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187篇 |
免费 | 656篇 |
国内免费 | 20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182篇 |
大气科学 | 271篇 |
地球物理 | 1367篇 |
地质学 | 1361篇 |
海洋学 | 326篇 |
天文学 | 12篇 |
综合类 | 313篇 |
自然地理 | 21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篇 |
2024年 | 68篇 |
2023年 | 119篇 |
2022年 | 123篇 |
2021年 | 152篇 |
2020年 | 138篇 |
2019年 | 125篇 |
2018年 | 79篇 |
2017年 | 98篇 |
2016年 | 67篇 |
2015年 | 125篇 |
2014年 | 195篇 |
2013年 | 178篇 |
2012年 | 213篇 |
2011年 | 217篇 |
2010年 | 162篇 |
2009年 | 223篇 |
2008年 | 210篇 |
2007年 | 183篇 |
2006年 | 157篇 |
2005年 | 172篇 |
2004年 | 171篇 |
2003年 | 172篇 |
2002年 | 180篇 |
2001年 | 221篇 |
2000年 | 152篇 |
1999年 | 130篇 |
1998年 | 145篇 |
1997年 | 164篇 |
1996年 | 110篇 |
1995年 | 82篇 |
1994年 | 92篇 |
1993年 | 108篇 |
1992年 | 72篇 |
1991年 | 71篇 |
1990年 | 70篇 |
1989年 | 57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3篇 |
1980年 | 2篇 |
1964年 | 2篇 |
1958年 | 2篇 |
1955年 | 4篇 |
1948年 | 1篇 |
193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0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三峡水库运行条件下金乐滑坡稳定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三峡水库运行后,水库水位每年将在145m~162m~175m间波动,库水位的浸泡软化作用及水位升降引起的地下水位的波动将会降低库岸岩土体的抗剪强度,影响已有滑坡的稳定性.因此,在实际水库运行条件下滑坡的稳定性是目前迫切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针对库区大型复杂滑坡——金乐滑坡,分析了该滑坡的工程地质条件和形成机制;建立了二维有限元计算模型并选择合理的岩土力学参数;利用英国帝国理工学院ICFEP有限元软件,依据水库实际运行曲线,在一年时间内分7种不同的模拟状态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1)金乐滑坡在天然状态下处于稳定状态;(2)库水位上升状态下,滑坡前缘稳定性较相应的稳定水位状态较好;(3)水位下降状态,滑坡前缘将出现破坏,特别是162m下降至145m时,滑坡前缘出现破坏,存在中前部渐进破坏的可能;(4)金乐滑坡变形破坏形式为牵引渐进式,在一个水位波动周期内不存在整体滑移的危险.建议对滑坡前缘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92.
93.
2006年夏季福建近海台风风暴潮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6年夏季福建沿岸4个海洋观测站和福建近海5个潜标水位观测站的水位观测资料,分析了在4个热带气旋影响下的福建近海风暴潮特征.结果表明:福建沿岸海域的台风风暴潮大小不完全取决于台风强弱,与大风半径关系密切.若台风大风区覆盖整个台湾海峡,福建沿岸海域增水都较大,比如0604号强热带风暴“碧利斯”的大风区较大,由其引起厦门海洋观测站的最大增水高度达114em.0608号超强台风“桑美”和0609号强热带风暴“宝霞”双台风的大风区都比较小,由其引起的各测站增水相对也较小,增水高度最大的厦门海洋观测站只有52em.比较福建近海潜标水位观测站及其附近的海洋观测站采用11点(11h)滑动平均后的最大增水可知,福建近海潜标观测站台风增水高度(22~46cm)比沿岸海洋观测站的台风增水高度(62—73em)小40%左右.这表明台风增水有个向岸堆积的过程,即测站离岸越远,台风增水高度就越小.位于热带气旋(0605号台风“格关”)行进路径右侧的测站增水较大(平潭海洋观测站极值增水高度为49em,崇武海洋观测站极值增水高度为55em),位于热带风暴行进路径左侧的测站增水较小(东山海洋观测站极值增水高度为45cm).通过对0604号强热带风暴“碧利斯”引起的各测站增水滤除高频振荡后,福建沿岸海洋观测站最大增水高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崇武站(74orfl)、平潭站(73em)、厦门站(68om)、东山站(62cm),可见距离热带风暴中心越近(距离热带风暴中心从近到远依次为平潭、崇武、厦门、东山海洋观测站),增水高度越大,反之,增水高度越小.台湾海峡地形和福建沿岸海域地形容易出现双(多)增水峰现象.通过对各测站台风增水时间序列进行最大熵谱分析可知,热带气旋容易引起福建沿岸和近海各测站台风增水出现周期为12.0h的振荡. 相似文献
94.
95.
96.
在均匀状厚层灰岩水动力削面上,Ⅲ、Ⅳ水动力带由于双重介质的组合条件不同,导致其水动力带的流态与流场中一系列水动力特征上的差异,在人工抽(排)水影响下能形成“双层水位”。应用此自然规律合理设计矿山开采方案,将能从根本上避免地面塌陷。 相似文献
97.
98.
数字化天气雷达回波资料在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中的处理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主要讨论通过数字化天气雷达终端获得的回波资料,在回波类型识别、垂直累积含水量计算,人工增雨防雹作业指标的确定及效果检验等技术产品获得中的处理技术及应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99.
地下水库特征水位与特征库容的划分及确定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参考地表水库调控指标的划分方法,将地下水库的特征水位与特征库容划分为死水位与死库容、正常蓄水位与调蓄库容、腾空库容和已占库容以及总库容,并提出了特征水位确定的一般原则以及承压地下水库的库容计算原理与方法。以大庆市西部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区地下水库为实例,确定地下水库水量调蓄的死水位为115m,正常蓄水位为132m,结合现状地下水位,计算得出相应的死库容为1161.58×108m3,调蓄库容为1.75×108m3,腾空库容为1.57×108m3,总库容为1163.33×108m3。 相似文献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