0 0 0米 3 。1 990年 1月份幼体发育期组成为 N1 - C3 ,其中C1占优势 ,平均发育期指数在 4.1 2 - 5 .0 7之间 ;2 - 3月份发育期组成为 C1 - F3 ,F1 ,F2占优势 ,平均发育期指数在 6 .98- 7.81之间。1 991年 1月份幼体发育期组成为 N1 - C2 ,平均发育期指数为 2 .71 - 3 .6 3 ,MN占优势。未成体体长在 1 7毫米以下。成体体长在 1 7- 3 7毫米之间 ,主要分布在 2 2 - 3 1毫米体长段。大于 2 8- 3 0毫米的体长段里雌性成体的比例大于雄性成体。雌性成体的体重与体长的关系为 :Log W(毫克 ) =3 .0 1 L og L(毫米 ) - 2 .1 4,(n=2 83 ,r=0 .83 ) ;雄性成体的体重与体长的关系为 :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