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01篇
测绘学   3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294篇
海洋学   8篇
综合类   22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 毫秒
171.
义县组为含热河生物群地层的最下面的一个组,该组的地质时代是确定其上覆地层时代的关键,也是确定侏罗系与白垩系界线的关键。义县组的时代问题,是属于晚侏罗世、还是隶属于早白垩世,目前争议仍比较大。本文从古生物、同位素地质年龄数据、古地磁,构造运动、岩石组合、岩石化学特征及演化方面讨论义县组的时代应为早白垩世,侏罗系与白垩系界线似应放在义县组底部。  相似文献   
172.
季强  袁崇喜 《地质论评》2002,48(2):221-224
本文实事求是地介绍了道虎沟生物群的组成及相关地层的岩性,并根据长尾型嘴口龙类(Rhamphorhynchoidea)翼龙与短尾型翼手龙类(Pterodactyloidea)翼龙同期共生的特点,确信道虎沟生物群的地质时代为晚侏罗世。此外,本文还研究了道虎沟生物群中翼龙身上发育的皮肤衍生物,初步认为它们是原始羽毛(protofeathers),至少是与羽毛同源的(feather-homologous),这对于了解羽毛(广义)的演化历史和早期的形态结构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3.
辽宁省地质发展史久远,地层发育齐全.东西山地夹峙,中部平原辽阔,不仅地上物产富饶,地下矿产资源也十分丰富.从上个世纪末到本世纪初,在辽宁西部地区晚中生代热河生物群中又发现了数量巨大的、保存精美、具有重要科学价值的珍稀古生物化石,给本来化石赋存就丰富的辽宁又增加了一笔巨大的科学资源和自然财富.  相似文献   
174.
在辽西义县组新发现了一具近完整的禽龙类化石骨架.据头骨和牙齿特征建立了一新属、新种--义县薄氏龙(Bolong yixianensis gen.et sp.nov.).它的自近裔性状包括:上颌骨与泪骨之间有一凹坑;在眼眶之上,前额骨后部发育有一前后延长的凹陷;前额骨后侧边缘发育一厚嵴,在厚嵴之上有一前后延长的凹陷;前齿骨腹突向后延伸并与前齿骨腹缘平行;齿骨背侧的前齿骨关节面高度不足齿骨高度的2/3,齿骨前尖位于齿骨自下向上1/3高处;上颌骨牙齿主脊位于牙齿颊面后1/3处,并向后弯曲.与同样在辽西义县组发现的锦州龙Jinzhousaurus的头骨和牙齿相比较,薄氏龙至少有14处不同.包括上颌骨前端不下弯、前齿骨腹突分叉和上颌骨齿齿冠有多条副脊等.它也是迄今在亚洲发现的几种最原始的禽龙类之一.  相似文献   
175.
王约赵元龙  林日白王萍丽 《地质论评》2004,50(2):113-119,i001,i002
贵州台江凯里生物群中的遗迹化石Gordia marina Emmons常被保存在水母状化石Pararotadiscus guizhouensis Zhao and Zhu盘体的上下,构成凯里生物群生态特色之一。笔者认为,G.marina可能系蠕形类造迹动物在层面或近层面觅食或吞食富含有机物的沉积物所形成。生活于清澈陆棚环境一定水域的P.guizhouensis,由于突发性快速沉积事件的发生,改变了海水的物化条件,而被“毒死”,并随沉积物安静地沉落于弱氧化-还原环境的海底。在较为缓慢的腐烂过程中,营食沉积物的G.marina造迹生物觅食于P.guizhouensis盘体上下富含有机物的沉积物中。随着沉积物的增厚,P.guizhouensis生物尸体周围的微环境还原性增强,腐烂过程很快被终止,P.guizhouensis生物软体得以保存,浅层或层面觅食性造迹生物亦随即离去,留下其生活活动的潜穴。同时通过研究,还认为G.molassicd(Heer)与G.marina为同义名,可能为G.marina造迹生物的幼体。  相似文献   
176.
