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84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15篇
测绘学   839篇
大气科学   216篇
地球物理   24篇
地质学   265篇
海洋学   81篇
天文学   13篇
综合类   270篇
自然地理   3765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17篇
  2022年   144篇
  2021年   227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152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339篇
  2013年   306篇
  2012年   387篇
  2011年   338篇
  2010年   361篇
  2009年   206篇
  2008年   227篇
  2007年   197篇
  2006年   210篇
  2005年   240篇
  2004年   213篇
  2003年   184篇
  2002年   195篇
  2001年   234篇
  2000年   226篇
  1999年   135篇
  1998年   118篇
  1997年   106篇
  1996年   78篇
  1995年   100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潘建 《地理教学》2006,(7):41-42
教学贵在多思考,知识之间其实有其潜在的联系、规律,如果在具体的教学中能发现这一点,并且及时的总结,那么不但可以快速牢固地掌握知识,而且能融会贯通。笔者在给高一学生上“大气”这一单元的复习课时,通过分析热力环流进行推广,结果学生总结了很多的经验、技巧,使大气的知识有机的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42.
在落实新课程目标的课堂里,一堂课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教学过程,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已经难以完全把握。有时它需要顺着学生的认识规律、思维习惯,调整教学设计,来完成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43.
山东省中学新课程已启动两年了,笔者一直积极参与新课改的探索,也听了一些新课改的试验课、观摩课,受启发很大,但也发现新课改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几个误区。  相似文献   
44.
漫画以辛辣的讽刺手段来抨击社会时弊,用形象生动的画面来启迪人们领悟深邃的道理。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把许多地理漫画引入课堂,同时在历年地理考试中,不断出现地理漫画试题,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那么地理类漫画习题有哪些特点?我们应该如何解答这类问题呢?  相似文献   
45.
利用学生资源 教学游刃有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定 《地理教学》2006,(9):42-43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反复强调:“学生是教育最重要的力量。如果失去了这个力量,教育也就失去了根本。学生不仅仅是教育的对象,更是教育的资源。”新课程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出了新的要求,并且强调学生、教材、教师等都是教学的资源。  相似文献   
46.
在地理教学中,对于某些难点内容,教师在授课时,若按一般的方法讲授,学生一时很难理解、接受,如果换个角度,设身处地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想一想,以学生的观点观察、思考,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相似文献   
47.
地理学科与文学有着密切而深刻的关系,这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之一。借助传统诗文辅助教学,是提高地理教学的有效策略。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有选择的引用一些学生熟悉的、描述地理事物的诗文佳作,并加以讲评欣赏,用于说明或进一步强调某些地理问题,会使学生亲切地感受到地理知识就在自己身边,就蕴涵在生活当中。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且能陶冶性情,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情趣,使他们对地理的学习进入乐而忘忧、欲罢不能的境界。  相似文献   
48.
陈小明  蔡婷婷 《地理教学》2006,(11):24-24,25,26
新课程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是辅导者;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教”,因此在设计“黄土高原地区”这一节教学时,可将教材中的内容分成五块内容,分别由5个“W”(what,where,when & who,why)和1个“H”(how)来引导,每一块教学内容尤其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启发学生的地理思维。  相似文献   
49.
李桦 《地理教学》2006,(12):25-27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以目的明确、内容正确、方法适当、教学基本功好等作为评价课堂教学的标准,主要看教师在课堂上如何引入、如何过渡、如何掀起高潮、如何画龙点睛做小结。这种评价理念关注的是教师能否酣畅淋漓地表演完自己预设的“课本剧”,关注的是以师为本的教学活动的开展情况。毫无疑问,这不符合当前课程改革倡导的诸多先进教育理念。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评价一节好课的标准究竟是什么,好课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相似文献   
50.
易敏 《地理教学》2006,(1):41-42
新教材“活动”内容的设置,多数是结合课堂教学过程而设计的,因而“活动”内容必须融人课堂教学过程中。“活动”内容有机地融人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促进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