王丽霞  李继江 《地球》2010,(6):62-65
从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的二十几年间,沉寂多年的国际古生物学界被中国科学家搅得天翻地覆,许多传统理论和观点被颠覆,众多新物种化石的不断出土,让科学界看到了解决自达尔文进化论诞生以来所遗留下的“讨厌之谜”的曙光。中国热河生物群的大发现和研究,为古生物学界的觉醒和进步,提供了化石材料和新实证。  相似文献   
177.
姬书安 《地质论评》2007,53(4):529-538,I0005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辽宁西部及其邻区晚中生代热河生物群和道虎沟生物群研究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果,尤其是在鸟类起源及其早期分异、羽毛起源及其早期演化模式、真兽类起源与早期兽类的生态辐射、被子植物起源等研究方面获得了许多重大进展。截至2006年底,共有46篇关于热河生物群的研究论文以及3篇道虎沟生物群的研究论文发表在世界著名的《自然》和《科学》杂志上,其中第一作者单位为中国科研机构的论文数量分别达39篇和2篇。《自然》和《科学》杂志是世界上自然科学领域两个国际性学术周刊,其覆盖范围广、传播速度快、读者群广泛,其连续刊登热河生物群和道虎沟生物群的研究论文,使这些重要研究成果在短时期内为全世界的学者所认可和接受,为推动该两个重要生物群的研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8.
辽宁省建昌县玲珑塔大西山地区出露的中侏罗统髫髻山组二段含有丰富的动、植物化石,是国家级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的产地.通过测制髫髻山组剖面及采集化石,新发现了新疆龟(Xinjiangchelys sp.)和赫氏近鸟龙(Anchiornis huxleyi)等化石产出的新层位,丰富了燕辽生物群的内容,进一步验证了侏罗纪燕辽生物群动物的演化方向.  相似文献   
179.
对鹰嘴砬子组层型剖面进行了重新测制,系统采集了古生物化石。研究证明该组所产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植物和孢粉化石组合与Eosestheria-Epicharmeropsis-Lycoptera (EEL)组合为代表的热河生物群一致,代表了中国最东部的热河生物群化石产地,地质时代应为早白垩世,而不是前人划归的晚侏罗世。孢粉学和年代地层学研究资料进一步表明,鹰嘴砬子组地质时代应为早白垩世Hauterivian-Barremian期。鹰嘴砬子组区域上可与辽西义县组、冀北大店子组—西瓜园组及龙江盆地光华组对比。  相似文献   
180.
中华弓鳍鱼科(Sinamiidae)是全骨鱼类弓鳍鱼目中已经绝灭的一个支系,目前只在亚洲东部的早白垩世陆相沉积中有发现,是热河生物群的重要成员。该科现有3属8种,分布范围最北可达中国东北最北部,最南至东南亚的泰国,向西可至甘肃省的酒泉盆地,向东可及日本中部。其中中华弓鳍鱼属Sinamia是热河脊椎动物群属级分类单元中地理分布最广阔的。中华弓鳍鱼科在多个地方性鱼群中也都有出现,这些鱼群分别为:中国华北、东北及西北部分地区的Lycoptera-Peipiaosteus鱼群(包括酒泉盆地的Jiuquanichthy鱼群),中国华南、日本、朝鲜的Mesoclupea-Paraclupea鱼群(包括日本的石?白鱼群、胁野鱼群和韩国的洛东鱼群),以及泰国东部的早白垩世鱼群。中华弓鳍鱼科的分布特征是早白垩世东亚地区自成一个古生物地理区系的证据之一,化石已知时代延限为早白垩世Barremian-Albian期,在Aptian期达到最大分布范围。广泛的分布、集中的时代延限、鲜明的鉴定特征使得此类化石非常有助于提高地层对比的精度,或者提供很好的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